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在美国校园年轻人中有着不错口碑的产品都有着一些共通的特点:和社交相关、不缺少图片、上手容易、产品价值获取快速,当然你也可以认为它们都带有一点荷尔蒙的诱惑。
对于不了解以上三个应用的读者,本文再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Snapchat
上线于2011年9月,由四个斯坦福大学学生开发。用户可以使用该应用向朋友发送文字、照片和视频,最重要的是,用户可以设置不超过十秒的显示时间。接收方在设定的时间内看到信息后,所有内容就消失。就在年初,Snapchat融资1350万美元,估值7000万美元。
Tinder
Whisper
6
|
如今,这三个应用在校园中的风生水起当然并不意味着它们就会成为下一个Facebook。就像外媒所分析的,移动终端的用户转移门槛其实并不高,它们可以在瞬间爆发,也可以转眼被抛弃。对于那些乐于尝鲜的年轻人,他们总是在不断找寻下一个更酷的玩意儿。
不过,这并不妨碍这些应用的闪光点可以被继承和学习。
以最新爆发的Whisper为例,也许,它最值得借鉴的地方并不是匿名分享、地理位置查询亦或是将文字和图片结合。
用过它的人会发现,Whisper真正的吸引力在于图片搜索和图片评论。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一款既需要图片,又需要文字的应用,其实上手门槛不低。和国内一些匿名分享应用以“文字”信息为主的表现方式不一样,Whisper意识到用户对于图形化的内容更有兴趣,因此,好的图片一定是吸引用户的第一要素,而那些无论是看着动情、或是写的挑逗的文字并不如图片直观。
可是要让每个用户都能拍到能反应他心情的图片,这是一个要求极高的环节。所以,Whisper的方法是用户可以连接到互联网,通过搜索关键词发现相关图片,然后再将文字输入到这些图片上面。通过这种方式,既解决了用户没图的困扰,也让用户可以借关键词发现更多有趣的配图。因此,在Whisper的首页,你会发现,其实大部分的图片并不是用户自己拍摄,他们只是借用了网络上的大量图片资源。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产品点,用户对于他人图片的回复也必须是图片加文字的方式。用户若在产品里发现一些觉得不错的内容,他们可以送“桃心”,也可以点击回复,但回复不是单纯的文字,而是选取和你回复信息有关联性的图片加文字。该功能有趣之处就在于,当你看到一个很可爱的婴儿照片时,你可能会在他人回复的信息里看到更多和有趣婴儿相关的照片。
此外,和一般社交应用完全免费的方式不同,Whisper设置了一个付费功能发私信。用户一开始可以免费给一个人发送私信,可当用户要给第二个人发送私信时,就需要升级为付费用户,一个月交40元,或者一次性付费6个月,每月18.83元等。
虽然私信不是一个常用功能,但对于一些深度用户或者有着沟通需求的人,这又是一个必选项。因此,在一些细分用户的身上做一些强需求的收费功能未必会真的吓跑用户。更何况,一些社交类产品可能会在爆发期之后就迅速陷入低谷,抓住爆发的机会来获取收入也是更安全的选择。
当然,Whisper这种看上低格调的产品也让那些不愿意总是在Instagram或Path上分享生活美好一面的用户找到了一个宣泄的渠道。是的,既然在这里谁都不认识你,何不放松一下晒晒糗事或委靡不振的一面。看看那些同样深陷抑郁中的同类人士或许也能获得心理平衡。
其实,综合来看,无论是Snapchat、Tinder或是Whisper,它们走红的背后都在告诉一个简单的道理:用一个功能直接的产品解决用户最直接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