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08日    李江涛商学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在中国,模仿往往是创新的开始,而不是终结,尤其是在互联网行业。

  互联网打破了信息流动的界限,硅谷出现任何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几乎瞬间都会传到中国,并且很快就会出现模仿者。一位顶级的风险投资人告诉我,在硅谷出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新商业模式或者概念新颖的公司,几乎同一天就会在北京、上海或者深圳的咖啡馆或者某个酒店大堂里有人在谈论并探讨创业的可能。

  但互联网在中国绝对不仅仅是模仿。

  目前全球前五大互联网公司,中国占了两个:腾讯和阿里巴巴,它们在中国市场环境下进化,已经成为互联网公司在中国创新的典范。在中国的创业与创新,也正日益引起国际上的关注,一个跨国界的全球创业网络正在形成,而中国在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互联网创新进入中国,对于传统产业的颠覆性,往往比在美国更强。以零售业为例,尽管亚马逊和eBay是电子商务和网上交易的先驱,但中国产生了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商巨头,电商的崛起,直接导致了传统零售业的生存危机。这样的事情,在美国并没有发生,美国以沃尔玛为代表的连锁超市依然牢牢地占据着市场的主流。因为中国传统零售业不发达不成熟,导致了电商的发展空间巨大,对于传统零售行业的冲击在某些方面甚至带有破坏性。像苏宁这样一个刚成为家电连锁巨头的公司,头把交椅还没坐热,就已经面临着被颠覆的危机,不得不痛下决心向电商转型。

  以互联网金融为例。在美国,银行业对于IT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是先驱,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早已经成熟,信 用卡支付非常发达,即使出现了PayPal这样的支付公司,以及最早产生了P2P和众筹的模式,但依然无法撼动华尔街所代表的主流金融体系。但在中国,今年以来互联网在支付、P2P、小贷、融资、保险、理财产品等方面全面出击,势头之猛,已经引起主流金融机构的担心。这是因为中国的金融市场仍然没有完全开放、没有实现市场化,为互联网的颠覆留出了机会。

  再以媒体行业为例。从去年以来,报纸和杂志开始进入收入的拐点,不时传出一些纸媒关门大吉或者合并的消息,电视机的开机率下降,广告收入下降的势头迅猛。而美国已经基本完成了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阶段,进入相对平稳的内容与技术和新媒体的融合阶段。对比一下,美国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是一个高度市场化和竞争化的行业,而中国则是政府严格管制,传统媒体本来各方面的发育就不成熟,遇上移动互联网,立即引发“雪崩”效应。

  对于那些抱残守缺者来说,互联网是丧钟,而对于创新者来说,互联网是福音。而当互联网深入到中国不太完善的传统产业中时,这种新的机会,以及新的结合,就会产生中国所独有的商业模式。所以,互联网在中国颠覆会更彻底、用户更多、因而机会更大。如果仅以国内市场相比,中国肯定会出现比美国更大的互联网公司,不只是因为中国的互联网人口超过了美国,更因为互联网对中国传统产业的改变更彻底。

  一些行业还没有发展到美国的程度,可能就已经被彻底改变,或者与其他行业加上互联网融合而成为一个全新的行业。美国是全球性的研发部门、试验室、创新策源地,而中国成为最大的应用创新转化器与发动机,最大的应用市场。也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国际创新者会加入到中国来,才有那么多的风险资本来中国寻找迅速复制美国模式的中国创业者。

  2013年是互联网从边缘颠覆向主流进军的转折之年。在互联网迅速发展中成长的80后与90后一代,正在成为经济的主体。这会带来两个效应,一方面是中国能够利用互联网实现产业发展的跨越,例如在物流行业,美国的物流巨头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才形成了目前智能化的物流系统,但中国经过不到十年的时间,就能产生像顺丰这样日益智能化的物流巨头。另一方面,互联网在中国对制度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社会信用体系、实名制度、网络安全、隐私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才能保证互联网的颠覆创新能持续不断。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尾数的作用》
某公司招聘一个负责采购物品的临时员工,很多人前来应聘。招聘者经过一番测试后,留下了三名优胜者参加面试。面试的最后一道题目是:假定公司派你到某工厂采购2000支铅笔,你需要从公司带去多少钱?
第一名应聘者的答案是120美元。主考官问他是怎么计算的,他说:"采购2000支铅笔可能要100美元,其它杂用就算20美元吧。"主考官未置可否。
第二名应聘者的答案是110美元。对此,他解释道:"2000支铅笔需要100美元左右,另外杂用可能需要10美元左右。"主考官同样没表态。
最后一名应聘者的答案比较特别,是113.86美元。他解释说:"铅笔每支5美分,2000支是100美元;从公司到铅笔厂,乘汽车来回票价4.8美元;午餐费2美元;从工厂到汽车站为半英里,请搬运工人需用15美元;还有……因此,总费用为113.86美元。"主考官听完,露出赞许的微笑。这名应聘者自然被采用了,他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卡耐基。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李江涛课程
李江涛观点
李江涛PPT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