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提及公司战略目标,理论上的定义应该比较明确,即公司战略的使命和志向。但是我们接触的企业“介绍”、“招股说明书”和“年度报告”中涉及到公司战略目标的实际表述就很具多元性,诸如公司战略目标是:“用5年的时间跨入世界500强”、“到十一五末期再造一个××公司”、“争做××行业旗舰”、“争做世界级的企业”、“成为××行业的领跑者”、“成为××综合服务供应商”、“成就公司在××业的霸主地位”、“××战略目标要做成国际化的、服务的、高科技的××”、“向集团化、集约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大公司行业迈进”。每每读到这些战略目标的表达,很容易让我们想起前些年一部电视剧的名字——《激情燃烧的岁月》。

  当然,公司战略目标必须具有“激情”,但是又不能缺少必要的理性。所谓“理性”就是公司战略始终不能忘记公司是谁的?公司为什么而存在?战略为谁来制定?战略有什么意义等基本落脚点。“VBM是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首要目的的管理方法。……其系统、战略、流程、分析方法、业绩衡量标准和企业文化作为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指导目标”(Arnold,1998)。“创造股东价值是一个公司首先必须做的,也是战略管理过程的最终和惟一结果。”(斯帝芬·波思(美),2003年)。这些主张就使得公司战略目标与公司财务目标实现了“无缝连接”。或者说对公司战略目标的“概括”、“表述”必须按照财务目标“价值观”来改造和梳理。

  财务教科书开篇就十分鲜明地指出:公司财务目标就是公司价值最大化。从理论上分析公司财务目标“价值观”的基本逻辑包括:

  (1)公司价值的外延尽管超越了股东价值,但是公司价值的本源和根基却始终是股东价值;

  (2)公司价值不是指资产的账面价值,而是指其内涵价值,公司价值的特性是“未来”决定“现在”,股东投资的是公司的未来;

  (3)内涵价值综合决定于未来的商业收入“规模”、获取现金性盈利“回报”水平、主要以资本成本为刻度的“风险”程度;

  (4)在公司“价值指标”的具体表达上有多种形态,如经济附加值、股东增加值、投资的现金回报率、经营总回报等,但是还是以股利折现模型和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型为最“规范”和“标准”的表达方式;

  (5)在证券市场上,公司股价与其内涵价值会有偏离,表现为P/E(市盈率)或P/B(市净率)倍数上的差异变化,但从本质上看,公司股价肯定由其内涵价值所决定。

  按照这些财务目标及其基本主张再来审视上述战略目标,我们很容易发现以上各种表述应该做出“重大修改和完善”才是。理由有三:

  第一,这些“满怀激情”的“口号”绝大部分不是公司战略的终极目标,最多也只能归结为战略实施中某个阶段上的“中间目标”,或者决不是战略方案中的“因变量”,最多只能列作“中介变量”和“控制变量”。

  第二,上述表述更多是立足于公司经营者个人和团体的职业理想和抱负,而不是立足于股东投资设立公司的基本初衷。借助于“内部人控制”,利用股东资金“专营”经营者的“产业帝国”是现代公司“代理成本”的重要部分。“公司战略目标与规划”可能全都是经营者彻头彻尾的“阳谋”。

  第三,因为上述目标似乎只有公司价值中的“规模”、“盈利”和“风险”三大决定因素的“规模”问题,故而十分残缺,很不全面。即使上述这些公司能够按预计顺利地达成战略“规模”目标,并不能确保股东回报的提升,也不能引导在资本市场上公司股价的上涨。因为单一的“规模”指标与公司价值和价格的相关性实在太低,还有不少公司的规模目标恰恰是毁损公司价值的缘由。

  正如某专家所言:“现代公司财务生存的主宰是在资本市场,但是生存的方式、获利的途径则是由其在商品经营业绩和产品市场上的表现所决定的,所以公司价值必然与公司经营战略相联系。”今天的公司价值实际上反映着过去一段时间的战略路径与结果。公司必须也只能有一个统领全局的战略宗旨,那就是提升股东价值。所有的战略、所有的系统和所有的决策都必须服务于这个宗旨。故此,财务目标成为识别、评估和取舍各类、各层次战略惟一的标准,这就是“公司财务目标与战略目标的本源同质性”。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棵树,你砍哪一颗?》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