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凤莲,曾经中国最著名的农民之一。在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年仅十六岁的郭凤莲,出任大寨“铁姑娘”队队长,成了那个特定历史时期中家喻户晓的人物。“文革”结束后,大寨模式被否定,“铁姑娘”黯然离开大寨。直到1991年,在群众的呼吁声中,郭凤莲又重回大寨。现在,她的身份不仅是大寨村党总支书记,也是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董事长。
从铁姑娘到CEO,郭凤莲的故事恐怕不能简单地用上述几句话来概括。
在郭凤莲六十余年的生命岁月里,走过了人生的大起大落,经历了大寨的风风雨雨,也见证了新中国农村发展的曲折历程。本周六31日20:00,这位传奇 女性 将走进 北京 电视台科教频道《非常向上》栏目,与春妮面对面,聊聊她和大寨一路走来的故事。
“铁姑娘”把青春献给大寨
14岁参加劳动的郭凤莲,16岁就当上了铁姑娘队队长。“铁姑娘”,这个在今天听起来并不怎么好听的词儿,在当年的郭凤莲看来却是最高的褒奖。谈起“铁姑娘”的由来,郭凤莲陷入了回忆,“1963年大寨遭了水灾,水灾把大寨冲得简直不成个样子了。那个时候我们国家也很穷,陈永贵提出来三不要,不要国家的钱、不要国家的物资、不要国家的粮食,所以在当时我们自己动手来恢复那次灾害,组织了男青年突击队、女青年突击队开展比赛啥的。一开始我们叫妮妮队,后来改成了铁姑娘队。”
“铁姑娘”到底有多“铁”?体重只有八十多斤的郭凤莲,每日 用一根长长的扁担挑着两个筐子去装土、装大石,这一担就是一百四十多斤。细心的郭凤莲还自己做了垫肩,不是为了保护肩膀,而是为了保护衣服,“那会儿衣服比人贵重,衣服破了没补丁补”。吃的就更困难了, 玉米 (2433,-9.00,-0.37%) 面都吃不饱,只能吃糠面,用60%的玉米、40%的糠,磨出来和成糊糊。
“铁姑娘”过得苦,却也幸运。因为头顶着这个光环,郭凤莲成了全中国见过世面最多的农民之一。在“铁姑娘”的时代,郭凤莲见过18位来大寨参观的外国元首,见过毛主席三次,周总理三次。但让她印象最深的还是1965年5月21日,周总理第一次到大寨。当时的大寨村支部书记陈永贵让郭凤莲去接待总理,郭凤莲脑袋里闪过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我穿的衣服是补丁上面摞补丁,怎么见总理?”正巧,她的一个同班同学刚缝了一件新衣服,她好说歹说才说服人家和自己换了套衣服。那一天,18岁的郭凤莲穿着别人的花衣服,在自家的窑洞里和周总理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1973年,周总理最后一次去大寨,钦点郭凤莲担任大寨党支部书记。那一年,她25岁,大寨正式进入“铁姑娘”时代。
有数据显示,1964年至1978年,全国各地先后赴大寨学习参观的人超过了1000万,有时候一天就有上万人。作为大寨当家人的郭凤莲赶上了这样的辉煌岁月,却又突然迎来当头一棒。1980年11月,中共中央83号文件转发了山西省委《关于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经验教训的检查报告》。几乎在这同时,郭凤莲接到了离开大寨村的调令。
十年蛰伏十年奔波
1980年调离大寨后,郭凤莲种过果树、修过公路,但始终没有再回过大寨,这样一晃就是十年。回忆起这段经历,郭凤莲说,“我感到非常好,人平平淡淡一生也没有多大意思,还是在大风大浪当中锻炼锻炼,哪怕摔了跤,你爬起来以后也是锻炼,虽然那十年辛苦一点,不管我栽果树也好、修路也好,我也是学了一些东西,但是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我,使我更成熟了。”
1991年,在大寨人的强烈呼吁下,郭凤莲重新被任命为大寨村党支部书记。“当时看大寨人非常的穷,人均收入是七百多块钱,我心里面挺不是个滋味的。”郭凤莲想要改变这一切,但又不知从何做起。
敢想敢干的郭凤莲几乎是一拍脑门,就决定走出去学习经验。她把自己攒的钱拿出来,找了四台车,要求村里每户出一个人,一共一百二十个人,跟着她到河北去参观一个先进村。那次参观让她至今难忘,“到了那儿参观完人家的企业,中午还吃了一顿饭,这么多人吃得花几千块钱,人家说郭书记,你也不要给我们钱了,什么时候大寨富了请我们去吃,当时我就掉下了眼泪。”
刚开始闯市场,郭凤莲没有钱,凭的只是所谓的“名人效应”。有一次她去上海出差,为了省钱,住在一个15块钱一晚的小旅馆里,住了三天吃了三天的方便面,“我不敢下楼吃饭,害怕楼下的人认识我,害怕我太寒酸了。但是我又害怕别人不认识我,不认识我也不好办事,很矛盾。”还有一回去山东出差,别人请她吃饭,为了谈成那笔生意,郭凤莲差点醉死在山东,“那次喝醉以后就没回来,当天住在医院,几个小时以后才醒过来,那次以后就害怕了。”
如今再回想这段跑资金、跑项目、跑关系的奔波岁月,郭凤莲感慨万千,“那时候有人说郭凤莲把大寨精神丢了,大寨人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郭凤莲是到处要钱要资金,就像是要饭的。我说,要饭的能讨到饭还不错,就怕你出去还讨不到饭,我跑了整整十年把大寨跑出来了。为了老百姓的生活好起来,为了大寨能够再在人们面前有一个好的交代,所以我应该跑、应该累。”
不拿工资的CEO
如今,在大寨这个五百多口人的小山村,每家每户门口都停着小汽车,每一位村民都是大寨集团的员工,每个人每年都有股票分红。2011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77元,而在大寨,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0多元。但作为CEO的郭凤莲却从来没有从集团拿一分钱工资,只领公务员那份。
大寨靠什么富起来?郭凤莲说,大寨走的是多种经营的路子。铁路运输、建筑工业、食品加工、养殖业……都是大寨集团的业务范围。这几年,红色旅游兴起,郭凤莲也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当年“农业学大寨”的口号如今成了大寨最响亮的宣传语,“现在大寨是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来大寨的人越来越多,来了以后总是要买,所以我们尽量把这些循环经济搞好。”在郭凤莲的带领下,拥有17家企业的大寨集团,一年的 销售 总收入达到17个亿。
大寨人挣得越来越多,花得却越来越少。郭凤莲骄傲地说,“我们的水是免费的;我们烧的跟城里一样,也是气,但是每户补助一千八百块钱的气费;还有电费,电费适当要给群众免一免;每个月应该给电视台的,大寨也集体出了;现在农民种地,啥也不管,把粮食收回来自己卖钱,然后耕地播种,包括买种子这些全是集体的钱。”至于教育方面,中小学全免,大学生一年补助一千块,“我还想让他们自己在外面做些工作挣一点钱,你给钱多了以后孩子就变懒了,所以适当给一点。”郭凤莲知道,无论到了什么时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永远都是大寨人最珍贵的资本。
大寨人富了,但人情味儿没有变淡。每年春节前后,郭凤莲都要请大寨所有人聚在一起,500多口人,55桌,共吃一顿大餐。“我们农村讲村务公开,不管公司里的账还是村里面的账全部要向老百姓交代,把账公布了以后,大家坐下来一块儿提前过个春节,自编自演一些节目,大伙儿欢乐欢乐。”除了春节,大寨还有一个节过得很隆重,那就是九九重阳节。“我们每年一定要给老人过这个节日的,把钱送到手里,把食用油、衣服什么送到家里,然后开车把老人请出来,愿意到哪个地方吃就到哪个地方吃。”郭凤莲觉得,这些老人为大寨奉献了一辈子,现在大寨富裕起来了,应该让他们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如今,65岁的郭凤莲已经开始考虑接班人的问题了,“现在已经逐步在培养接班人了,他们大胆地干,有了问题我来解决,有了困难我来承担。假如说他们做的不对,这个不对的我来承担,对的都给他们,要让后代生活得好一点。”对于大寨的未来,郭凤莲看得很远,“我们提出来在十二五期间要打造一个大大寨。大大寨不仅是大寨一个村,要把我们周边这些村全都带起来,让老百姓逐步改善生活,让他们也跟大寨人一样,甚至他们的生活将来比大寨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