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经济学家,鑫星伊顿投资顾问公司首席执行官 《投资学-挖掘财富之谜》《热点行业分析与项目选择》《金融与佛法》《区块链与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提供专业企业内训,政府培训。 13439064501 陈老师
  2020年06月08日    金岩石 博客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复利法则支持长期价值投资吗?“复利法则”是讲给客户的故事,《滚雪球》才是讲给自己团队的理念。价值投资和“长期”没有必然联系,和会计学的“复利法则”更是风马牛不相及。

    巴菲特多年实现了10年10倍的收益率,业内经常用“复利法则”来解释其年平均约25%的投资业绩,却经常混淆三个概念:会计学的复利法则、保险产品的复合投资,与投资学的复合增长。

你理解的巴菲特复利法则,可能让你变成穷人

   设定每年10%的收益率,会计学“复利法则”的倍增收益是什么?10万元20年67万,40年450万,很神奇吧?请问人生能有几个20年?几个40年?谁又能保证每年10%的收益呢?回溯40年前,中国在1980年有10万元的人有多少?要知道,1980年有10万元的是富人,2020年有450万资产的却不是!“复利法则”的倍增收益会让你变成穷人。

   再看保险产品的复合投资。保险公司的产品设计之一是复合投资,要求客户每年投资才能不断提取保费,10年累计投资到期,能拿回本金就不错了,这种“复利”是巴菲特公司主营业务的收益。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类“复利”都不是投资收益率,而是资金收益率,要求人们只存不取或只投不用。

   投资人的预期目标是什么?在美国,最早提出10倍收益率目标的人并非巴菲特,而是1930年代的“大作手”杰西·李佛摩尔、1958-1968年和巴菲特同时竞技的“华尔街之王”蔡至勇(Jerry Tsai)和富达基金旗下的明星基金经理彼特·林奇。也许令人遗憾的是,这三位投资大师都不是长期价值投资的信奉者,而是长期寻找投资机会的人。他们追求的绝非“复利法则”,而是复合增长!

   注意:复合增长!关键词不是复利,而是增长。

   这就让我们看到了巴菲特投资收益率的核心理论——《滚雪球》。俗话说,旁观者清,《滚雪球》这本书是一个非常熟悉巴菲特的记者为他写的传记,这本书描述的是价值和成长融为一体的巴菲特投资学:《滚雪球》的关键是两个“足够”:足够长的“坡”和足够湿的“雪”。在我看来,这不是资金回报的“复利法则”,更不是保险产品的复合投资,而是以趋势为基础的复合增长。

倒在“长期价值投资”上的投资学理论大师

   巴菲特常说他的投资理念是85%的格雷厄姆、15%的菲利普·费雪,然而这两位都是伟大的投资学理论大师,也都是失败的投资人。

   在学术界,有理论又会赚钱的有两位,其一是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和格雷厄姆、费雪同时代),其二是诺贝尔经济学家奖得主塞勒(和巴菲特同时代)。格雷厄姆的理论中并没有“买了就不卖”,长期价值投资理论的金句之一是:“如果你不打算持有10年,就不要持有哪怕10分钟”,这个理念主要源于菲利普·费雪的《怎样选择成长股》,其中一节的主题就是“抱牢股票——绝不轻易卖出”。然而就是这一条“铁律”,让另一个更著名的费雪教授(欧文·费雪,美国第一位数理经济学家、经济学利息理论的创始人)在1932年彻底赔光。欧文·费雪的“操盘手”是笃信自己儿子的老妈,赔光时昏倒在交易所时喃喃自语:“我把儿子的钱赔光了”。以至于后来耶鲁大学不得不买下他的房子再租给他。

   集中投资、长期持有,一旦错了就很难翻身。 

   媒体曾这样报道欧文·费雪破产后的反思:钱要赶紧赚啊,否则经济危机来了,负债太多会死人的。正是欧文·费雪1929年大萧条中破产的经历,憋出来这个理论!危机是一个残酷的事实,至于欧文·费雪,这位被当时的人奉为“真理”的大经济学家,他当时损失了大约1000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2.3亿美元!是他在指数编制及和股票投资上所挣的全部收入。

   1932年欧文·费雪在《繁荣与萧条》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债务-通货紧缩”理论来解释大萧条,认为大萧条是由企业过度负债所导致的。在此研究的基础上,1933年他发表了著名的论文《大萧条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和格雷厄姆同时破产的是欧文·费雪,坚守长期价值投资几乎赔光的是菲利普·费雪。菲利普·费雪的成长股价值的理论依据之一,正是以欧文·费雪利息理论为基础的现金流贴现(DCF)。而其是长期持有美国科技股(摩托罗拉等),“死了都不卖”几乎赔光的。结论是:会赚钱的,投资理论多半不太行。唯一例外的是凯恩斯(李嘉图也算一个),但又都不是研究投资理论的。

“复利法则”讲给客户,《滚雪球》才讲给团队

   《滚雪球》的价值远高于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甚至格雷厄姆本人在破产后东山再起时也讲过:“我已不再坚持通过证券分析来寻找优良的价值投资机会……现在市场形势大不相同,我对此持怀疑态度”。

   把《滚雪球》和《证券分析》两部书分开,就能理解价值投资和“长期”没有必然联系,和会计学的“复利法则”更是风马牛不相及。资金回报率和投资回报率的主要差异是资金成本,巴菲特投资集团的主营业务基础,正是零成本甚至负利率的巨额资金——保险浮存金。“复利法则”是讲给客户的故事,《滚雪球》才是讲给自己团队的理念。

   直到新冠疫情引发股市熔断,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股价从34.5万美元每股(02/22),一个月跌到24万美元每股(03/23),人们才开始思考“买了就不卖”的悖论。如果说伯克希尔股价暴跌30%是大势所至,那么之后大市暴涨38%(03/23-05/29)的同时,伯克希尔股价为何只上涨了13%呢?

   从格雷厄姆、费雪到巴菲特,沥干“心灵鸡汤”之后的理论,不会超过今日触手可及的一个按键——F10(的1/3),这就是投资学理论的悲哀。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叫醒你的是什么》
杰克是美国纽约一家公司的主管,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杰克的薪水很低。杰克每天早晨6点多到公司,晚上8点多了还在公司加班,有时候甚至要忙到晚上10点多。
 工作的劳累不算什么,可是让杰克难过的是自己对这份工作已经没有了信心,每天的工作仅仅是为了那微薄的薪水。
   终于有一天,杰克再也受不了这样的生活了,他请了假,去一个风景区散心。风景区有一处是钓鱼的地方,于是杰克买了鱼竿坐了下来,开始钓鱼。烦躁的杰克钓了足足一个多小时,可是没有任何收获。
    坐在杰克旁边的一位老者,却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钓了很多鱼。老者问杰克:“年轻人,在想什么呢,这么烦躁?”
杰克对老者说了自己工作上的不如意:工作很累,可是却没有任何成就感,而且薪水也低,更要命的是自己已经厌倦了这份工作。
    老者默默地听着,等杰克说完的时候,老者又问了一下杰克公司的情况,然后对杰克说道:“每天早晨叫醒你的是什么?”
杰克一下子愣住了,不明白老者是什么意思,杰克想了想说道:“每天回来都很晚了,一直到第二天早晨都很累,叫醒我的当然是闹钟了。”
   老者摇了摇头说道:“这就是为什么你会感到工作累而且没有希望的原因,年轻人,你觉得每天叫醒你的应该是什么呢?”杰克不明白什么意思,满脸疑惑地看着老者。
   老者说道:“年轻人,每天早晨叫醒你的应该是梦想,而不是闹钟。”
   杰克一下子愣住了,半天才明白过来,是啊,为什么自己会这么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自己一直在为那些微薄的薪水而工作,而不是在为梦想努力。
 杰克想起了大学毕业的时候,自己曾经立志要成为一个优秀的销售专家,可是现在却在一个小公司里混日子……想到这里,杰克再也坐不住了,他马上回去辞职,然后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销售工作。
     一个月后,杰克找到了一份销售工作,虽然薪水比原来低很多,可是杰克却干得很有兴趣。1年后,杰克成为一家大公司的销售主管;3年后,杰克成了著名的销售专家。
  叫醒你的是什么?如果是闹钟,你仅仅是在为一份工作而工作,可是如果叫醒你的是梦想,那么你正在为梦想而努力。为工作而工作,你收获的只是一份微薄的薪水,如果叫醒你的是梦想,那么最终你的梦想就会实现。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金岩石课程
金岩石观点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