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何春梅 英才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投资圈里曾有同行调侃,像薛军那么“抠”的人都投的项目,跟投一般都没有问题。在喜欢炫耀“投得快”的投资圈,似乎“抠”并不是一个“流行词”。

  “ 私募 股权投资这个名字起得非常好,关键就在于这个‘私’字。投资机构之间差距的拉开,重点也是在‘私’字上面下的功夫深不深。能不能把那些非专业人士,甚至专业人士看不到的看出来,投资的效率和成功率就会高很多。”启迪创投董事总经理薛军向《英才》记者坦言,相对很多投资机构而言,启迪创投看一个项目的时间会比较长。

 投资圈里曾有同行调侃,像薛军那么“抠”的人都投的项目,跟投一般都没有问题。在喜欢炫耀“投得快”的投资圈,似乎“抠”并不是一个“流行词”。

  “ 私募股权 投资这个名字起得非常好,关键就在于这个‘私’字。投资机构之间差距的拉开,重点也是在‘私’字上面下的功夫深不深。能不能把那些非专业人士,甚至专业人士看不到的看出来,投资的效率和成功率就会高很多。”启迪创投董事总经理薛军向《英才》记者坦言,相对很多投资机构而言,启迪创投看一个项目的时间会比较长。

  启迪创投前身是清华科技园孵化器公司和技术资产经营公司,主要从事创业投资及孵化工作。2002年,薛军加入启迪创投,并一直坚持专注于早期投资。

 

  也正因如此,在当前创投项目争夺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薛军并不太担心启迪找不到真正有价值且能保持价值较长时间的项目。“我们所有的投资都是在一定的前提下做的,如果认为其10年才能涨价,就不会用2年就赚钱的眼光去考量它。”

  事实上,久耕于早期投资领域的启迪创投已经完成对几十家创业企业的投资。2010年,启迪创投投资的海兰信(300065. S Z)、数码视讯(300079. S Z)、世纪瑞尔(300150. S Z)等企业纷纷登陆 创业板 ,在薛军看来,启迪创投已经进入了收获期。

  “清华”系创投

  可能没有哪一个创投机构像启迪创投一样有着鲜明的特色与倾向。比如,背靠中国知名学府清华 ,启迪创投的项目来源大多也是清华校友创办的企业,而其投资团队,包括薛军本人基本又都是清华人。

  清华背景的确给了薛军不少便利和资源。清华科技园在西北、东北、华北、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南等地区建有分园,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启迪创投项目地域来源的多样性。

  这些项目一般质量较高,且背景相同容易接近,最为重要的是,在做尽职调查的时候,要了解清华相关项目的背景也比较容易,成本更低。

  早期投资很大程度上在于投资人对于技术的理解是否到位,每个投资人的背景、知识和周边的环境不同,对技术的理解也不同,这则是启迪投资另一个优势。

  “我们不敢说自己是对技术理解最深的那个团队,但我们都是学工科的清华 毕业生。”薛军认为,偏早期的 风险投资 ,投资人懂得 金融资本 不再是决定因素,因为早期的企业离 资本运营 还比较远,而拥有较强的技术理解力,才是关键指标。

  “中间分”更重要

  大多数投资人都乐于将投资视作一门艺术,是很“个人”的事情。一个投资机构的风格形成,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最后拍板人”的风格,而这种基于直觉和经验的判断力,很难共享和传承。

但在薛军看来,专业的投资机构,除了应该有系统的项目筛选方法之外,还应该有一套知识共享的管理体系。“专业的投资机构不在于总能投到最好的项目,而是在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之后,能够投到中间分的项目。所以,不能拿最高分的标准去找项目。”

  启迪创投有一套自己的管理系统,在这套系统里,记录着启迪创投十年来投资过、调研过甚至被否掉的所有项目,包括当时项目由谁负责、为何被否、争论的点是什么等等情况。这些积累让启迪创投在其接下来的投资中受益颇丰。

  让很多同业羡慕的是,启迪投资的合伙人团队十年来非常稳定,这在“铁打的投资圈、流水的投资人”领域里实属不易。

  “我们的团队已经共同做了十年投资,从来没有变过,这种默契在我们看一个项目的时候就能体现出来,我们彼此之间的平衡、权衡和说服,不再需要很多时间去磨合。包括跟我们合作的律师、会计师等,都已经形成了一种长期合作的关系,也都有了默契。”

  稳定的团队让启迪创投能够“系统性地选投好项目”,并且长期关注投资目标的价值。对于投资机构来说,好的项目可遇不可求,偶尔撞到一两个好项目并不代表会总是这么好运,要想能够不断地、长期地选择好的项目进行投资,且其投资的方法和结果可以用数据来统计,则需要非常专业的眼光和悟性,这样的风险投资机构,市场上屈指可数。

  有了过去十年的积累,薛军觉得,“能不能一眼看到一个公司是否可能站在行业的最高点或者价值链的关键点,或者能填补价值链的空白,这才是关键。”

  不过,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快,让薛军感觉有些跟不上了。而经验越来越多,对某一个具体行业了解越来越细之后,反而有些越来越不敢做了。“投资看对人很重要,我们现在对人的判断胆子越来越大,对市场和技术的判断胆子却越来越小了。”

  投资观点

  今后十年仍看IT

  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只要是有创新出现的行业,我们都关注,不管是技术创新还是商业模式创新。

  不过,单从风险投资来讲,它只是一种投资的工具,一种金融工具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只有这个项目有高成长性,才适合风险投资去做,IT行业就是风险投资最适合投的领域。风险投资这十年来的发展,就是得益于过去十年IT行业的高速发展,今后也是。今后十年好的风险投资公司,也会出在和IT有关的行业当中,包括IT与其他行业的结合,包括IT跨行业与传统行业的结合等等。

  生物医药行业我们虽然看好,但是不适合风险投资。因为其投资周期长,金额大,风险非常高。

  做投资的都知道看人很重要,但是怎么看人不走眼更重要。个人的性格、过去的经历,包括他的家庭,有没有女朋友、为什么不结婚?结婚后是否有小孩?都能看出一个人对社会、对事物、对他人的一种态度。

  除了他的商业能力外,还要把所有信息聚合起来分析,比如他如果骗过你,就可能骗我,也可能骗其他人。我们看一个项目花时间很长,会充分了解这个项目的各个细节,我们希望把我们的工作做得细一点,该花的时间一定要花。(薛军)

  启迪创投前身是清华科技园孵化器公司和技术资产经营公司,主要从事创业投资及孵化工作。2002年,薛军加入启迪创投,并一直坚持专注于早期投资。

 

  也正因如此,在当前创投项目争夺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薛军并不太担心启迪找不到真正有价值且能保持价值较长时间的项目。“我们所有的投资都是在一定的前提下做的,如果认为其10年才能涨价,就不会用2年就赚钱的眼光去考量它。”

  事实上,久耕于早期投资领域的启迪创投已经完成对几十家创业企业的投资。2010年,启迪创投投资的海兰信(300065. S Z)、数码视讯(300079. S Z)、世纪瑞尔(300150. S Z)等企业纷纷登陆创业板,在薛军看来,启迪创投已经进入了收获期。

  “清华”系创投

  可能没有哪一个创投机构像启迪创投一样有着鲜明的特色与倾向。比如,背靠中国知名学府清华 ,启迪创投的项目来源大多也是清华校友创办的企业,而其投资团队,包括薛军本人基本又都是清华人。

  清华背景的确给了薛军不少便利和资源。清华科技园在西北、东北、华北、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南等地区建有分园,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启迪创投项目地域来源的多样性。

  这些项目一般质量较高,且背景相同容易接近,最为重要的是,在做尽职调查的时候,要了解清华相关项目的背景也比较容易,成本更低。

  早期投资很大程度上在于投资人对于技术的理解是否到位,每个投资人的背景、知识和周边的环境不同,对技术的理解也不同,这则是启迪投资另一个优势。

  “我们不敢说自己是对技术理解最深的那个团队,但我们都是学工科的清华 毕业生。”薛军认为,偏早期的风险投资,投资人懂得金融资本不再是决定因素,因为早期的企业离资本运营 还比较远,而拥有较强的技术理解力,才是关键指标。

  “中间分”更重要

  大多数投资人都乐于将投资视作一门艺术,是很“个人”的事情。一个投资机构的风格形成,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最后拍板人”的风格,而这种基于直觉和经验的判断力,很难共享和传承。

但在薛军看来,专业的投资机构,除了应该有系统的项目筛选方法之外,还应该有一套知识共享的管理体系。“专业的投资机构不在于总能投到最好的项目,而是在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之后,能够投到中间分的项目。所以,不能拿最高分的标准去找项目。”

  启迪创投有一套自己的管理系统,在这套系统里,记录着启迪创投十年来投资过、调研过甚至被否掉的所有项目,包括当时项目由谁负责、为何被否、争论的点是什么等等情况。这些积累让启迪创投在其接下来的投资中受益颇丰。

  让很多同业羡慕的是,启迪投资的合伙人团队十年来非常稳定,这在“铁打的投资圈、流水的投资人”领域里实属不易。

  “我们的团队已经共同做了十年投资,从来没有变过,这种默契在我们看一个项目的时候就能体现出来,我们彼此之间的平衡、权衡和说服,不再需要很多时间去磨合。包括跟我们合作的律师、会计师等,都已经形成了一种长期合作的关系,也都有了默契。”

  稳定的团队让启迪创投能够“系统性地选投好项目”,并且长期关注投资目标的价值。对于投资机构来说,好的项目可遇不可求,偶尔撞到一两个好项目并不代表会总是这么好运,要想能够不断地、长期地选择好的项目进行投资,且其投资的方法和结果可以用数据来统计,则需要非常专业的眼光和悟性,这样的风险投资机构,市场上屈指可数。

  有了过去十年的积累,薛军觉得,“能不能一眼看到一个公司是否可能站在行业的最高点或者价值链的关键点,或者能填补价值链的空白,这才是关键。”

  不过,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快,让薛军感觉有些跟不上了。而经验越来越多,对某一个具体行业了解越来越细之后,反而有些越来越不敢做了。“投资看对人很重要,我们现在对人的判断胆子越来越大,对市场和技术的判断胆子却越来越小了。”

  投资观点

  今后十年仍看IT

  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只要是有创新出现的行业,我们都关注,不管是技术创新还是商业模式创新。

  不过,单从风险投资来讲,它只是一种投资的工具,一种金融工具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只有这个项目有高成长性,才适合风险投资去做,IT行业就是风险投资最适合投的领域。风险投资这十年来的发展,就是得益于过去十年IT行业的高速发展,今后也是。今后十年好的风险投资公司,也会出在和IT有关的行业当中,包括IT与其他行业的结合,包括IT跨行业与传统行业的结合等等。

  生物医药行业我们虽然看好,但是不适合风险投资。因为其投资周期长,金额大,风险非常高。

  做投资的都知道看人很重要,但是怎么看人不走眼更重要。个人的性格、过去的经历,包括他的家庭,有没有女朋友、为什么不结婚?结婚后是否有小孩?都能看出一个人对社会、对事物、对他人的一种态度。

  除了他的商业能力外,还要把所有信息聚合起来分析,比如他如果骗过你,就可能骗我,也可能骗其他人。我们看一个项目花时间很长,会充分了解这个项目的各个细节,我们希望把我们的工作做得细一点,该花的时间一定要花。(薛军)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辆中巴》
  家门口有一条汽车线路,是从小港口开往火车站的。不知是因为线路短,还是沿途人少的缘故,客运公司仅安排两辆中巴来回对开。开101的是一对夫妇,开102的也是一对夫妇。 
  坐车的大多是一些船民,由于他们长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进城往往是一家老少。 
  101号的女主人很少让船民给孩子买票,即使是一对夫妇带几个孩子,她也像是熟视无睹似的,只要求船民买两张成人票。 
  有的船民过意不去,执意要给大点的孩子买票。她就笑着对船民的孩子说:"下次给带个小河蚌来,好吗?这次就让你免费坐车。" 
  102号的女主人恰恰相反。只要有带孩子的,大一点的要全票,小一点的也得买半票,她总是说,车是承包的,每月要向客运公司交多少多少钱,哪个月不交足,马上就干不下去了。 
  船员民们也理解,几个人就掏几张票的钱。因此,每次也都相安无事。不过,三个月后,门口的102号不见了,听说停开了。它应验了102号女主人话:马上就干不下去了,因为搭她的车的人很少。 
  点评:营销是不见硝烟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竞争者之间比拼的不仅仅是价格、质量和服务,还有营销哲学这样深层次的东西。102号的做法无可厚非,101号的做法似乎很傻,然而,最后却是"傻人"取得了成功,"精明的"反而做不下去了。再看看我们身边无数的"傻人自有傻福"、"机关算尽太聪明"的例子,其中的道理还用多说吗?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