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明德天盛投资管理中心执行事务合伙人 《企业上市》 提供专业企业内训,政府培训。 13439064501 陈老师
  2019年12月09日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问题:一家企业,从初创到成长、壮大,可能会经历融资、再融资、股权激励等分散股权的动作。那么对老板来说,在各个阶段,公司的股权结构应该怎么安排才算是合理?

  张晓丽教授: 股权结构的设计与企业的经营阶段密切相关。

  一般初创期的企业,股权结构较为单一,通常表现为实际控制人单独持有或者与家族成员共同持有公司的股权。但随着企业发展壮大,往往需要引入其他力量助力企业发展,这个时候的股权结构设计则不仅仅是实际控制人个人持有或家族成员共同持有,需要考虑投资者的投资比例、高管持股比例、其他预留股份。此时,若股权结构设置不合理,则容易影响公司经营和实际控制人对公司的控制,甚至导致企业易主。

  对于拟上市公司来说,股权结构如何设置,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要求。在股权结构的设置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对公司的控制以及为引入投资者、进行高管持股等所预留的股份。

  我们先来看下,要实现对公司的控制,最低的比例是多少?

  通常情况下:(X为股权占比)

  1. 若股东持有的股权超过三分之二(X≧66.67%),则其对公司绝对控制;

  2. 若50%

  3. 若33.34%≦X≦50%,则该股东对公司的重大事项拥有一票否决权,若无其他大股东,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该股东实现了对公司的间接控制。

  也就是说,老板若想保持实际控制权,则持股比例应该在三分之一以上。

  如果这家公司要上市,而且老板还要保持控制权,则持股比例应该是多少?

  根据对目前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从实际控制人对企业控制权方面考量,企业上市之后,实际控制人能够控制的股权比例一般不低于1/3。

  在上市过程中,企业公开募股也是在稀释股份,一般而言,稀释的份额在10%甚至25%以上,所以,若要保证实际控制人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则其在上市前的持股比例应保持在44.45%以上为宜(假设公开募股稀释25%股份)。张晓丽教授提示:该测算数据并非为绝对下限,要确保实际控制人对公司的控制有很多的方法,如与其他股东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等。

  以上内容来自张晓丽教授的专栏——《晓丽法雨1000问》,本专栏汇集了几十年来无数企业家向张晓丽教授咨询过的经典问题,多涉及财务、法务、企业管理等方面。希望通过这个栏目,能够帮助更多的企业家朋友,让企业家朋友们少走弯路!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阿氏实验》
半个世纪以前,心理学家所罗门·阿氏有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并且从此后不断被人们效仿。

这个实验由8个人来共同完成。实验者请这8个随意选择的实验对象,集中在同一个房间里,然后向他们展示一张划有四条垂直线段的卡片,并要求每个实验对象依次分辨出,右边的三根线段中,哪一根线段与第一根线段长度相同。

其实,在8个测试对象中有7名在实验之前已经被安排串通好,他们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最右边那根线段与第一根等长。但实际上,他们的选择是错误的。而最后一名实验对象就要面临这样的抉择;是苟同于其他7个人的选择,宣布他明知是错误的结果,还是提出与众人不同的答案。

通过这样的几组试验,有3∕4的人都至少一次放弃了正确的答案去选择了大多数人选择的错误结论。

管理故事哲理

德国哲学家弗兰德里克·尼采发现:人们更愿意相信被别人认定的事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从众心理。人们在对一件事物做判断时,往往会受外界的影响。而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应该具备抵御这种随他性的能力,从而进行独立思考。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张晓丽课程
张晓丽观点
张晓丽PPT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