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十年中,台湾的科技行业意识到代工业的软肋,纷纷自立品牌,和过去的代工客户展开竞争,宏碁、华硕、HTC成为代表性的台湾消费电子品牌。这些品牌一度依靠惊艳的创新,成为业内执牛耳者。
但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变成普通廉价商品,台湾品牌过去在制造和成本控制上的优势不再那么明显,技术创新成为关键,但是此时台湾科技品牌却出现了创新停滞。
昙花一现
多年以前,华硕发明了全世界第一台上网本,这种性能略微缩水、但是体积更加小巧、功能经济适用的电脑,一度引发了全球电脑行业的效仿。然而不幸的是,随着苹果iPad的逐渐风靡,上网本的便携优势不再,到今天已经成为昙花一现的产品。
另外,HTC曾经制造出全世界第一款搭载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由美国T-Mobile公司发布销售),在早期的安卓手机市场,HTC占据着主导地位。
依靠早期的创新能力和成本优势,2010年,宏碁成为全球第二大电脑厂商,2011年,HTC掌控了美国五分之一的智能手机市场,仅次于苹果。
然而时至今日,台湾品牌沿着“创新阶梯”的攀爬似乎停顿了。
缘由:产品与品牌缺乏设计、情感与营销
多年的代工传统,影响了台湾品牌的产品设计思维。
台湾当地品牌顾问Mark-Stocker表示,台湾经济奇迹的简单公式,就是找到一个产品、以更低的成本制造出来,寻获大笔订单,然后再寻找另外一个产品重复这个过程。
HTC的高管多次说过,HTC在由ODM厂商转为品牌厂商过程中,在营销方面面临挑战。“以前做ODM,事情相对简单,你只需要把货交给客户,就完事了,”HTC首席营销官何永生说,“而想做一个品牌,那是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
曾经在宏碁担任工业设计师、如今是HTC的设计顾问的Albert-Chen表示:“台湾的老板,其实不知道怎样基于消费者的情感喜好,制造出一个吸引人的产品。”他表示,三星在设计产品时,会更多考虑到消费者生活方式等因素。
Albert-Chen表示:“当我去参观不同的展览,不管是电子产品还是设计展,我很少看到台湾设计师或者产品开发者、规划者,我只是看到很多台湾的管理层出现。”
据报道,在台湾的科技公司内部,设计师必须围绕工程师提出的需求,而在苹果内部正好相反。很多时候,设计师希望“跳出盒子”创意,但是产品经理看重的是性能成本比。
一家代工厂的设计师透露,曾经和华硕和宏碁的产品经理沟通,他们作出令人吃惊的表态——“不用担心我们的产品形象”。另外,这些企业的项目经理,很多拥有工程师和研发背景,他们大多不相信自己公司内部的设计师。
另外,科技品牌的竞争成为用户体验的较量,以苹果为代表,科技公司希望从硬件、软件、到销售环节,全面控制用户体验各环节。比如苹果自己设计芯片、操作系统、软件、硬件、甚至自己开设零售店。另外三星电子对供应链各环节(许多由三星旗下企业供货)拥有强大的控制力。
业内专家表示,台湾科技品牌要走向成功,未来在和消费者沟通时,必须把价格、配置、技术等要素放在幕后,多谈谈产品外观、设计以及所传递的信息。
上述品牌顾问Mark-Stocker表示:“台湾厂商没有意识到,他们仍然在用性价比的思维来创建品牌,这种思路已经没有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