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口述|励志ME集团负责人宋国仑

  整理|创业家杂志记者 和阳

  一个多月前,我在网上看到中华英才网出售的消息。我当时就觉得,这么好的网站,为什么要卖呢?它的品牌价值还不错,卖的价格还超低?前几天(2月2日)午休时我又做了一个梦。梦到社会上好多人想找工作找不到。梦醒了,我就想,其实中华英才网就是帮社会上的人更快更好地找到工作,帮企业更快更好地找到优秀的人才。

  我们开始上网搜文章,对这个网站进行深入的分析。我们看到了机会。第一,目前来说,中华英才网的品牌价值在全国来算还是前三的。一个中型的公司要投招聘广告的话,它都会在前三个网站(智联招聘、51job)上投。这其实是挺难的一件事情,有的时候这是几个亿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现在中华英才网应有这样的品牌价值。我今天举办一个职前学习 ,如果我是一个新兴的公司,可能组织一群人就很难,但如果是中华英才网去组织的话,相对来说会容易一些。这是我们最看中的。而且中华英才网目前还没有三鹿奶粉那种负面新闻吧?它的品牌价格最少需要两年去消耗掉,慢慢没有。还有,中华英才网有非常优秀的员工,还有这么多年来积累的一个数据库。数据库其实还是指人气,这么多人认你还是不认你。

  在招聘市场起步的阶段,中华英才网帮企业收集简历,让企业看到简历就能收钱。随着市场的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和业务模式需要主动改变。只要稍微转型,迎合市场就有机会。

  企业再造,谁来做?当联想亏的时候,柳传志出来说“联想就是我的命”。这个中华英才网到底是谁的?张总(中华英才网创始人张杰贤)创建的,徐总(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进入后又在合适的时机退出了。 职业 经理人 不具备再造企业的优势。因为他上边有董事会、股东会的压力。他们只会根据上级的要求去做数据做运营。现在中华英才网最核心的问题是缺少鲜明的主人。没有创业家精神的企业就是不敢去勇于承担这样的责任。

  未来两年内,我们准备了1.5亿元,其中包括这次的收购费用五千五百万。励志ME集团主要投早期、中期,1.5亿元占励志ME集团的资金的比例不算高。我们背后的LP是煤老板。有人觉得煤老板是个大老粗,有人说励志ME集团是炒作,我不这么认为。说什么话,代表了自己的内心,代表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其实煤老板的内心都挺苦的。我们抓住过历史机遇,赚了点钱。作为一个时代的话,国家宏观调控对一个人对一个群体的影响蛮大的。只有经历过失败的人,才懂得成功是来之不易的。站在更高的层次去看,我们可以帮助更多人快乐地工作,帮助企业高效地去运作。

  我今天(2月5日)来的时候看了一下51Job的市值,是十五亿美元。我觉得,(中华英才网)拥有市值至少十亿美金的机会。我们自己经营它,我们打算经过18到24个月的改造,在这个行业能脱颖而出、具备初步 上市 的条件。能够打造市值10亿美元的公司,我觉得不仅从财务上有意义,也有社会意义。

  Monster对中华英才网的战略定位上,可能是太单一了。我觉得单纯地做一个网站不足以支撑它上市。我们还是需要对它现有的数据库做出分析,然后再确定它的战略定位。一方面继续做好现有的线上服务,同时做好线下活动。但是整体我们收购的一个目标,在人才这一块,我们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帮助人才提高他的职业技能。在我做企业过程当中,遇到了一些问题。首先,招聘到的人缺少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还有工作的激情。要解决就得进行学习 。我们帮企业做一系列的人才计划,无论是通过线上还是线下的,线上的可以和优米网进行合资。只要是以提高人才的能力为主要目的,肯定能找到合适的方式。

  但我们希望通过媒体告诉Monster,我们更希望寻求收购和合作中间的平衡点。股权比例可以再谈。我们不希望Monster这个公司赔了那么多钱就走了。我们更希望进行战略合作,帮它把钱再赚回来。

  收购中华英才网其实同样也有风险。对我们来说,这件事情要尽快,因为员工也是中华英才网最核心的资产之一,如果流散太可惜了。假设他们的高管已经另有出路了,那它现在只剩有品牌价值和数据库了。但我急也没用,随缘。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耳聋的青蛙》
有一次,有一群青蛙比赛爬上一座高塔。

许多人聚集在高塔周围观看。他们不相信参赛的青蛙能登上塔顶,于是大声喊"别费劲啦!你们这些青蛙是不可能到达终点的!"听到这些话,一些青蛙开始退出比赛。但有一些青蛙还在坚持,向塔顶前进。

观众们继续在喊:"别费劲啦!你们也不会成功的!"随后不久,青蛙陆续放慢脚步,放弃了比赛,此时只剩下一只青蛙还在默默地向上爬,而且越爬越有劲。

接近终点的塔顶了,那只青蛙用尽全力终于登上了塔顶。此时塔下群众一片欢呼声,歌颂这位青蛙英雄。

人们好奇地想知道这只青蛙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于是对它进行专访在,此时人们发现:原来这只青蛙是个"聋子"!

管理故事哲理

切记,什么时候都是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永远不要让别人的悲观情绪毁掉你心中最美好的希望。对于新晋升的管理者也是如此。以前的同事,成了自己的下属。这种角色的转换完成之前,尤其是过渡期,新工作难以开展,抱怨也逐渐增多,以致于最后可能都怀疑自己根本不是当管理层的料儿。这时候,再加上身边某些心怀不轨的人,在边上私下谈论、扇风点火,事情往往会朝坏的方向发展。所以,如果有人说你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那么不妨就"装聋作哑"吧,于公于私都有好处。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