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陶君 上海证券报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3月28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变革 实验区。浙江省25日至26日召开高规格的“全省金融工作会议暨推进温州市金融综合变革 实验区工作动员大会”,为温州市金融变革 勾画出基本路径和蓝图。

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代表温州市委、市政府发言指出,温州金融变革 的总体思路是要着力解决民间资本多但投资难、小微企业多但融资难的“两多两难”问题,并把金融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给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再创温州辉煌。

温州变革 将凸显民营特色

据陈德荣介绍,去年温州发生了局部金融风波,深层原因就是体制的制约,特别是要素市场化变革 滞后。如果能在资本要素、土地制度等领域的变革 取得突破,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就可以形成温州新一轮的发展优势。

在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综合变革 中,温州市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营造良好环境,聚集高端要素,形成先发优势。首先,温州金融变革 将凸显民营特色,充分调动包括民营、民力、民智、民富等在内的民间积极性和主动性,把金融变革 体制和农村产权制度变革 结合,推进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其次是提升档次,温州将以开放促进高端要素进入到金融变革 中来,催进民间金融与高端金融的嫁接,提升金融发展的档次和水平。三是以国际化视野,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金融组织机构、产品创新、管理服务、人才集聚的平台。

陈德荣说,首先要完善地方金融组织体系,主要要实现以下具体目标:2012年新增小额贷款公司30家,2013年总数达到100家,实现都市功能区和中心镇全覆盖。其次是健全民间 资本市场 体系,推进温州产权交易市场试点建设,推进企业股权、技术产权、农村土地承包权等产权交易。设立政府引导基金,组建若干支产业投资基金。开展中小企业 私募 债试点,引导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进行融资。创新金融服务体系,促进民间金融规范化、阳光化。积极发展科技贷款、小额担保贷款,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建立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服务中心和再担保体系。最后,还要构建地方金融监管体系。设立温州市金融管理局,组建涉嫌金融犯罪侦查支队,探索建立金融仲裁院和金融法庭,维护公平公正的经济金融秩序。

温州市强化金融综合变革 具体举措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建立一套领导体系,成立金融综合变革 实验区实施领导小组,抓好工作协调和推进。组建若干重点项目推进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二是建立一套实施方案,按照国务院确定的12项任务和要求,进一步深化细化变革 实施方案。三是实施一批重点项目,近期将实施推进一批项目,加大金融招商力度,确保年内能引进一批金融机构和重大项目。四是建设一批金融平台,加快温州金融集聚区、金融街建设,以良好的平台承接金融发展。五是引进和培育一批高端人才,建立金融综合变革 实验区专家委员会,面向全国开展金融招才引智,同时加快金融人才培养。六是营造浓厚的金融氛围,力争创办一家金融报刊,同时开办金融 论坛 和研讨会,通过理论研究、学术观点传播和信息传递,推进金融综合变革 的强大合力和声势。

核心要破解“两多两难”

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也作了重要讲话并强调,浙江将把民营企业、民间资本和民众创业创新热情的“三民”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建设金融强省,并与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错位发展。他还分析,要从浙江省实际出发,必须把握好中央精神,一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止金融脱离实体,偏向虚拟化。同时,浙江要积极培育总部金融机构,加强地方资本市场建设,力争每年新增30家 上市 公司,“十二五”末省内上市公司达到400家。持续深化金融变革 ,积极防范金融风险。

赵洪祝介绍,今年一季度,浙江省出现信贷有效需求下降现象,贷款难放贷也难,信贷投放明显慢于往年同期。非金融企业利润大降,风险加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30.8%。他希望,金融业能积极支持浙江实体经济的发展。浙江省省长夏宝龙则强调:“温州和全省的金融变革 ,核心就是要破解‘两(民资、民营企业)多两(投资、融资)难’,一定要‘起好步,早见效’。”同时他也强调,温州市的金融变革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一些国外经验。一定要规范化,阳光化地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破解“两多两难”问题是检验变革 成功的重要依据。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盲人过桥》
有个盲人经过一条干涸的溪流上的木桥,从桥上摔下,两手抓住了桥栏。他战战兢兢地抓紧栏杆,自己估计松手后肯定会掉进深渊里。过路人告诉他:“别害怕,只管撒手好了,下面就是平地。”

盲人不相信,紧抓着栏杆高声呼叫。时间长了,手上累得没力气了,一松手就落到桥下干涸的地面上。于是他自己也笑起来,说:“嗨!早知道桥下就是干涸地面,何必让自己受这么长时间的罪。”

管理故事哲理

这个盲人是有些夸张,但企业管理中常常会遇到相同的境遇,不敢“往下看”,宁可把下面想的恐怖点,预期相信是安全,不如相信这个是危险的,所谓的忧患意识,要把问题想得更加复杂点,把问题想得更加困难点,这从某种角度而言没有错,但对企业战略来说是存在问题。

企业战略过程中对于未来预估,往往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某种预估将会对当下的行为发生扭曲,企业会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用在可能无谓的因素上。宁可想得复杂点,不要想得太容易,这种思维其实是掉以轻心的反面,中国人有句话叫船到桥头自然直,这其实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从另一角度而言是“阿Q”,但在企业管理中,若没有这种阿Q精神,做事情可能会事倍功半,当然有这种阿Q精神,成事的概率也可能大大降低。

因此灰天鹅现象在当下信息如此之多,管理理论与模式如此之多的当下,企业着眼于当下的未来预估,将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核心要解决的问题。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