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07日    张敏 21世纪经济报道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销售规模连续两年破千亿、位居业界前十的房企中,华夏幸福的定位实则是产业新城运营商。但鉴于其房地产业务举足轻重的地位,公司仍然受到业界关注。

房地产开发业务能带来快速而稳定的现金流,并反哺产业新城运营等其他业务,这成为华夏幸福长期以来的主要运营模式,2017年该项收入占比48.8%。

近几年,产业新城运营的收入贡献迅速上升,但在现金流上的贡献仍然无法与房地产业务相比。

在区域分布上,华夏幸福近八成的营收出自环北京。截至2017年,其他区域仅环上海和华南区域能贡献一定营收,其模式“异地复制”的成果尚未真正体现在财报中。

2017年,环北京地区楼市调控加码,华夏幸福成为受影响大的企业之一。房地产收入下滑,导致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负值,公司财务稳定性受到影响。今年4月中旬,上交所对华夏幸福年报的问询中,也对此提出疑问。

今年以来,华夏幸福开启合作开发模式,引入东原、阳光城等房企。此举既能分摊资金风险,又可增加销售规模,保持行业领先地位,被认为是一石二鸟。但在分析人士看来,环京楼市调控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持续影响。异地项目能否快速产生业绩,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环京调控的挑战

起家于廊坊,主要业务布局在环京区域的华夏幸福,曾极大受惠于环京楼市。受北京外溢购房需求的影响,环京楼市曾在2015年和2016年出现火爆局面。

2015年,华夏幸福房地产业务(园区住宅配套+城市地产开发)营业收入为279.6亿元,同比增幅近3成,在公司总营收中占比73.4%。2016年,房地产业务营收达353.8亿元,占比下降至66.2%。

2017年3月和6月,廊坊先后发布楼市调控政策,在升级“限购令”、强化信贷管控的同时,还“努力把房价稳定在2016年10月的水平”。此后,廊坊楼市迅速降温,部分区域房价大幅下跌。

受此影响,华夏幸福在2017年房地产业务的营收降至289.3亿元,降幅18.22%。

这甚至影响到公司的财务稳定性。高华证券指出,2017年,华夏幸福房地产销售的现金流同比下降13%至人民币780亿元,接近2015年的水平。由此导致当年经营性现金流出人民币160亿元,三年来首次为负值。

2018年4月13日,华夏幸福收到上交所问询函。针对房地产开发业务,上交所要求,一是结合区域分布、行业可比公司情况,说明收入下降的原因;二是结合区域房地产政策及房地产开发业务的预售情况,说明收入下降是否存在持续性,并充分提示风险。

上交所还指出,截至报告期末,在已预售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公司房地产项目中可供出售面积约555.36万平方米,同比增加约133.4%,要求补充披露可供出售项目的开盘时间,未完成预售的原因等。

此后华夏幸福回复,京津冀区域为重点限购限贷政策的调控区域,该区域的施工及竣备交房进度延后,导致房地产业务收入下降;销售进度滞后,可供出售面积增加,销售额及回款金额下降,导致公司报告期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负。

到今年第一季度,这种局面似乎仍未改善。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仍为负。

华夏幸福董秘林成红在此前的一次媒体沟通中解释道,这是受冬季停工的影响。他表示,随着周期性因素的减弱,今年的房地产结算面积会出现大幅增长。

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环京楼市调控政策不会在短期内退出,因此,华夏幸福房地产业务的业绩需要因应这种挑战。

异地复制见效尚需时日

在房地产业中,区域布局集中、产品线不够分散,通常是缺乏市场风险抵抗力的表现。对于华夏幸福而言,“药方”在于异地复制能力。

华夏幸福定位于产城开发,土地整理、产业园区运营、房地产开发等业务通常集中在同一个项目中。有券商分析师认为,若能有机整合,上述各业务能够相互促进。

比如,房地产开发将为产业园区运营带来资金支持,成功的产业园区运营,可以为房地产销售提供支撑。涉足土地整理,则使华夏幸福能够以相对低的成本获取土地。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这一模式成功实现异地复制,华夏幸福就可以彻底避开环京区域楼市调控的影响,并使业绩增长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且产业园区运营的利润率较高,通常在90%以上,将改善公司的利润水平。

2015年至2017年,华夏幸福的“产业发展服务”收入从63.4亿增长到230.9亿,复合增长率近100%。到2017年,产业发展服务收入在总营收中占比达38.9%,接近房地产开发业务的水平。上述人士认为,园区运营业务比重增加,是华夏幸福年报中的一个亮点。

“与同行相比,华夏幸福在房地产开发上的实力并不突出,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产业园区运营。”上述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以产业新城运营为核心的“打法”,曾在环京区域的固安、大厂等地取得成功,但其可复制性尚未得到证明,“至少还没体现在业绩上”。

过去几年来,华夏幸福环北京区域的营收占比逐渐下降,但到2017年,占比仍在84.1%的高水平。

由于对城镇化进程大势看好,华夏幸福对该模式的可复制性颇有信心。不过其在回复上交所问询时表示,“由于产业新城业务的开展存在相关区域政策变化、招商引资不确定性、资金沉淀较多等因素导致的经营风险。异地复制效果存在不确定性。”

券商则普遍看好这一前景,高华证券指出,华夏幸福在河北省外复制其业务模式已取得了初步成功:非京津冀区域房地产销售占比从2016年的7%升至2017年的23%;2017年华夏幸福工业园区投资的新增企业数达到635家,同比增长46%,投资合同总额1650亿元,同比增长47%,所覆盖地理区域也显著扩大。

东方证券也表示,2017年华夏幸福新签约产业新城21座,其中非京津冀区域19座。这部分园区在未来2-3年将逐步进入成熟期,因此预计公司未来园区结算收入的高增速将成常态。

但在异地复制取得成效之前,如何应对环京楼市调控带来的业绩压力?

今年开始,华夏幸福开启合作开发模式,在一些项目中首次引入其他房企。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此举既能分摊资金风险,又可增加销售规模。

他同时表示,若引入优质同行,可对其产品力和运营能力进行弥补。但由于公司房地产业务占比仍高,且布局相对集中,短期内仍要面对楼市调控带来的风险。

上述券商人士也认为,通过财务手段强化资金实力,也是一种可行的解决办法。公司还有可能加大环京以外区域的房地产项目推盘力度,从而取得资金平衡。但他也认为,由于前述原因,短期内的业绩压力将不可避免。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盲人过桥》
有个盲人经过一条干涸的溪流上的木桥,从桥上摔下,两手抓住了桥栏。他战战兢兢地抓紧栏杆,自己估计松手后肯定会掉进深渊里。过路人告诉他:“别害怕,只管撒手好了,下面就是平地。”

盲人不相信,紧抓着栏杆高声呼叫。时间长了,手上累得没力气了,一松手就落到桥下干涸的地面上。于是他自己也笑起来,说:“嗨!早知道桥下就是干涸地面,何必让自己受这么长时间的罪。”

管理故事哲理

这个盲人是有些夸张,但企业管理中常常会遇到相同的境遇,不敢“往下看”,宁可把下面想的恐怖点,预期相信是安全,不如相信这个是危险的,所谓的忧患意识,要把问题想得更加复杂点,把问题想得更加困难点,这从某种角度而言没有错,但对企业战略来说是存在问题。

企业战略过程中对于未来预估,往往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某种预估将会对当下的行为发生扭曲,企业会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用在可能无谓的因素上。宁可想得复杂点,不要想得太容易,这种思维其实是掉以轻心的反面,中国人有句话叫船到桥头自然直,这其实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从另一角度而言是“阿Q”,但在企业管理中,若没有这种阿Q精神,做事情可能会事倍功半,当然有这种阿Q精神,成事的概率也可能大大降低。

因此灰天鹅现象在当下信息如此之多,管理理论与模式如此之多的当下,企业着眼于当下的未来预估,将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核心要解决的问题。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