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二十周年的日子。事实上,回溯格力最早的起源,是1985年由珠海经济特区工业发展总公司在拱北的一片荒地上,靠十万元开办费办起的一个塑胶厂。1987年,“总公司”又办了一个空调器厂。到1991年8月,这两个厂合并,统一建立起“格力空调器厂”,当年11月18日,格力电器一期工程奠基,这个日子后来成为公司司庆日。
二十年,格力已经成为全球空调领域的翘楚,其所坚持的“以创新为魂,以核心技术为脊”的“工业精神”,也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而我更关心的,是格力这样一种生存模式、发展之道的经济学意义。
格力是坚持专业化方向的。
从经济学角度看,只要一个国家选择了发展经济和让人民富裕的道路,就一定会走向分工、专业化和市场经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开篇论证说,“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分工与专业化提高了效率,从而使市场这一人类“互通有无,互相交易”的地方,得以不断扩大。而这个市场扩大的过程,反过来又进一步支持了分工的深化。如此循环往复,在供应方的不断创新和需求方的不断变化之间,架设起一个微妙而有效的体系,这就是市场经济。
在市场上,不同的供应方(企业)之间,总是存在着竞争。早期的理论认为,竞争主要是价格竞争。但是,一位名叫熊彼特的经济学大师出现后,“以成本与质量优势为基础”的竞争观念产生了,这种竞争的驱动者是企业家。在熊彼特的分析中,企业家通过引入新产品、新市场、新技术、新原料与其他要素投入和新的工业组织形式,改变了现有的经济循环,实现了“创造性的破坏”,让新的破坏旧的,取代旧的,而生产力也由此实现新的跃升。这里所谓的“创造性”,本质上是一种能力,用另一位经济学家柯兹纳的话,它是“发现新的、然而是人们希望得到的需要,以及满足这些需要的新资源、新技术或其他手段的能力”。
格力的二十年,风风雨雨,而始终屹立不倒,迭创辉煌,后劲十足,证明了创新的价值。
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依靠分工和专业化;赢得市场竞争,依靠的是企业家的不断创新。这既是经济学知识,也是历史的经验。
例如,哈佛大学教授戴维·兰德斯在《国富国穷》一书中,叙述了近代欧洲最早的“王者”、依靠海外殖民聚敛起巨大的意外之财的西班牙,为何让位给荷兰人、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历史。他的结论是“西班牙的不幸正在于挥霍(财富)与轻视实业”。一个西班牙人在1675年说,“让伦敦满意地生产纤维吧;让荷兰满意地生产条纹布吧;让西印度群岛满意地生产海狸皮和驮马吧;让米兰满意地生产织锦吧;唯一可以证明的是,所有低地国家都在为马德里训练熟练工人,而马德里是所有议会的女王,整个世界服侍她,而她无需为任何人服务。”
由于轻视实业,西班牙将财富大量用于奢华的消费和战争,到17世纪中叶终于债台高筑,衰落下去。“有人致富后花钱如流水,有人致富后却会用于储蓄和投资,国家的行为也与此类似,只知道挥霍财富的国家胜景难保,只有善于利用新财富的国家才会获利更多。”兰德斯说,
相比于西班牙,后起的荷兰人依靠贸易和竞争而快速崛起。用兰德斯的话说,“荷兰人的成功,集中反映了他们在工作和经商过程中所具有的、在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中乌龟所体现的精神。丰厚的战利品和奖赏当然好,但以长远目光来看,最重要的还是从那些不起眼的、风险较低的小宗生意获取的利润,它们会积少成多,并且从不让人失望。”
挥霍财富,则富国终将变成穷国。自强不息,则穷国自有繁荣之日。“历史告诉我们,最有效的治贫疗法只能来自自身。外援可以有帮助,但它像意外之财一样,也会有害处,它可能降低自身努力的动力,造成一种有害的无能感, 归根结底,真正有效的办法只能是自强。”
中国地大物“薄”,人口众多,没有条件发意外之财,更没有条件浪费挥霍。对中国来说,格力这样的对于实业、工业的坚持,以及通过创新提高工业化价值的路径,是真正可靠、可持续的经济之道。
最后,我要再引用一位经济学大师凯恩斯的话,他在其最著名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说,“投机(speculation)而仅为企业洪流中之一点小波,也许没有什么害处;但设企业而为投机漩涡中之水泡,情形就严重了。设一国之资本发展变成游戏赌博之副产品,这件事情大概不会做得好。”凯恩斯指出,“华尔街之最佳智力”,往往没有用在“引导新投资入于最有利途径”的方面,而是过于投机。
金融危机的教训,以及国内许多由于投机而失败的教训,都启示我们,经济发展的健康正道,是持续不断地通过创新、为消费者创造福祉的奋斗之道,而不是唯利是图的短期投机。这正像柯兹纳使用过的那个比喻,“的确是风力驱动了帆船,但却不能指望它必然把船吹向正确的方向。风有可能把船带到安全的港湾,但也完全有可能把船吹向礁石。换句话说,利润是驱动个人行动的强大的动力,利润驱动着企业家,使事情得以进行,但它却不能保证追逐利润不会导致大量的浪费、不公正和不幸。”
格力二十年的最重要价值,与其说是呈现了世界级企业的身姿,不如说是为我们昭示了一种和中国经济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相关联的可能性。正道光明,源远流长,“格力式生存”给了我们信心,给了我们激励。
(作者系本报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