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激起的涟漪没有缩小的迹象。这个前跨国公司成功 职业 经理人 的“典范”,正在新浪微博“刷屏”——只用几天,他就发了200多条微博。昨天,他的粉丝们留言说,一定不能让黄健翔、朱骏超过。
这只是李开复生活的一角。他在各种场合充当嘉宾,教育后生;他写博客,内容是家庭与人生,尤其喜欢介绍他的女儿。截至目前,其微博名列新浪微博排行榜第二名。而这,这正是明星CEO的光环所在。
像李开复一样,从中国到全球,明星CEO层出不穷。他们在各种公众场合出现,出传记、写博客,声名远播。甚至一提到其所在企业,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们。
但对于其所处的企业、产业来说,明星CEO,或者说正在“明星化”的CEO们到底带来了什么好处?他,他们,是企业或品牌成功元素还是价值透支的幻影?
明星CEO:在场、曝光及粉饰
CEO明星化趋势从来就存在。如今这一趋势正进一步强化,企业家们,甚至专业领域的人士,进入大众视野,传达着商业力量与大众文化前所未有的融合。
其中隐含的“消费主义”自然是一种内在力量。明星CEO甚至是它的符号与象征。人们也许不会购买比亚迪的电池或汽车,但无力抗拒王传福代表的“最新的财富人生”的象征意义。
当然,也有其他明星化倾向。马云算是其中的典型。创业以来,这个瘦弱、矮小的曾经的英语教师,一直持续说着惊人之语,最近他不但说,还做。阿里巴巴10周年员工大会上,这个创始人一身朋克装扮,让大众拍案惊奇。
王石是另一种明星CEO,多年来,他一边搞 房地产 ,一边登山。而原柯达中国女老总叶莺,举手投足,几乎明星风派,多年来,她言必称美与人生,管理、运营一个跨国企业,仿佛是一段审美旅程。至于柳传志、张瑞敏、张近东,更是瞩目焦点。在海外的比尔·盖茨、乔布斯、埃里克森光环淡化之后,本土企业家正填充着公众的视野。
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时时“在场”。大众已由此作为判断依据,比如,唐骏身边的一个朋友说,假如一段时间不出来,一定会有人怀疑他有什么变动。
但有时候,这种高曝光率更像是转移视线,甚至粉饰。九城董事长、上海申花俱乐部老板朱骏,出现在体育新闻里的机会远高于网游。他一直在变着法子刺激对手俱乐部,还有看足球的人。几个月来,他很少谈到网游。
其实,明星CEO们有着微妙的功利诉求。比如代工皇帝郭台铭,2007年常在电视上与娱乐女明星拥抱,绯闻满天。但实际的效果是:一、改变过去强硬、刻薄的个人形象;二、为自己不愿进入电子 制造业 而喜欢文化产业的儿子奠定人脉基础。
著名管理专家和并购专家王育琨表示,做企业的方式“不可穷尽”,当企业初步的价值与目标已经确立,企业家们需要一定闲暇,走出企业内部,可以看到更多外部资源。
不过,他也表示,企业家的明星秀,更多还是跟中国商业思维有着密切联系。比如,投入多大广告,占领多大渠道,就能做多大企业,获得多大影响力。他认为,中国企业应该审视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的企业家行为。在1955年至1985年,日本涌现大批世界级企业家如松下幸之助、井深大、盛田昭夫、堤义明等,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30年,却鲜有举世瞩目的企业家。
“部分答案可能在浮躁的企业家明星化之中。”他说,中国企业家还需要更加坚韧、专注,就像备受关注的任正非一样,耐得住寂寞。
明星化:风险、机遇的临界征兆
王育琨的观点,确实适合目前“明星化”企业家们。他们的一个共通特征是,企业在挖到第一桶金之后,在各自领域,自身已经步入一段相对稳定与成熟的旅程。
于是,他们乐此不疲地出入公众场合,习惯于被塑造成导师形象。到底为什么呢?好像是在推广公司产品或品牌。
李开复就不厌其烦地讲述创新工场计划,扮演着创业导师。但那个去了 新华都 的唐骏,就不大一样,他一直很少谈论所在公司业务,更多在传播职业理念,尤其喜欢兜售职业经历。
事实上,这是一个企业度过第一阶段之后的瓶颈征兆。明星产业界的外部资源,包括创造新商机、发现新领域、打造新的 企业文化 ,获取舆论支持,铺垫基础。
明星CEO们早已度过职业青稚期,在各自领域的技术、管理或其他经验上,早已成熟,明星化趋势反映了他们眼前这一阶段的自信。比如万科的王石,很少有人像他那样,长时间离开公司攀登大山。
但是,许多明星CEO的自信,更像自负,他们对“在场”化的追逐,往往为企业下一阶段的运营埋藏下风险。
因为他们已经很少关注公司内部细节问题,很少谈论技术、产品与服务,务虚过多。事实上,一个企业经营者变身为明星CEO,往往意味着,这家企业已经处于之前策略成功的高点,面临战略性调整。这是企业的机会,也是风险的临界点。
马云在公司10周年上的表演,便传达了危机与机遇的感受。过去10年,大约1000万家企业成了阿里巴巴客户,而马云不满足,他的下个10年的目标是,1000万家企业在上面运营,创造1亿个就业机会。
这意味着,阿里巴巴将进一步朝平台化服务企业过渡,至少目前来说,它远没有达到目标。不过,马云表示,自己的目标就是成为通用电气、微软那样伟大的企业。
张近东也是。这半年多他频频曝光。除了占尽“后黄光裕时代”效应外,也跟苏宁发展模式的调整有关。中国3C连锁业,在度过疯狂的跑马圈地时代后,正开始走向后台、 物流 服务为核心的整体运营。半年来,张近东透露的并购、自建门店、多元投资等动作,都是公司战略调整的征兆。这一点,从 苏宁电器 背后敏锐的机构投资者变动上,也可看出端倪。
事实上,更多的曝光率,往往潜藏着巨大风险。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苹果处于历史上第一个市场高点,创始人乔布斯在产品创新、市场判断上过于依靠直觉,以为公司将持续不断地创造辉煌。
那时,他频频现身杂志封面。但是很快,苹果迎来市场低谷,最终,他本人也被赶下总裁职位,最终被赶出董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