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赵月旺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管理的本质是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不断调整发展方向并对各个管理变量进行折中选择的过程。拿成本来说,成本属于财务指标,财务指标只能解决企业的生存问题,发展的问题还是需要靠其他非财务指标(市场占有率、技术相对先进性、供应链/渠道的物流和资金流时间差)来解决。既然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是相互依存和独立的,它们之间的相对重要性也应该是不断变化的。而决定相对重要性的,除了一般的常识外,还依赖企业的独特理念以及企业主动掌握商业信息的质和量。

  具体到成本领先来说,它和产品差异化、高端品牌定位、先进技术独占等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本质的原因在于任何理论都有其局限性,都是在一定的时空、因缘条件下起作用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对管理对象进行层次化(不同层次之间存在着决定性作用)、象限化(宏观、中观和微观)划分,“蓝海战略”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企业信息化的努力方向正是帮助企业获得“商业生态信息的质和量”,而企业信息化解决不了的也正是企业理念(最高决策者的商业价值观)等难以测量的管理问题,这正是咨询行业赖以存在的基础。

  因此,既然讲成本领先,就应该对成本进行严格定义,并对其的层次和象限进行定位,找到其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

  把成本分为“绝对成本”和“相对成本”是个好办法,说明作者已经具备了相对管理和动态管理的思想。我基本认同成本领先战略的基本原则:“保证与竞争对手提供同等顾客价值的前提下,降低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成本,即,在不降低溢价的前提下,降低相对成本”。但是,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1)竞争对手可能不是一个;

  2)溢价是个虚幻的概念,影响溢价的因素很多,品牌占位、强度和忠诚度、产品线完整性、价格谱系完整性、产品价格与标杆企业产品价格的因动规律等,都对溢价有直接影响,而这些概念本身又难以测量,并且也实在缺乏相关“理论”来阐述其内在规律;

  3) 自己的绝对成本可能自己都不知道,又怎么去了解竞争对手的绝对成本;

  4) 根据竞争对手历史上的绝对成本,而决定自己现在和未来的相对成本,属于典型的“缘木求鱼”;

  总之,理论再美,都要值得推敲,推敲的再完整,也要落实到数据上,只有理论和数据高度结合,才是管理提升的不二法门。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辆中巴》
  家门口有一条汽车线路,是从小港口开往火车站的。不知是因为线路短,还是沿途人少的缘故,客运公司仅安排两辆中巴来回对开。开101的是一对夫妇,开102的也是一对夫妇。 
  坐车的大多是一些船民,由于他们长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进城往往是一家老少。 
  101号的女主人很少让船民给孩子买票,即使是一对夫妇带几个孩子,她也像是熟视无睹似的,只要求船民买两张成人票。 
  有的船民过意不去,执意要给大点的孩子买票。她就笑着对船民的孩子说:"下次给带个小河蚌来,好吗?这次就让你免费坐车。" 
  102号的女主人恰恰相反。只要有带孩子的,大一点的要全票,小一点的也得买半票,她总是说,车是承包的,每月要向客运公司交多少多少钱,哪个月不交足,马上就干不下去了。 
  船员民们也理解,几个人就掏几张票的钱。因此,每次也都相安无事。不过,三个月后,门口的102号不见了,听说停开了。它应验了102号女主人话:马上就干不下去了,因为搭她的车的人很少。 
  点评:营销是不见硝烟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竞争者之间比拼的不仅仅是价格、质量和服务,还有营销哲学这样深层次的东西。102号的做法无可厚非,101号的做法似乎很傻,然而,最后却是"傻人"取得了成功,"精明的"反而做不下去了。再看看我们身边无数的"傻人自有傻福"、"机关算尽太聪明"的例子,其中的道理还用多说吗?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