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4日    经济观察报 许鑫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转到主板上市大概是在“新三板”挂牌的主要动力之一。在IPO堰塞湖下,企业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在主板上市,但多数仍不愿打“新三板”挂牌主意。主板比“新三板”的优势在哪里?笔者以为,答案在于流动性。“流动性”是经济界一个被“玩坏”的词,可以代表的含义太多。在货币政策讨论中,流动性可以指货币流通量;在企业财务领域,流动性可以指企业可变现资产的多寡;在银行管理领域,流动性可以指贷款期限的长短;在资本市场领域,流动性可以指证券销售变现的快慢。本文旨在上述讨论流动性的最后一层含义。

流动性曾是资本市场建立的目标,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皆是如此。目前全球最大的证券市场——美国证券市场,起源于梧桐树下的协议。当美国联邦政府发行了8000万美元的债券后,零星的交易无法满足商人们买卖证券的需要,因此1792年,24位证券交易商在华尔街的一棵梧桐树下签订一个协议,以后每周的几个上午固定在这棵树下交易证券。随着交易规模的日益扩大,“梧桐树协议”变成纽约证券交易委员会,进而变成纽约证券交易所。可以看出,成形的证券市场最初的功能就是促进证券的流动性,随后才衍生出证券市场融通资金、配置资源等功能。期货市场亦是如此。目前学界主流看法,当前世界期货市场,起源于美国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英文名称是 ChicagoBoardofTrade,字面意思应该翻译成“芝加哥贸易工会”,最初只是由82个谷物交易商发起的一个交易农产品的协会而已,功能在于促进农产品的流动性。之后为了这一目的,不断修改合约和规则,最终形成如今的期货市场。期货市场两大功能——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无一不是建立在流动性的基础上。

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我们国家重视产品生产,无法理解商品流通的价值,更不用提证券、期货等虚拟“产品”的流通。相对于流动性这一资本市场的“初心”,中国更加注重融通资金、配置资源、管理风险等所谓的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

虽然中国早期的资本市场也是来源于流动性的需求,如证券市场起源于如上海的四川北路、虬江路口,成都的红庙子;期货市场起源于郑州的粮食批发市场。但在出现不久,中国的资本市场就被国家收编管理,自下而上的发展过程被打断,变成自上而下的体制内机构。既然被国家收编,自然可以体现国家意志。国家对资本市场的定位即为融通资金,甚至是为国企脱困,反而把流动性功能看作是扰乱市场的根源之一;期货甚至因为流动性强、缺乏融资功能,一度被怀疑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国际上,交易所往往以交易量论英雄,因为这直接决定了交易所的收入(也决定了交易所的存亡,梅拉梅德曾说过,如果不同交易所推出类似的期货品种,谁首先做到交易量最大,谁就能获得市场的全部交易量)。然而在中国,社会各界力量往往都会不自觉得要求降低交易量。例如,当某种棉花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时,发改委等部门就会认为,是棉花期货上的投机力量推高了价格,因此要求交易所限制棉花期货的交易。

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其价值在很多方面得到佐证。一是早年间的国库券。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再次发行国债,但不能流通。很多小商小贩溜街串巷,收购国库券,一般是国库券面值打八折或更多一些;随后当二级市场建立,国库券流动性大大提高后,国库券完全可以按照面值出售。八折和面值之间的差价,就是流动性的价值。二是企业IPO的热情。从本质上说,未上市的公司和上市的公司,本质上只有一个区别,就是股票的流动性。新三板挂牌公司的总体市盈率约为20多倍,而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市盈率分别约为40倍和60倍,这中间的估值差距,有一部分就是流动性的价值。三是MSCI对中国股票市场停牌的关注。一直以来,证券监管部门积极推动明晟公司将中国A股纳入MSCI,但数年来未能如愿。2015-2016年,在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部门沟通的过程中,明晟公司提出,A股上市公司随意停牌,是A股纳入MSCI的一个主要障碍。停牌,便是破坏了证券的流动性。

至于期货市场的流动性,笔者可以用一个更鲜活的例子来说明其价值。中国固定收益行业的人士都知道,中国债券交易是以询价交易为主(交易商协会),竞价交易为辅(交易所),因此,金融机构保有大量的债券交易员,而且即使是只有利率风险的国债,成交也是比较麻烦的。笔者原以为,由于债券分散、难以标准化的特性,这种情况是合理的。然而,曾有一个国外回来的债券人士告诉笔者,如果中国国债期货品种足够丰富,流动性足够好,那么各期限的国债之间存在稳定的关系,他完全可以建立一个程序化的国债做市商系统,不断的对各期限的国债进行报价,并通过买卖国债期货来对冲风险,大大便利国债现货的买卖,减少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商品期货中,如果没有流动性好的场内商品期货,由于不能确定公允价格,更不可能对冲风险,金融机构无法为实体企业提供定制化的风险管理工具。用一句的话来说,期货市场是一个流动性的生产者,金融机构可以把这种“流动性”贩卖到更不标准化的市场里,促进这些市场的市场效率。

金融是经济的制高点,是国际经济竞争的关键环节。我国一直希望打造国际性的金融中心。忽视资本市场流动性的重要意义,肯定会成为这一进程的绊脚石。人为地压制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交易量,会破坏资本市场融通资金、配置资源、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的功能,更会削弱国际市场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信心。试想如果在油价飚升到150美元/桶时,美国、英国指责投机者、限制原油期货的交易,WTI和布伦特原油如何成为世界石油定价的中心呢?

(作者系金融界人士)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辆中巴》
  家门口有一条汽车线路,是从小港口开往火车站的。不知是因为线路短,还是沿途人少的缘故,客运公司仅安排两辆中巴来回对开。开101的是一对夫妇,开102的也是一对夫妇。 
  坐车的大多是一些船民,由于他们长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进城往往是一家老少。 
  101号的女主人很少让船民给孩子买票,即使是一对夫妇带几个孩子,她也像是熟视无睹似的,只要求船民买两张成人票。 
  有的船民过意不去,执意要给大点的孩子买票。她就笑着对船民的孩子说:"下次给带个小河蚌来,好吗?这次就让你免费坐车。" 
  102号的女主人恰恰相反。只要有带孩子的,大一点的要全票,小一点的也得买半票,她总是说,车是承包的,每月要向客运公司交多少多少钱,哪个月不交足,马上就干不下去了。 
  船员民们也理解,几个人就掏几张票的钱。因此,每次也都相安无事。不过,三个月后,门口的102号不见了,听说停开了。它应验了102号女主人话:马上就干不下去了,因为搭她的车的人很少。 
  点评:营销是不见硝烟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竞争者之间比拼的不仅仅是价格、质量和服务,还有营销哲学这样深层次的东西。102号的做法无可厚非,101号的做法似乎很傻,然而,最后却是"傻人"取得了成功,"精明的"反而做不下去了。再看看我们身边无数的"傻人自有傻福"、"机关算尽太聪明"的例子,其中的道理还用多说吗?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