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Aisa Alternatives共同创始人、董事总经理徐红江:我想讲三个方面,第一,讲一讲为什么国际上的这些大的机构投资人会用发展基金,或者也可以叫做组合基金,第二,我讲一下在经济危机发生了之后,我们所观察到的LP和GP之间的关系上的一些变化,第三,我也讲一下就我们刚才的话题,LP和GP之间信任的关系,我也谈一些体会。 第一,为什么会用组合基金?这个发展基金我想在LP和GP之间起到一个非常特殊的作用,就好像LP和GP之间的一个重合地带,为什么这么讲呢?我们在面对GP的时候我们是LP,我们是出资人,但是我们在面对我们的投资人,机构投资人的时候,我们自己也是GP,我们起到一个什么作用呢?就是把国际上大的投资人的资本筹集到一起,然后帮助他们,因为我们公司是专做亚洲的基金投资,所以就是说帮助他们投到亚洲的一些顶尖的 私募 股权基金里面。 那么在这个基础上,我想虽然说这些机构投资人要多付一些管理费,也要多一些分成,但是这个好处是什么呢?有几条,第一条就是专业化,由于我们是专做基金投资,所以说对我们关注的市场里的基金管理团队都非常的了解,那么我们这个团队也在不同的机构,在过去的十年当中都在亚洲做投资,有做直接投资,也有做基金投资。所以对亚洲各个大的市场的这个基金经理很熟悉,那么由于有这些专业的知识,也跟这些基金经理有过往的联系,所以在挑选好的基金团队的时候,有很多方面的知识是国际上大的投资基金的人是没有,这是一个专业化。再一个是本土化,为什么有很多国际上非常大,有实力的人会用亚洲的投资基金,就是因为他们缺乏资源,缺乏团队,需要来到亚洲做基金投资,那么我们这样一个公司是在香港,在 北京 ,我们每日 就活跃在亚洲的市场当中,那么由于有这样的资源上的优势,我们也可以把这个工作做的更好。

  第三,这个好处叫做风险分散,如果一个国际上大的机构他们自己直接到亚洲来做基金投资,他们除非说自己有一个完全很庞大的团队,否则的话只能挑选几支基金去投,那么我们作为一个组合基金是会建立一个基金组合,那么在我们的基金里面会投20到30个基金,分散在日本、韩国、亚洲、中国和印度这些大的亚洲的经济市场里面,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可以分散风险。再一个就是叫市场机制,怎么叫市场机制呢?我们这个团队是我们自己拥有的,我们最后经济的利益上是靠我们去投资的成功带来的,那么所以说我们所做的投资决定和我们最后拿到的回报是直接挂钩的,那么这个在很多大的机构投资人的机构当中,尤其是一些公众的这个机构投资人,比如说养老基金,内部的团队,不一定能够做到对团队的激励机制,直接跟他们做的投资决定挂钩。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想用一个独立的组合基金也是有很大的意义。

  那么下面我再讲一下,就是经济危机发生了以后,在全球的市场当中,包括亚洲的市场,LP和GP之间的关系上有一些微妙的变化,什么样的变化呢?第一,当然我们这个大家都知道,GP融资的环境比以前要恶劣很多,非常非常的慢慢,过去的12到18个月里这些大的机构投资人手里的钱,第一,要投到 私募基金 里面的钱少了,第二,做决策的速度慢了,因为它没有什么压力说一定要今天把钱花出去,那么前六个月之前的时候,因为手里的资金流动性很差,实在是没有钱投,现在虽然基金流动性的状况有所缓解,但是在做投资决策上非常非常的审慎,毕竟是说刚刚被蛇咬了,所以很谨慎,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不光是全球这些大的GP,包括我们亚洲GP,中国的GP融资上都非常非常困难。

  那么在这种融资非常困难的环境中在有限的比去年要减少了的这些资本,现在就会更加的注重质量高的私募基金去投,也就是说打一个比方,如果说在18个月之前有500块钱可以投到亚洲的基金里,那么这500块钱可能会分散到五个基金里面去投,今天的500块钱变成了100或者200块钱,那么只能投一家到两家,那么这一家到两家一定是业绩非常好,团队非常强。那么第三条LP今天所看到的,就是在对LP的沟通和透明度上做的非常好的基金,这个才能够说今天有资格技术融到资本。第二个现象,有所变化的,就是在基金条款的谈判上,两年之前的时候,在全球的私募基金市场非常热的情况下,尤其是一些好的基金,融资的时候通常都是三倍、四倍、五倍的超额认购,就是说比如说他本来要融一个,但有五个的钱想进,所以到最后变成什么呢?就是说LP的谈判地位很弱,GP的条款管理费也好,分成也好,都非常高。那么在今天这种融资困难的环境下,这个谈判的地位就基本上倒过来了,也就是说没有这么多资本在市场上,所以在今天LP它的谈判地位就很强,在管理费,在分红上,压的比以前要紧,那么这个也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之所以有这方面的压力也是为了更好的协调LP和GP之间的利益。

  第三个方面我就快一点说一下,就是刚才懿宸和粹敏都讲到,就是说LP和GP之间的信任,我想这个信任虽然是一个无形的东西,我也同意粹敏的说法,这相当于一个无价之宝,但是它也是建立在一个有形的基础上,这个有形的基础有三条支柱,第一条支柱当然就是最基本的就是法律上的一些条款的这个限制,也就是说为什么我们今天作为LP在谈投资协议的时候在各个条款上都抓得非常紧,因为只有在法律条款上把LP和GP之间的关系理顺,把这个利益理顺,那么才能有最基本信任的基础。

  第二个支柱就是经济上的利益的协调,比如说在我们投资的时候,会邀请GP的团队自己也放钱到基金里,那么要衡量说,你放的钱跟你自己个人的财富的程度是不是呈一个比例,那么也就是说最终你的这个投资决策是不是对你自己的财富,对你自己的成功也造成同样的影响,如果说失败了,不光是LP的钱没了,自己的钱也没了,说到底这个才是最好的利益协调的方式。 第三个支柱,就是沟通和交流,尤其是在市场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尤其是在过去这18个月被投资的公司或者说基金管理公司本身内部经常会看到出问题的情况下,在这种时候沟通和对LP的透明度,这个是更重要的一条,而LP不喜欢有这个惊奇,不喜欢听到坏消息,但是有坏消息的时候越早跟LP打招呼越好。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选择》
你开着一辆车。
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
你经过一个车站。
有三个人正在焦急的等公共汽车。
一个是快要临死的老人,他需要马上去医院
一个是医生,他曾救过你的命,你做梦都想报答他。
还有一个女人/男人,她/他是你做梦都想嫁/娶的人,也许错过就没有了。
但你的车只能再坐下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对你性格的测试,因为每一个回答都有他自己的原因。
老人快要死了,你首先应该先救他。
你也想让那个医生上车,因为他救过你,这是个好机会报答他。
还有就是你的梦中情人。错过了这个机会。你可能永远不能遇到一个让你这么心动的人了。
在200个应征者中,只有一个人被雇佣了,他并没有解释他的理由,他只是说了以下的话:'给医生车钥匙,让他带着老人去医院,而我则留下来陪我的梦中情人一起等公车!'
小哲理:
是否是因为我们从未想过要放弃我们手中已经拥有的优势(车钥匙)?
有时,如果我们能放弃一些我们的固执,狭隘,和一些优势的话,我们可能会得到更多。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