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故宫,穿行历史)
6月13、14号,2020年我们第一次博雅CEO史学班活动放在故宫和圆明园。
六月的北京,天气开始炎热起来了,但还好,不闷,少云、少雨,算得上是少有的好天气。
袁腾飞和史学名家讲堂社群班同学们各自表现出了自己的敬业,袁sir从历史的细节入手,给被影视作品歪曲的历史人物“翻案”,看历史剧是对大脑的侮辱等,给被各种舆论宣传带偏的历史事实“纠正”,游友们亦步亦趋,步步紧跟,小朋友还不时提出些很有思考的问题,袁sir都一一耐心作答。
《如懿传》里的乾隆皇帝,大约是古今中外最闲的统治者。
整剧下来,只见他成日泡在后宫,在妃嫔之间站队或斡旋,而过问朝政的镜头却寥寥无几。其他宫斗剧的皇帝形象也大抵如此,都是不务正业,在后宫的勾心斗角中泥足深陷。
这,合理吗?作为一国之CEO,难道不该比马云还要忙上那么一点点?
跟宫斗剧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是,乾隆堪称工作狂,在位60年取得的KPI相当闪耀:
全国人口数量高达3亿,为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人口数量的最高峰值;
GDP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是当时最强大富庶的国家。
乾隆朝人这样评价他:
觐光扬烈,继祖宗未经之宏规;
轹古凌今,觐史册罕逢之盛世。
如果认为下属公开点赞自己老板有拍马之嫌,那么也可以参考当今最具权威的清史学家戴逸老师的说法:“传统观点认为汉、唐是真正的盛世,无论国力还是文化等诸多方面都达到极盛,而清朝已经开始衰落,不如汉唐。
我则以为,康雍乾盛世是中国历史上发展程度最高、最兴旺繁荣的盛世。”
如此傲人的成绩,不可能靠成天在后宫跟妃嫔谈恋爱得来。
真实情况是:紫禁城对皇帝的时间管理相当严格。
皇帝从每天清晨睁开眼睛起,每个时间段该干什么事,都有固定安排——确切地说,就连皇帝该什么时间睁眼,也是被规定好的。
从早晨5点鸡鸣,皇帝起床后去给太后、太皇太后请安,到晚上10点学霸自习式看书。从8小时以内的工作到8小时以外的快乐密室。
康雍乾三代爷孙,都是好皇帝的典范,雍正在康乾盛世中承上启下,他登位后励精图治,极其勤劳,在位13年,留下了数万份奏折,批语达到1000多万字。
注释:故宫这个名字并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解放后才叫的。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逐出宫禁,同时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了故宫。于1925年10月10日宣布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对外开放。1925年以后紫禁城才被称为“故宫”。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我们都不能完全地从史书中去完全了解皇帝,相对于形形色色的穿越及古装剧中心思深沉的四爷,我们能从史书中看到的,却是一个极其勤勉,除了自己生日那天给自己放一天假之外,其余时间都在办公的工作狂。
第二站:地坛
(漫步地坛,穿行历史)
地坛公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它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也是古都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
一进大门,我们就看到了大门上的八十一颗门钉,只有皇家大门上才有八十一颗门钉,象征着皇家至高无上的权力。
我们向右侧继续前行,走到了古树林,看到了上百棵古树,那里古树参天,绿树成荫,300多年来,它们无论风吹雨打,依旧傲然挺立。
(席地而坐,为同学们讲藏传文化)
袁老师给大家深度的解读神秘的藏传佛教和活佛转世的历史。
活佛”就是佛的化身,指修行有成就的高僧。
活佛在藏语中称为“珠古”,大家在尊称活佛时,都呼其为“仁波切”,意为珍宝、精英、智慧之宝、人中之宝。
“活佛转世”是活佛圆寂后,通过投胎,再度转生,并继承自己的本性,接续自己的传承。从活佛转世制度出现以来,藏传佛教有数百个活佛转世体系。
前一世活佛圆寂后,转世灵童的寻访、认定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特别是一些大活佛的认定,不仅手续繁杂,而且充满了神秘色彩。
主要程序是以活佛生前的预示和遗嘱等为线索,通过占卜、降神、观湖等方式先确定活佛出生的方向,然后,前往寻访转世灵童。
对寻访到的幼童进行了解、观察,对寻访到的若干幼童还要进行甄别、筛选,最后确定转世灵童,迎回寺庙,举行坐床仪式。
活佛坐床就像皇帝登基一样,是他接受这个活佛的传承、确立活佛地位的象征。活佛坐床要举行一系列的宗教仪式,简单的要半天时间,有的大活佛坐床要经过好几天繁复的程序,其场面也会根据活佛的地位和经济状况繁简不一,坐床之后他才真正拥有活佛的身份。
目前国内已经取得了宗教部门认可的活佛大约有2000多位。
第三站:颐和园
到了颐和园有个疑问:慈禧太后修建颐和园的经费到底是从哪来的?
(漫步颐和园,穿行历史)
在北京所有皇家御园中,颐和园保存得最完整。
颐和园造景的蓝本,是杭州西湖。
曾经有一个时期,颐和园也叫西湖。天下西湖三十六,西湖与西湖之间可以比较,其实真正能跟杭州西湖相提并论的,只有颐和园;
同样,敢跟颐和园比颜值的,也只有杭州西湖。
由于颐和园太美,名气太大,就容易忘记出身。
北京三山五园中的其他园林,从一开始就是园林,唯独颐和园不是。颐和园的出身,是一座水库。
虽然早在金朝,这一代就有了行宫,但与后来的颐和园根本不是一回事。
颐和园的万寿山,原来的名字叫瓮山,属燕山余脉。山下有一座湖泊,先后叫过大泊湖、瓮山泊、西湖,再后来叫了昆明湖。
大致一算,昆明湖的年龄至少三千五百年。
(同游700米长廊)
这座落成于甲午战争前夜的皇家园林,意义仅是为慈禧祝贺六十大寿,整个园林美轮美奂,花钱却是天文数字:整个颐和园的56项大工程,即使以最保守估计,花费也在700万两白银以上,相当于五艘北洋水师“定远号”巨舰的造价。
那这么一个“修出去”五艘巨型王牌战舰的皇家园林,天文数字的经费又是从哪里来的?
说到这个问题,首先要给慈禧“正名”下,虽说戊戌变法失败后,关于“慈禧挪用北洋水师军费修颐和园”的说法,一百多年来都传的有鼻子有眼。
但事实上,这笔传说中被挪用的“北洋军费”,是清朝光绪十四年时,清朝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在各省筹措的二百六十万两军费。
之后这笔巨款,一直被存在德华汇丰等银行“发商生息”,也就是给海军事务衙门赚利息。待到甲午战争爆发后,也拨出来充做军费。说慈禧用这笔钱修颐和园?确实是黑锅。
那么,既然慈禧没动这笔钱,修颐和园的钱又是哪来的——比“挪用北洋军费”更坑。
第一个来源,动的是“海军经费”。
这里的“海军经费”,可不是北洋水师的军费,而是南北洋的海防经费以及东三省练饷,全是日常国防建设不能少的钱。一共挪了多少?光绪十五年,奕劻就在奏片里献媚说,每年把这几个开支七省八省,足能省出三十万两白银。光绪十七年,奕劻又奏报说,从光绪十五年开始,海军衙门每年都老老实实,把三十万两白银交付颐和园工程。仅见诸于纸面上的款项,就有百万两以上。
第二个来源,则是“海军巨款生息”。
慈禧确实没有挪用北洋水师的二百六十万两军费,但这笔好不容易筹措来的巨款,为什么海军事务衙门,要送到各银行“生息”?因为“所得息银,专归工用”,也就是专供颐和园工程。
第三个来源,是“海防新捐”。
清朝一个筹钱妙招,就是捐官。光绪十年时,清王朝设了“海防捐”,之后因为治理河道缺钱,一度改成“河工捐”,但后来颐和园工程热火朝天,用钱十万火急。这个快速来钱的办法,又迅速变成了“海防新捐”,打着办海防的名义卖官,给颐和园筹钱。
比如光绪十七年二月,颐和园工程缺口极大时,奕劻就一口气把所有的开支,都用“海防新捐”的款项“挪垫”,解了燃眉之急。
当然,这么一笔钱,每次筹款多时高达八百万,也不止是用在颐和园里。
比如1893年时,晚清户部的奏折里就说明,这笔钱要“归补修建铁路之经费及垫放颐和园修工银两”,也花在别的地方。但很大一部分,都扔进颐和园里。
第四个来源,那就乱七八糟了,几乎是“哪里有钱往哪搂”。
到光绪十七年,即1891年时,慈禧还曾昭告天下,声称颐和园即将完工。但紧接着就自打脸,佛香阁等颐和园工程还在热火朝天,经办官员每五天就要向她汇报。高调宣布要完工,不过是为了方便继续弄钱。清朝闵粤两省海关的税银,都被颐和园划走一大笔。
甚至甲午战败后,几亿两白银赔给日本,这糟钱的颐和园,还是花钱不停。连清朝的药厘收入,都成了颐和园的经费。直到清朝灭亡前夜,豪华的颐和园,依然保持着每年五万两白银的维护经费——全是民脂民膏。
第四站:圆明园
到了圆明园,就想知道圆明园到底是谁毁的?
圆明园严格意义上来说真的不算是华夏文明,而是正儿八经的舶来品:你们看那罗马式的立柱,巴洛克式的拱门,勒洛特式的植物造型还有五彩斑斓的琉璃瓦,觉得很中国风?
抱歉,中国几千年文明史和建筑史,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形状的式样。
它的设计师是一位来自意大利的传教士,这个人到了中国以后取了一个汉语名字,大家应该很熟悉,叫“郎世宁”,圆明园的主体建筑,都是这个外国人设计的。尤其是圆明园的核心建筑大水法——那是乾隆皇帝听说法国的凡尔赛宫的大水法很酷炫,想让郎世宁照着搞一搞,于是郎世宁通过教会搞到了欧洲建筑设计的资料,在圆明园里复原了一套。
关于圆明园被烧,有一个直接的导火索:英国特使巴夏礼。
1859年,英法公使各率领一支舰队进京,与清政府谈判。而英国公使巴夏礼拒绝行跪拜礼,惹恼了清政府,“呦,全中国都得给我下跪,你丫竟敢不跪?”于是将英使团一行39人扣押。
其中37人关在了圆明园,而巴夏礼和驻华专使额尔金的秘书被关押在了刑部大牢。记住额尔金这个名字,他很重要。
直到1860年10月,在英方的持续施压下,清政府才将这些扣押的使臣还了回去。而来时的39人,已经死了20个,只有19人存活。
甚至有的人尸体都找不着,直接被野狗吃了——
“《泰晤士报》记者鲍尔比第四天死去,尸体在牢房里放置三天,后被扔到野地里,让野狗吃了;安德森中尉,手脚被勒得生出了蛆虫,他看着手上的蛆虫满身蔓延,精神错乱,大叫了三天死去;一位法国犯人,蛆虫爬进了他的嘴巴、耳朵、鼻子,也疯了……”
这是当时幸存者回忆的场景,可谓是恶心至极。
英国专使额尔金怒了,他决定烧毁圆明园,作为对清政府虐杀使者团的报复。
而搞笑的是,他们在决定要火烧圆明园之前,竟然还在北京城张贴了告示,以供百姓阅览:
“宇宙之中,任何人物,无论其贵如帝王,既犯虚伪欺诈之行为, 即不能逃其所应受之责任与刑罚也。兹为责罚清帝不守前约及违反和约起见,决于十八日焚烧圆明园。所有种种违约行动,人民既未参预其间,决不加以伤害,惟于清室政府,不能不一惩之也。”
意思很简单:我们只干清政府,不伤老百姓。
于是,英法联军向圆明园进发了,但他们没想到,本地老百姓比他们还积极。
清朝知识分子汪康年在《记英法联军焚劫圆明园事》记载道:
“邻近乡民及海淀贫氓,纷至沓来,与在营华役互语,华役携有梯,遂架以登,络绎越墙而入。“
”为驱逐此类华人,复鸣号传令,整齐队伍。军队尚未齐列,复传令纵火。检视各军并无火器,惟有水桶水锅而已。”
“于是海淀华人暨华役,将携来之火线秫秸一切引火之物,齐集以待,一俟纵火之命下,即可施其技矣。”
袁老师解释道,这里主要说了两点:
1,附近有大量乡民和老百姓赶来,一同参与劫掠,不亦乐乎。
2,联军没有火种,是老百姓积极借出火具,在民众的帮助下,才火烧了圆明园。
这幅“盛景”,又让我想起了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时候,老百姓帮忙抬梯子、送吃送喝的场景。
当时的老百姓,巴不得外国人烧了圆明园,打了紫禁城呢!
三、光烧,毁不了圆明园。
清人王湘绮在《圆明园词》中的记载:“夷人入京,遂至宫闱,见陈设富丽,相戒勿入,云恐以失物索偿也。及夷人出,而贵族穷者,倡率奸民,假夷为名,遂先纵火,夷人还,而大掠矣。”
无独有偶,法军内部也有与之相符的记录:法方10月6日刚进入圆明园时,见到里面华贵异常,担心如果丢失东西清政府日后索赔,于是率部队退出圆明园。里面的大部分东西,都是被附近的老百姓焚毁劫掠的。
民国文人黄秋岳说道:“焚掠圆明之祸首,非英法联军,乃为海淀一带之穷旗人。”
中国历史档案馆的《圆明园》中也记载道:“居住在圆明园周围、海淀一带的上万民众连日到圆明园抢劫。”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慈禧归京,清廷又缓过气来。为了庆祝慈禧太后的大寿,清政府又重新修建了圆明园,可是1900年,庚子事变爆发,慈禧太后和光绪逃亡。当地的清政府驻军和老百姓又一哄而上,冲进了圆明园,将里面洗劫一空。
这一次洗劫的很彻底,就连砖瓦木料都被老百姓抬出去给卖了。
1904年,清政府下令裁撤了圆明园的官员,附近的民众陆续搬入园区内进行耕作生产,平山填湖、毁林还耕,园址又一次遭到破坏。
进入民国时期,园内残余的太湖石、青片石等石料多次被各地军阀搬走修建私人园林,围墙也被拆掉修路。其余的圆明园遗物也大量被搬运到其他场所……
你以为这就完了?还没有。
1960年,开展生产活动,园内的土地多半被生产队改为田地,剩余的三孔桥等建筑相继被拆毁,连园内残存的唯一一株花神庙古树也未能幸免。
随后的十年浩劫,仅存的遗迹几乎全部被毁,建筑基址和山形水系仅存轮廓。这一次的打扫可谓彻底。
经历百年摧残,圆明园终于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副模样。
(漫步圆明园,与袁腾飞老师合影留念)
博雅史学名家讲堂社群班新班还有少量名额,欲报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