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富经济研究院院长 《高效执行力》《变革领导力》《工业4.0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明天》 提供专业企业内训,政府培训。 13439064501 陈老师
  2014年12月05日    周永亮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家族企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基本的原因是创业的老一代民营企业家已近晚年,不管宗庆后多么有雄心壮志、不管任正非多么的高远睿智,他们都不能不面对自己的生理极限,当脸上一块块老年斑显形的时候,不考虑自己的身后之事不是件光荣的事情,反而是件高度愚蠢的事情!因此,接班人问题不断且很现实地被人提出来。
有一位著名的商学院教授在一次会议上说:中国的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不到3年、跨国公司的平均寿命是40-50年,因此差距巨大。我觉得,这种比较有点驴唇不对马嘴,因为不到3年寿命的中国民营企业平均的是全国大大小小数十万家中小企业的结果,而跨国公司是已经长成了硕果的国外企业,要比较也要比较美国、欧洲、日本大大小小各类企业的寿命。要不然,你怎么比都觉得中国民营企业是问题大大的,因为你比较的是几个40多岁的成功商人和20几岁刚刚开始摆摊的一大批小摊贩。
我现在不大关注这种拼平均寿命的学术比较,我倒关注中国民营企业尤其是家族企业的未来。在我看来,中国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大可能出现真正意义上基业常青的家族企业,无论是华为、娃哈哈,还是新希望等,尤其是新一代的家族企业家。
原因很简单,家族企业的本质在于家族,家族的本质在于子女众多,优者和愿者继承。
在中国目前计划生育的政策下,即使有些企业家偷偷的多生了两个也无济于事,一旦遇上不愿意继承父业或者无能力继承父业的(这种情况反而是正常的),家族企业瞬间变换门庭或解体。美国、欧洲、日本的家族企业就是先例。美国诸多家族企业改换门庭几乎都不是家族的主观意志而是客观上不得不的事情。
中国的历代王朝垮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皇子们太少或者优秀的皇-全球品牌网-子匮乏!
因此,富二代是否继承父业将家族企业发扬广大是个被炒作起来的话题,没有多少实质内容,你非要下一代继承自己的事业是不是比高考还残酷的事情?你得允许他们有点别的选择吧。
中国会出现很多创业家,但很难出现能够基业长青的真正意义上的家族企业,目前鼎盛时期的家族企业发展的结果非常可能是更加社会化的多元股权企业。
哈!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国有企业有其存在的社会经济价值,至少比家族企业的存在更加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盲人过桥》
有个盲人经过一条干涸的溪流上的木桥,从桥上摔下,两手抓住了桥栏。他战战兢兢地抓紧栏杆,自己估计松手后肯定会掉进深渊里。过路人告诉他:“别害怕,只管撒手好了,下面就是平地。”

盲人不相信,紧抓着栏杆高声呼叫。时间长了,手上累得没力气了,一松手就落到桥下干涸的地面上。于是他自己也笑起来,说:“嗨!早知道桥下就是干涸地面,何必让自己受这么长时间的罪。”

管理故事哲理

这个盲人是有些夸张,但企业管理中常常会遇到相同的境遇,不敢“往下看”,宁可把下面想的恐怖点,预期相信是安全,不如相信这个是危险的,所谓的忧患意识,要把问题想得更加复杂点,把问题想得更加困难点,这从某种角度而言没有错,但对企业战略来说是存在问题。

企业战略过程中对于未来预估,往往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某种预估将会对当下的行为发生扭曲,企业会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用在可能无谓的因素上。宁可想得复杂点,不要想得太容易,这种思维其实是掉以轻心的反面,中国人有句话叫船到桥头自然直,这其实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从另一角度而言是“阿Q”,但在企业管理中,若没有这种阿Q精神,做事情可能会事倍功半,当然有这种阿Q精神,成事的概率也可能大大降低。

因此灰天鹅现象在当下信息如此之多,管理理论与模式如此之多的当下,企业着眼于当下的未来预估,将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核心要解决的问题。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周永亮课程
周永亮观点
周永亮PPT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