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圈中,富有传奇色彩的造富神话,正是中国文化市场的巨大潜力在国家政策强力刺激下释放的信号。但是,融资难一直是困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看上去投资商、融资方式很多,但是真用起来,企业不一定都能玩转。缺少文化产品的评估体系、投资人对产业链风险的不确定等等问题,成了这座“最后的金矿”被大幅开采前亟待解决的问 题。
大众对规模不大的文化企业存在认识上的不足,认为他们信用度不高,难以用有形的资产来衡量其稳定性。而文化企业的无形资产是其信用组成的重要部分。对于文化企业来说,建立起完善的无形资产评估体系,让信用成为文化企业的融资助推非常关键。在融资过程中,华谊的三大经验值得其他企业借鉴:第一,华谊明确知道自己处于成长期,力挽狂澜很难做到,所以迎合 资本市场 口味,对资本市场不认可的项目不碰;第二,华谊建立起了一支优秀的团队,他们很清楚企业融资的目是为了有更好的现金流去做更大的项目;第三,作为华谊的领导人—王氏兄弟,与资本方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善于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