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用电气金融服务公司(GE Capital)全盛时期担任CEO的加里·温特(Gary Wendt)曾对我说过,他之所以能不断取得成功,其秘诀就是他害怕自己的企业不知什么时候就会从悬崖上跌下去,输得一败涂地。如果不能常怀这种恐惧之心,“悬崖”往往就会突如其来地出现在面前。
最近,我们目睹多家首屈一指的绩优公司名誉扫地。曾一度堪称企业成功典范的公司,如强生(Johnson & Johnson)、丰田(Toyota)和高盛(Goldman Sachs)等,都身陷令人尴尬的公共丑闻,对此,我们不禁要问:这些曾经的一流公司,怎么会遭遇如此巨大的挫折?
首先,这并不是什么新现象。几乎每家知名公司都至少经历过一次(甚至多次)突如其来的意外之祸。还记得吗?由于未能及时抓住个人计算机和小型计算机用户群的商机,IBM不得不在挣扎中求生存;通用电气对基德-皮博迪公司(Kidder-Peabody)的收购简直是一场灾难;摩托罗拉(Motorola)试图建立低轨道卫星通信网络,结果却以失败告终。这些都是卓越的公司,具备一流的领导力,健全的管理流程,而且能找到最优秀、最聪明的战略家为其出谋划策。可不管怎么说,他们还是栽了跟头。
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曾说过,一家公司所遭受的最恶毒的诅咒,就是连续20年的成功。的确如此。成功公司的管理者往往会变得骄傲自满,甚至目中无人,自以为过往的辉煌业绩会一直持续下去,从前的成功法则在未来也同样有效。
导致这些企业突然崩溃的另一种心理动态过程是,成功的企业领导人通常对保护自己现有的产品、客户和投资兴趣浓厚——因此可能会不知不觉地忽略或回避那些可能对这些基础产生威胁的趋势或技术。正因如此,已故的C.K.普拉哈拉德(C.K. Prahalad)曾建议说,制定公司战略的应该是入职三年的新人,而不是公司元老:新人对未来而不是过去有着更强烈的归属感。
即使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成功公司的这种发展趋势也会影响到我们每个人。如果我们做的不错,过度的自信就会膨胀为自满,认为未来会沿着过去的轨道继续前进。此时,我们会变得犹豫不决,不愿冒险进入新的领域,学习新的技能,发展新的关系。我们满足于已知的有效方法,自以为我们的事业万无一失。
如今,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安全感可以在瞬间消失无踪——你的公司也许已跌下悬崖,也许要为避免跌落而做出重大改变。就像个人投资免责声明一样,过往的业绩并不能保证未来的成功。所以,为了能始终保持警醒,你要向自己提出以下问题:
·如果你的岗位突然被撤销、外包或迁往别处,你会怎么办?
·你如何在今天做好准备,才能在明天的全球经济中展开竞争?
·如果我所在的行业再也没有机会,我如何将自己的技能重新应用到其他领域?
现在,你也许还不需要为这些问题找到答案。但你最好现在就着手解决它们——而不是等到你跌下悬崖的那一刻。
你的工作是否经历过意外的剧变?你当时是怎样做的?你建议别人应做好哪些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