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李伟毅 《首席财务官》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产保护控制要求,企业建立财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采取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财产安全。因此,企业应当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以保证固定资产核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如果清查中发现资产的损溢应及时查明原因,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

  财产清查结果会计处理程序

  财产清查后发现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后,接着进行下列两个步骤的会计账务处理工作:第一步,将各部门发生的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情况,列表告知各部门主管人员,由该部门主管人员提出处理意见,经报单位主管或公司董事会同意审批后,进行资产账务处理,使账面数字与财产实物相同。将其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差额,转入“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第二步,查明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原因后,经单位主管或董事会作出处理决定后,区别不同情况,从“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分别转入其他相关账户。

  新准则下企业资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方法

  在盘点过程中,现金库存长短、存货盘盈盘亏、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有所差异。

  现金溢余短缺的会计处理

  根据《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要求,企业对现金业务每日应结算并定期进行盘点,发现现金溢余或短缺时应及时按照会计处理的要求进行处理。1.现金溢余的会计处理。发现溢余时,按溢余金额借记“现金”,贷记“待处理财产损益”。查明原因后,应分情况处理: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记入“其他应付款”科目,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经批准后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2.现金短缺的会计处理。发现现金短缺时,按短缺金额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贷记“现金”。查明原因后,应分情况处理:属于应由责任人或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记入“其他应收款”科目,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根据管理权限批准后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存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

  由于存货种类繁多、收发频繁,在日常的收发过程中可能发生计量错误、计算错误、自然损耗,还可能发生损坏变质以及贪污盗窃等情况,造成账实不符,形成存货的盘盈盘亏。1.存货盘盈的会计处理。企业发生存货盘盈时,在报经批准前应借记有关存货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在报经批准后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2.存货盘亏及毁损的会计处理。企业发生存货盘亏及毁损时间,在报经批准前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贷记有关存货科目:在报经批准后应做如下会计处理:对于入库的残料价值,记入“原材料”等科目;对于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支付的赔款记入“其他应收款”科目;剩余净损失,属于一般经营损失的部分记入“管理费用”科目,属于非常损失的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案例分析】

  甲公司期末对材料仓库进行材料盘点,盘点结果:a。因仓库材料保管人员人为疏忽,导致A材料缺少10件,每件材料单价为人民币100元,应由保管人员负责赔偿。b.B材料清查多出5件,每件材料单价为人民币80元,多出原因,因供应厂商多送但不收款,决定减冲管理费用。

  会计处理步骤分别如下:

  第一步,调整会计账面数字与财产实物数字相等。

  (1)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1000

  贷:材料——A材料      1000

  (2)借:材料——B材料      400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400

  第二步,冲销“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

  (1)借:其他应收款——材料保管员      1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1000

  (2)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400

  贷:管理费用      400

  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盘盈的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盘盈的会计核算新旧准则发生了变化,旧准则对固定资产的盘盈在批准转销前通常是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批准转销后则从该科目转入“营业外收入”科目。按新准则规定,固定资产盘盈应作为前期差错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固定资产盘盈不再计入当期损益,而是作为以前期间的会计差错。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的规定:(一)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二)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由此固定资产盘盈不再计入当期损益,而是作为以前期间的会计差错,即“前期差错”,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更正。而旧准则是作为当期损益。之所以新准则将固定资产盘盈作为前期差错进行会计处理,是因为固定资产出现由于企业无法控制的因素而造成盘盈的可能性极小,甚至是不可能的,企业出现了固定资产的盘盈必定是企业以前会计期间少计、漏计而产生的,应当作为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处理,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人为的调解利润的可能性。企业在盘盈固定资产时,首先应确定盘盈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净值。

  【案例分析】

  乙公司于2009年10月30日对企业全部的固定资产进行盘查,盘盈一台五成新的机器设备,该设备同类产品市场价格为12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那么该企业的有关会计处理为:

  (1)借:固定资产      120000

  贷:累计折旧      6000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0000

  (2)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000

  (3)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0000-15000)*10%= 45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4500

  (4)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05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0500

  固定资产盘亏的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亏的固定资产,按盘亏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固定资产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处理时,按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按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金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案例分析】

  丙公司年末组织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时发现丢失电机1台,该设备原价10万元,已计提折旧3万元,并已计提减值准备2万元。经查设备丢失的原因在于设备管理员看守不当。经董事会批准,由设备管理员赔偿1.5万元。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1)盘点发现电机设备丢失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50000

  累计折旧      3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00

  贷:固定资产      100000

  (2)董事会报经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      15000

  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      35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50000

  (3)收到设备管理员赔款:

  借:现金      15000

  贷:其他应收款      15000

  固定资产盘盈与存货盘盈的区别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11条中提到“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和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至于前期差错的更正方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的规定: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

  存货和固定资产的盘盈都属于前期差错,但存货盘盈通常金额较小,不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以前年度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判断,因此存货盘盈时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进行核算,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冲减“管理费用”,不调整以前年度的报表。而固定资产是一种单位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的有形资产,因此对于管理规范内的企业而言,在清查中发现盘盈的固定资产是比较少见的,也是不正常的,并且固定资产盘盈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以前年度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判断。因此固定资产盘盈应作为前期差错处理,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变,是一种生活

  习惯上,有太多的保守、谨慎、一成不变等词汇仅仅凭借臆想就加诸CFO身上;事实上,很多CFO都是善于寻求变革、制造变革的个中高手。

  文/邢帆

  约到徐波的采访其实并不容易,刚刚离开微软,新公司上任试用未满。这些变数让记者对徐波的好奇心倍增,也让采访的难度倍增。而翻开徐波的简历,曾经有着十几年外企工作经验的徐波此番选择似乎有些出人意料,在这个马不停蹄辗转京沪的微软(中国)前CFO身上,一时间凝聚了太多疑云。而徐波对此的解释却简单得只有一个“变”字。他说:“我的每次选择、每次变化都是为了变化而变化的。我是一个在一个环境里呆太久就会害怕产生惰性的人,谁说四十多岁就要求稳?我的生命需要永不停歇地刺激,通过变化来激发我潜在的能量。”

  调整比评价重要

  离开微软的徐波选择了一家已经在国内上市的制造型企业。这种企业性质的转变会给他带来哪些不同的感受?面对记者的疑问,徐波却轻松地表示,有时候调整比评价更重要。他解释,无论是跨国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有各自的特点,不能以偏概全地说好与坏。徐波坦率地讲,“所谓好,可能关键在于最高管理者对于企业全盘发展的考虑在现阶段是否周全,财务体系是否完整;所谓问题就是短时间内很难对企业未来的情况作出清晰的判断。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每个人在面临职场选择的时候,都应该首先调整好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知识和心理。当然每个人对新选择也会有不同的期望值,因此感觉也会不尽相同。”

  徐波以他个人的亲身经历告诉记者。中国的企业与外企有很多差别,不得不提的一点还是在于制度化的程度。他说,“如果将制度化程度划分成10个区间,特别优秀的外企也不可能达到100%制度化,而国内企业制度化程度可能还会低,大概在20%到30%就已经很不错了。因此我建议每个面临选择的职场人,从自身的需求去衡量企业带给自己的价值,将精力放在对自身的调整上。从制度化达到70%到80%的外企到更注重‘人治’的国内企业,我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整。当然,除了制度上的不同还有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

  中国本土企业是否将财务当做第一要务一直是CFO较为回避的问题。对此徐波直言,就算在西方体制下,也仅有1/3的企业会将财务提高到战略层面上来,在另外2/3企业中,财务依然是配角。徐波进一步解释,IBM之前发布过一个关于全球企业财务工作的评估,报告清晰地显示出全球绝大多数被调查对象中直接参与企业战略部署的依然是CEO,CFO的日常工作依然局限于财务报表、审计报表等与资金、税务相关的基础财务工作中。在徐波看来,“中国本土企业中的情况基本都属于2/3里面。很多企业还没有认识到财务工作对于经营决策分析的重要作用。我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去改变这种现状,将自我价值放大到与企业价值一致的水平线上。”

  远离“惰性”

  翻开徐波的简历,在他的职业发展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从1990年徐波开始工作至今,将近20年的时间中,徐波先后服务于六家公司。其中两家事务所若是算作对后来工作的储备,那么徐波真正踏上其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道路的,要从1994年徐波以财务总监的身份加入靳羽西公司开始说起。

  “每个学财务的人其实都希望能够有机会进入到企业中,实现财务管理的梦想。也有人会选择在会计师事务所待下去,但对我来说三年的铺垫已经够了,我需要有更实际的舞台,靳羽西在那个时候向我招手。”回忆起加入靳羽西的日子徐波依然觉得很庆幸。他介绍,靳羽西在被收购之前,所有工作都要靠原班人马,作为财务一把手,徐波负责公司所有的财务和会计活动,并与公司一起实现了年净营收从零到两个亿的转变。这样的经历让徐波越发感到在企业中工作的乐趣,也增加了其对企业环境的渴望。

  1996年靳羽西被收购之后徐波加入了制度化成熟度相当高的Molex公司(中国),这是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总部位于芝加哥的标准普尔500电子元件制造商。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让徐波有了如获至宝的感觉。“用甘之如饴来形容那段时间的充实感一点都不过分。”徐波说,“我是一个渴望新鲜和不同的人,其实将近20年来,我作为一名职业财务管理人在职场上的选择和变化并不多。在Molex我服务了八年,更宽阔的平台给了我更多的学习和思考的空间。从财务报表中解脱出来的感觉太棒了,这种改变正是我想要的。”

  在徐波眼中,Molex公司在1996年已经可以代表世界先进的管理水平了,总部老板得益于其CFO的帮助,因此对于中国区的CFO工作也极为看重,业务部门对财务的要求也颇为严格。徐波在任期间一直负责包括在上海、东莞和北京的生产设施,以及六个销售办事处这些增长最快的区域实体的活动,内容囊括财务(财务及融资)和会计(资产管理与预算/成本)工作。这让徐波第一次感受到,优秀的财务管理者首先应该是一个服务提供者,是要通过与业务部门进行沟通,改变调整自己而实现自身价值的。这种意识上的转变让徐波对财务管理工作有了更深、更市场化的认识。

  八年连续在同一家跨国公司的工作经历,对很多人来说是足以形成强大的心理依赖的,一直留在Molex公司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里的环境、文化、业务、人脉都是徐波再熟悉不过的,有什么能比一个像家一样的工作环境更让人舒心。可徐波却偏偏不希望看到这种“安逸”。按照徐波的解释,“其实包括离开微软,也是这个原因,四年的时间很容易让一个人对环境产生依赖,这种依赖会逐渐变成一种惰性,缺乏激情和刺激的工作让我很难得到满足感。而目前国内企业市场机会更大,发展不足带来发展动力。我希望能够借助环境的变化得到突破和发展,这是个人的选择,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其实每一次转变都是以寻求变化为目的的,很难说这样的旅程到什么时候才会真正停下来,也许一生都在求变,也就一直都不会停下来。”

  没有任何选择是一拍即合

  谈起选择变化的标准,徐波沉吟良久给出的答案是:感觉。像很多大型企业财务管理者一样,徐波在面临职场选择时除会对企业现有水平有一定要求外,更看重企业的发展。但不同的是,徐波坚持没有任何选择是一拍即合,所谓磨合、适应就是看个人与企业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合拍,只有感觉对了,“来电”的双方才能彼此适应。

  任何标准都不是绝对的,因此徐波不希望给自己的每一次选择都烙上这样或那样的“合格证”。对他来说,成熟稳健的海外市场想要进行比较大的改变已经很难了,平台的稳定留给职业财务管理者的更多的是“守护”而不是“开拓”,想要变化就要到正在经历变革的市场中。挑战与危险同在,因此每一次改变都需要勇气。

  “本土企业中很多公司的财务体系尚在完善当中,财务管理者大有作为,从基本做起去服务业务部门,进而去影响其他人的财务意识,形成你心目中想要的财务氛围。靳羽西当年规模并不大,但每前进一步都真切地发生在眼前,虽然每发一次报表都要耗费我极大的精力,但有什么能比充当解决问题的操盘手更接近事实。只可惜当公司实现从零到两亿的突破时我并没有赶上企业发展的脚步。”徐波毫不掩饰自己的初衷。

  当然,新的环境总是带给人莫名的陌生和不安。对此,徐波也表示有很多情况是无法预料也无法准备的。比方说,业务部门的专业领域是最不容易融入的,专业不同导致沟通上的偏差,在某些时候这种鸿沟是无法逾越的;再者,信用评价是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是对彼此做事方式满意度的体现。而对刚刚加入企业的人来说,这一切都要归零,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人群,信用只能交给时间去累积。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生意》
一个小镇中,一位商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第二个来了,开了一个餐厅,第三个开了一个超市,这片很快就繁华了。另一个小镇,一位商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第二个来了,开了第二个加油站,第三个、第四个恶性竞争大家都没得玩。

境界思维:一味走别人的路。必将堵死自己的路。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