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沃顿知识在线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季度盈利报告制度已经饱受诟病,但要取代它可能会给公司造成追逐短期结果的更大压力

  2010年第二季度,随着季度盈利报告发布期的到来,就上市公司摆脱经济衰退的表现,及将会给股票市场造成什么影响的问题,投资者、分析师和媒体正在拭目以待。考虑到失业率依然高企,联邦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举措尚不确定,观察人士希望从盈利数据中看到经济复苏已得到证实的迹象。

  “去年,每家公司的盈利报告都显示出了空前的亏损。人们对此表示理解,因为那是个非常糟糕的时期。今年,公司就不应该再出现空前的亏损了,因为人们希望看到企业的状况有所改善,对它们的期望值也有所提高。”沃顿商学院会计学教授布赖恩-布希( Brian Bushee)谈到。“但是,盈利的诉求始终都是目标;盈利状况表明的还不仅是你做了什么,而是分析师和投资者对本季度的预期,以及你是否达到了这个预期。”

  虽然大部分专家都认为,过分专注于短期业绩表现会给公司造成负面影响,不过,他们也指出,指责盈利报告本身则是“斩杀信使”(shooting the messenger)(原指两国交战斩杀信使的行为,本文意指迁怒于无辜的人或物、寻找替罪羊。——译者注)的行为。尽管季度盈利报告制度已经饱受诟病,然而,要取代这个制度并非易事,而且可能会给公司造成追逐短期结果的更大压力。

  “为投资者提供更少的信息,可能造成经理人不负责任的后果。如果提供的信息很少……当投资者意识到企业出了某些问题的时候,往往为时已晚。”沃顿会计学教授卡西克-巴拉克南(Karthik Balakrishnan)谈到。“从这个角度来说,信息总是越多越好……不过,其前提是公司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完整的信息。可是,我们的世界充斥着不精确的信息。所以,情况有所不同(并不是信息越多越好)。你需要在过多的不精确信息与较少的精确信息之间进行权衡。”

  “是结果,而不是战略”

  今年3月,《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引述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的话说,企业界对股东价值的强调是“误入歧途”,他的这个表述引发了热议。

  韦尔奇在《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随后刊发的一篇访谈中称,股东价值“是结果,而不是战略”。他还表示,公司只专注于短期表现不能鼓舞和激励员工创造切实的成果。“借用压缩、压缩再压缩的方式,任何傻瓜都能提交不错的短期成果。同样地,任何人也都可以靠着'几年以后你再来看看我们的状况吧,我们可是在实施长期战略啊。’的论调来幻想。但这两种方式都无法为股东持续创造价值,你必须两者(短期和长期)兼顾。”

  对公司造成短期成果压力的一个因素是季度盈利报告,以及人们所感知到的企业未能达标或者超预期的结果。近年来,可口可乐、麦当劳以及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等企业不再提供企业的业绩预测,它们称,这种实践有损于创建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公司目标。

  经济衰退以及对经济形势的担忧,造成公司的盈利状况会受到锱铢必较的审查,使得公司很难隐藏自己的缺陷,沃顿的金融学教授亚利克斯-艾德曼斯(Alex Edmans)谈到。“在经济繁荣时期,如果你所在的行业增长了10%,可你只增长了8%,就说明你的表现不佳,但是投资者依然很高兴,因为你毕竟给他们带来了投资回报。而在经济衰退时期,如果其他企业都下跌了3%,可你下跌了5%,情况就不同了。虽然也是和对手相差2%,但在衰退时期,这会使投资者真地亏钱。所以,公司在这种时候需要掩盖的东西就更多了。”

  在经济衰退时期,投资者还会从公司寻求更多的信息,因为他们希望消除疑虑,要确认公司不会破产,沃顿管理学教授迈克尔-尤西姆(Michael Useem)表示。去年,就在经济衰退时期如何改变自己的领导力风格问题,尤西姆对一组在职和最近退休的首席执行官进行了访谈。大多数人都谈到,在这种时候,他们会花更多的时间与投资者、分析师以及公司的董事会进行交流,就公司的健康状况提供更多的信息,籍此表明他们“正在采取恰当的措施挺过危机。”

  在“经济稳定增长或者稳定衰退的时期,公司的季度运营结果更容易预测,信息也较少。” 尤西姆补充谈到。“而当出现反常变化时——这时候,很多人都希望即将到来的是积极的变化——企业季度间盈利状况的比较就更加重要了。股票分析师以及投资者的工作,就是跟踪,然后预测公司未来一年的走向。而在做出预测时,公司今后2-3个季度的运营趋势会显得非常重要。”

  会计欺诈vs. 真正的削减

  盈利报告在一定程度上为公众提供了公司运作状况的透明度,但是观察人士指出,要想了解公司运作状况的全景,人们应该对公司报告持保留态度。在接近季度末的时候,为了增加销售额,经理人可以做出诸如折价销售一类的决策。为了将费用降到最低,公司可以采用裁员或者延迟某个研发项目的措施。会计处理实务的变化以及会计欺诈也可以被用来操纵数据。此外,企业还可能改变其盈利目标,将分析师的预期引向公司可以完成甚至超越的目标上去。另外,经理人也会小心谨慎地拟订盈利报告,通常,他们会隐藏那些不够良好的信息。

  如果某公司取消了研发项目,但竞争对手却在这个领域投入大笔资金,那么从长期来看,该公司获得的短期收益将会被因为缺乏创新型新产品而吞没。此外,当投资者觉得无法相信公司的盈利数据时,“公司的股价也会大打折扣。”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会计学教授施夫拉姆-罗基戈帕(Shivaram Rajgopal)说道。罗基戈帕已经发表了数篇有关公司财务报告的研究论文。经理人很清楚,如果对盈利数据操纵过度,投资者就会做出消极反应,所以他们会尽量保证对数据的修补不会失控。“就操纵公司盈利状况而言,经理人更多地会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而不是过分倚重会计处理招数,实际行动是指砍掉研发项目或者削减人员费用,这也是我们看到这种结果的原因所在。” 他指出,虽然这种真正的削减,相比于操纵财务数据,不太可能引起审计人员的注意,但是它们对企业发展同样会造成重要影响。

  艾德曼斯指出,大多数企业要么刚好完成了分析师预测的盈利目标,要么没有完成目标。“对经理人来说,完成盈利目标非常重要,为了确保达标,他们会调用削减投资或者改变会计政策等许多手段。虽然你握有可以完成目标的所有工具,可如果你依然没能达标,那就意味着公司一定是出了大问题,将会遭受猛烈攻击。”

  完成盈利预期的压力既来自企业内部,也来自企业以外。公司的财务总监和其他经理人往往需要满足不同投资者相互矛盾的要求。此外,还要满足分析师的要求,还要确保公司以正面形象出现在媒体上。艾德曼斯谈到:“现在,对冲基金已经越来越积极地介入公司管理了,而他们非常关心企业的短期表现……因为如果公司无法完成这些目标,股票价格就会下跌。但是如果你是个长期投资者,比如,大学的捐赠基金,你就不会在意股票在短期内是否达到了预期价位,因为将来股价还是会涨上去的。另外,由于近年来的公司丑闻,人们对信息披露也更重视。以前如果某公司提交了收益水平较低的结果,你会考虑一下自己是否要投资。可现在,你会认为,公司的经理人就是个骗子,他或她简直就是在偷窃。”

  盈利状况会影响到股票价格,两者不仅提供了一扇观察公司健康状况的窗口,而且还会影响到公司高管的薪酬及其工作的稳定性。“想到这一点,你就会明白,实际上,他们之所以要披露信息,更多是因为他们深受维持股价高企的压力,因为股票价格与他们的薪酬息息相关。”巴拉克南谈到。“激励手段对公司盈利报告的质量具有显著的影响。很多研究都表明,给予首席执行官的激励在公司报告的质量、信息披露的风格和方式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2005年,埃默里大学的罗基戈帕教授在与人合作的一项研究中,调查了401位财务总监的情况,并对另外20位财务总监进行了深度访谈,他们发现,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公司的盈利状况是公司之外的人用以判断公司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四分之三的经理称,为了顺利完成盈利目标,他们会牺牲企业的经济价值。如果即将错失季度盈利目标,那么,大多数经理都会推迟某个会带来长期效益的项目。“那些经典的分析模式认为,公司经理人拥有长远的观点,如果他们沉溺于破坏公司价值的行动,那么市场最终会发现这一点,他们未来的薪酬水平也会被降低。” 罗基戈帕谈到,“这简直就是一派胡言。这些家伙根本就没有长远观点,他们想到的可能只是今后2-3个季度的情况。”

  他将经理人对企业盈利状况的关注,与受分数激励的学生进行了类比。“如果我会公布你的分数,所有人都会知道你的表现如何,那么你就会比以往更关注分数。公司经理人则会将企业的盈利状况视为自己表现的记分板。季度报告显示的是明白无误的信息,媒体会花费很多时间来质疑他们是否完成或者超过了盈利预期,此外,网上评论也会对公司股票议论纷纷。如果他们总是无法完成盈利预期,那就会被视为不称职的经理人。从而会给他们的钱包造成严重的影响。”

  即便没有薪酬或者股票价格作为激励手段,当接近完成某个目标时,人类的天性也会驱使人们更加努力地工作,沃顿的运营和信息管理教授马利斯-施维泽(Maurice Schweitzer)谈到。“人们既可能以富有建设性的方式也可能以不道德的方式更加努力地工作。他们会觉得,因为我很快就能完成目标了,所以,不管怎样,只要把生产率'挤压’得更高就会带来更高收益。”经理人认为重要的东西,会渗透到整个企业文化中,他告诫说,领导者必须确保自己的行为是由正确目标推动的,“而正确的目标往往都是长期的目标。”

  “你一定听说过安然公司(Enron)企业文化的故事,听说过它多么富有竞争性,多么残酷,多么注重短期利益,听说过它奖励给公司带来短期利益的那些员工的故事。我认为这就是灾难的原因所在。”他表示,“公司管理的重要挑战之一,就是要根据整体目标的完成情况对员工给予奖励和评价。经理人须臾不能忘记的是,不可过于强调某一个方面。”

  施维泽认为,可口可乐和其他公司不再提供企业盈利预测或者减少盈利预测,“向整个组织传达出这样的信息:他们不注重短期利润水平……为了免受短期业绩的压力,同时也为了专注于公司的长期目标,很多公司走向了非公众公司之路,尽管这是一种极端而且代价不菲的策略。”

  但是,罗基戈帕认为,不再发布公司盈利预测的公司,也可能是因为有其他隐忧。他在今年与人合作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如果经理人确信,公司在未来的报告中需要披露糟糕的消息,那么企业就更可能不予披露。在这些公司中,长期投资者往往占很大比例。“经理人会说,盈利预测有害,会让我们短视。但是,如果你仔细研究这类公司便会发现,最大的潜台词完全在于企业的业绩表现,因为他们干得不好,所以,他们很难预测出什么东西。” 罗基戈帕谈到。“他们抱定的宗旨就是不预测任何东西……(因为一旦你做出了预测)而又没有达标,那么你就被人们视为糟糕的管理者。”

  如果不发布盈利报告,那发布什么呢?

  布希表示,话说回来,对公司短期业绩提出要求也不一定是坏事。“所有的经理人都会告诉你,如果他们拥有稳定的长期投资者,而投资者又能放手让他们运营公司,就再好不过了。如果你相信管理层会立足长远,让股东价值最大化,这种观点听起来确实不错。”但是,他指出,“(对公司施加)短期业绩压力也是件好事情,因为它会迫使管理者专注于公司运营,因为他们始终面临着业绩的压力。如果他们没有持续不断的压力,他们当然可以专注于长期投资;但是,没有了这种短期的惩罚,他们也可能因此而懈怠。”

  如果丢弃了盈利报告,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什么方式可以取而代之呢?一种观点认为,可以改变公司提供信息的频度——要求公司高管更频繁或者更少地披露信息和更新资料。不过,布希认为,这两种选择都有其潜在问题。

  技术手段使公司的财务总监在一天或者一周的时间里总计公司的盈利数据和其他绩效数据成为可能,但是,(如果如此频繁地发布信息)“对投资者和分析师来说,需要处理的信息就太多了。同时,对经理人而言,如果隔天就需要做出解释,工作量显然太大了。”不过,布希也指出,更少的信息同样也会在市场中造成更多的不可预测性。

  “不妨想象一下,如果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每年只发布一次财务报告,那么,这就意味着在一年中的其他时间里,股票价格可能会更具波动性,因为股价会根据谣传、投机行为以及内部消息而动。直到一年即将结束时,没人掌握可以用于股票价值评估模型的事实依据。所以说,要想按时以及适量向公众公布公司运营状况的信息,季度报告是个理想的均衡选择。”

  虽然有人建议转变成欧洲的公司治理模式,不过,罗基戈帕强调说,欧洲的方式未必更好,欧洲的公司治理模式关注范围更广的利益相关者,能消除为了短期目标而裁员或者削减研发项目的行为。“但这种方式也有其自身的问题。原因在于,你到底是在为谁工作呢?采用目前的方式,你至少还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让股票价格上涨到最大限度。可是,如果你试图将员工的福利、社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你会发现,很多目标是相互矛盾的。”

  归根结底,每个企业都需要自行确定最佳的沟通强度,需要确定沟通中是否包括提供公司的盈利预测,巴拉克南谈到。“我们应该后退一步,审视强制性的报告制度。这个制度要求经理人提供过去一个季度的信息,这些信息区别于盈利预测,后者是对企业下个季度业绩的观点。而企业盈利报告的信息是精准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迁怒于这样的报告。至于说企业的盈利预测,因为是经理人自愿披露的信息,因此他们可以确定披露信息的依据、内容、数量和时间。”

  有关公司盈利的任何干预政策都必须“关注相互勾连的各个环节”,这些环节包括公司经理人、投资者以及分析师,艾德曼斯表示。“公司盈利目标的内涵及盈利目标自身并不是坏事情,但是如果人们过于倚重它们,认为'噢,我们只需查阅盈利报告就可以了,大可不必真地去监督公司。’那么盈利目标就会变成坏事。” 艾德曼斯认为公司的观察者应该仿效球队经理人的做法。“如果他们想评估一位棒球手或者一位足球队员,他们可以只看这个球员的统计数据……但是,这不是现实。在现实中,他们会暗中观察那个球员在场上的表现,会去捕捉他们展现出来的但在统计数据中没有记录的某些特质。”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优势》
三人出门,一带伞,一带拐杖,一空手。回来时,拿伞的湿透了,拿拐杖的跌伤了,第三个好好的。原来,雨来时有伞的大胆地走,却被淋湿了;走泥路时,拄拐杖的莽撞地走,时常跌倒;什么都没有的,大雨来时躲着走,路不好时小心走,反倒无事。

境界思维: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败在缺陷上,而是败在优势里。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