2015年04月24日    虎嗅网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白鸦三次创业的反思:公司遇问题 怎么走都是对的

再也不会有草根第一次创业就成功的故事了

有赞是我的第三次创业经历。第一次创业是跟我的大学学生会主席,当时想做一个个人的空间,让每个个人空间可以连起来,那会儿不知道就是Face book的概念。当时做了三个月后资金链断了,我们几个人一共就筹了几十万现金,也没有融资渠道。那个时候我们犯了很严重的几个错误:

(第一,)资金链断了之后,我们俩的意见就产生分歧了。我在郑州有很好的人脉,有很好的关系,有一个方向是我们在郑州去做河南省的制造业信息化的示范工程,至少可以把公司养活;一个是我们想办法去借钱、去融资,继续去走这样一条SNS的路线。我想去做SNS,他想去做制造业信息化的实施,后来我们这个项目就黄了。当时给我最直接(的)感受是,我们竟然用了各50%的股份在做合伙人的事情,以后创业要么我说了算,要么有一个人一定说了算,绝不能大家你好、我好,这是一个蠢到极点的错误。

第二,公司遇见问题的时候,走哪条路也许都是对的,问题是大家在吵架,不选就死了。

第三,世界上不会再有草根创业成功的故事了,至少不会有草根第一次创业就成功的故事。如果你一点见识都没有,一点眼光都没有,不走出去看看,注定是要挂掉的。要么自己走死了,要么会被别人的钱砸死了。所有包装出来的草根创业成功故事,要么玩了好多次,要么他背后根本不是一个草根。

我们清楚三年之后的格局,却不知道这三个月该干什么

第二次创业,我在阿里巴巴待了三年多,实在憋不住了,觉得太没意思了,要出来创业。我们三个合伙人,有一个合伙人达到了55%的股份,我们有很大的决策能力,三个人一个在阿里巴巴待了11年,一个(我)在百度、在阿里巴巴(做过),还有一个人是在美国雅虎当年做百度凤巢的工程师。我们三个人合伙创业,做了十个月。在那十个月里我们非常清楚未来三年这个领域会怎么发展,我们会面对什么样的格局,但是我们不知道这三个月该干什么,因为每个人都高瞻远瞩,每个人都是在大公司出来很有战略观的人,但是我们真的做下去之后,发现很多事情根本就执行不下去。我们在做一个导购的项目,但是我们三个人都是产品、技术出身,没有一个做运营,没有一个女人,(而)我们要服务的是那群女人。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团队组建成功之后,有人很快给了我们900万美金,追着我们要投。我们三个人自己凑了1千万人民币,觉得团队刚组建你就给我这么高的估值,我们要把业务做起来是不是估值更高?我们看不上那点钱,觉得融资太简单了,于是我们没要那笔钱。结果等业务做起来之后傻了,因为等你业务做起来之后,别人不看团队了,看你的业务,原来你们业务做成这样?估值一路下去,融资也出现很多问题,整个10个月我们做的特别辛苦。那个项目现在已经开始赚钱了,对我已经没有太大关系了,只留下一个最大的股东在支撑这个项目。

还有特别大的感受在那10个月里我特别焦虑,每天都在在想,万一这事搞砸了,几十个跟我混的人,尤其是十几个被我从阿里巴巴挖出来的人,他们可怎么办。跟我特别好的几个人,有一天晚上把我拉到一个咖啡馆谈心,把我使劲批斗了一顿,说你以为我们就蠢到公司做不下去我们就活不下去了吗,如果我们那么惨,你还会把我们挖出来吗?(但)说实话,我自己那个心态还是改不了,这就是第二次创业。

站在风口,让客户推着你走

第三次创业是现在这个项目,在微电商这个领域(我们)站在了风口上,但是有几个事情越想越值得分享。第一个就是这一次创业的时候,我做到了第一我绝对说了算,第二初始团队的人都不是那么强,因为我发现三个人都特别强反倒有问题。我跟我们的团队说,我(之前)创业是两个大猫一个小二在打斗地主,这牌真没法打。但是我们这次项目一个大猫,剩下都是3、4、5、6、7,这种牌太好打了,想怎么打都行。基本上这个项目前两年就是我一个人说了算,大家不会有任何想法,更多的问我这个具体的想法是什么,坚决地把它执行下去。我们前两年基本只有两条价值观,第一就是让白鸦说该怎么搞,第二条就是坚决执行下去。

从一年半的时候开始遇见问题,就是我特别累,我是公司最大的瓶颈。于是我们开始分权,不惜代价找更多更牛的人,把私人的股份让给他,把更多的期权给他,给他们更多的空间。这一路走下来,团队在不断优化。可能前面的一年真的独裁比民主更重要,至少第一年。孙中山当年也说过民主还需要训政期,但孙中山没有说训政需要训65年,所以我觉得,刚开始第一年独裁非常重要,越往后很多事情需要更多人来做,不然会出现瓶颈。

第二个值得分享的,是有赞这个项目从第一天我们(就)很清楚未来三年、五年的目标是什么,但是我们并不能把这个目标描绘地很清楚,从有赞的第一天到现在,(我)几乎从没把计划做超过半年。我们在前面这一年不知道未来三个月做什么,但是我们知道这三个月在做什么。像是流水一样,水往下流,越流可能越顺畅,越走我们越知道自己往哪儿走。

从我们有前面20个客户开始,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客户推着我们走。如果我们要把所有客户提供的需求做完,会排到未来12个月,排的满满当当的,我们就不停地每个月都在选什么东西该做,什么东西不该做。一路走下来就比较爽,做的很舒服。

还有一个很舒服的,这次创业从第一天就开始融资。我永远都准备足了超过10个月的现金,保证我可以活着。第二我们团队成员拿到的薪水是高于阿里巴巴超过15%的,我要保证大家在这里虽然很忙、很累,但薪资上我没亏待大家。我们(还)去了解大家有没有成长,开不开心。万一有一天我把它玩大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现在也没有亏到他,将来也没有亏到他,大家可以很放松地往前去走。

我不敢说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我们随时也可能会死掉,我们刚刚B轮才结束没多久,其实也在死亡的边缘,我甚至都不知道未来的4个月和5个月之后是什么样子。所以我其实给大家说的是一些过往的比较傻逼的经历,和一些失败的经验,希望对创业者有帮助。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盲人过桥》
有个盲人经过一条干涸的溪流上的木桥,从桥上摔下,两手抓住了桥栏。他战战兢兢地抓紧栏杆,自己估计松手后肯定会掉进深渊里。过路人告诉他:“别害怕,只管撒手好了,下面就是平地。”

盲人不相信,紧抓着栏杆高声呼叫。时间长了,手上累得没力气了,一松手就落到桥下干涸的地面上。于是他自己也笑起来,说:“嗨!早知道桥下就是干涸地面,何必让自己受这么长时间的罪。”

管理故事哲理

这个盲人是有些夸张,但企业管理中常常会遇到相同的境遇,不敢“往下看”,宁可把下面想的恐怖点,预期相信是安全,不如相信这个是危险的,所谓的忧患意识,要把问题想得更加复杂点,把问题想得更加困难点,这从某种角度而言没有错,但对企业战略来说是存在问题。

企业战略过程中对于未来预估,往往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某种预估将会对当下的行为发生扭曲,企业会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用在可能无谓的因素上。宁可想得复杂点,不要想得太容易,这种思维其实是掉以轻心的反面,中国人有句话叫船到桥头自然直,这其实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从另一角度而言是“阿Q”,但在企业管理中,若没有这种阿Q精神,做事情可能会事倍功半,当然有这种阿Q精神,成事的概率也可能大大降低。

因此灰天鹅现象在当下信息如此之多,管理理论与模式如此之多的当下,企业着眼于当下的未来预估,将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核心要解决的问题。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