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体来看,2022年,医疗服务需求锐减,融资腰斩。2022年上半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31.6亿(不包含诊所、医务室、村卫生室数据),同比增长仅1.0%。2022年1-6月,医院病床使用率为72.8%,同比减少2.9个百分点。从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我国生物医药领域共发生781起投融资事件,融资披露总金额约972.27亿元。比2021年同期投资案例减少1739例,披露总金额减少1251.07亿元。除了医疗专业投资机构保持相对活跃投资度,财务型机构鲜有出手。
尽管如此,我们相信,隧道将尽,曙光即现。2023年国内创新全面突破,药械出海大势正强。
首先,估值体系的重塑没有发生:企业营收不及预期,但是增发估值坚挺小幅上涨,实控人和已投机构不愿面对估值的回撤;另一方面,老股东对折转售。其次,“投早投小”投资阶段向早期企业迁移的挑战:早期项目的筛选和评估对于原来投中后期的机构更具挑战性,没有太多模型可用,而且不确定性加大。此外,同质化创新旧格局依旧:市场缺乏真正的原创产品,无论医药还是器械,从Me Too到Me better扎堆儿创业的内卷格局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恢复期的医院需求会井喷,集采等要求会倒逼医疗企业提升运营规范化程度,降低销售费用,从而有助于改善利润率。融资马太效应显现,资金会继续向头部和First in Class企业集中。特别是过去两年融资不成的公司,持续面临巨大压力,甚至退出市场。
“出海”是中国医疗企业发展的全新征途,包括为此服务的CRO和平台型公司。将来中国的医药跟器械企业出海是主流,会给中国的医疗行业发展带来巨大的信心。
随机读管理故事:《叫醒你的是什么》
杰克是美国纽约一家公司的主管,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杰克的薪水很低。杰克每天早晨6点多到公司,晚上8点多了还在公司加班,有时候甚至要忙到晚上10点多。
工作的劳累不算什么,可是让杰克难过的是自己对这份工作已经没有了信心,每天的工作仅仅是为了那微薄的薪水。
终于有一天,杰克再也受不了这样的生活了,他请了假,去一个风景区散心。风景区有一处是钓鱼的地方,于是杰克买了鱼竿坐了下来,开始钓鱼。烦躁的杰克钓了足足一个多小时,可是没有任何收获。
坐在杰克旁边的一位老者,却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钓了很多鱼。老者问杰克:“年轻人,在想什么呢,这么烦躁?”
杰克对老者说了自己工作上的不如意:工作很累,可是却没有任何成就感,而且薪水也低,更要命的是自己已经厌倦了这份工作。
老者默默地听着,等杰克说完的时候,老者又问了一下杰克公司的情况,然后对杰克说道:“每天早晨叫醒你的是什么?”
杰克一下子愣住了,不明白老者是什么意思,杰克想了想说道:“每天回来都很晚了,一直到第二天早晨都很累,叫醒我的当然是闹钟了。”
老者摇了摇头说道:“这就是为什么你会感到工作累而且没有希望的原因,年轻人,你觉得每天叫醒你的应该是什么呢?”杰克不明白什么意思,满脸疑惑地看着老者。
老者说道:“年轻人,每天早晨叫醒你的应该是梦想,而不是闹钟。”
杰克一下子愣住了,半天才明白过来,是啊,为什么自己会这么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自己一直在为那些微薄的薪水而工作,而不是在为梦想努力。
杰克想起了大学毕业的时候,自己曾经立志要成为一个优秀的销售专家,可是现在却在一个小公司里混日子……想到这里,杰克再也坐不住了,他马上回去辞职,然后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销售工作。
一个月后,杰克找到了一份销售工作,虽然薪水比原来低很多,可是杰克却干得很有兴趣。1年后,杰克成为一家大公司的销售主管;3年后,杰克成了著名的销售专家。
叫醒你的是什么?如果是闹钟,你仅仅是在为一份工作而工作,可是如果叫醒你的是梦想,那么你正在为梦想而努力。为工作而工作,你收获的只是一份微薄的薪水,如果叫醒你的是梦想,那么最终你的梦想就会实现。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