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据九个头条网报道,惠而浦你听过吗?它可是美国白电巨头!如果你没听过,并没有什么,它曾经在中国混的确实不太好。最近,惠而浦通过控股合肥三洋,意图重返中国市场。中国市场确实是块大蛋糕,很多外企去了又回,中间发生了什么?让我们来看看。

惠而浦:两战两败再上路

8月14日,在停牌三个月后,合肥三洋重新复牌。这次,它的背后有了来自美国的新东家。

随着日本三洋的退出,曾经在中国市场遭遇本土化问题而失败的美国白电巨头惠而浦抛出34亿元,将一举成为合肥三洋持股51%的控股股东。显然,惠而浦意图期望通过控股合肥三洋,再次重返中国市场。

其实,惠而浦自1994年起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将近二十年。但是,这二十年,惠而浦无论是在其擅长的冰洗,还是微波炉、空调等领域都遭遇到了本土化失败导致的滑铁卢。惠而浦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与资本紧密结合。但这种结合以往都以失败告终。

1995年,惠而浦首次选择与当时著名的 北京 雪花冰箱成立合资公司。然而这个当初注册资金为2900万美元的合资公司在次年便累计亏损接近9000万。这家合资公司最终被惠而浦以2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雪花。

同年,惠而浦还与上海水仙合资发展洗衣机业务。然而这个总投资7500万美元的合资公司也一路亏损,导致惠而浦在2002年以900万美元的代价收购了中方手中的20%股份,以终结这桩痛苦的“婚姻”。此外,惠而浦在中国的空调和微波炉业务也同样遭遇滑铁卢。

 

惠而浦在中国的本土化失败经历,并没有阻止其寻找下一个合作伙伴。而其在惠而浦中国之上,新成立的全资子公司惠而浦亚洲显然也体现出惠而浦对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的重视。

与合肥三洋的合作,无疑承载着惠而浦重返中国与合肥三洋重振白电行业地位的希望。

惠而浦北亚区总裁李彦表示,这项投资展现了惠而浦对中国市场潜力以及合肥三洋的信心。而合肥三洋董事长金友华则表示:惠而浦是推动合肥三洋进一步发展的最合适的合作伙伴,这项投资将有助于确保公司在中国家电市场的领先地位。

然而,在海尔、美的这些千亿规模的国产白电巨头面前,这桩合作是否能够完成合肥三洋与惠而浦的共同期望,依旧存在许多变数。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上路》
一和尚要云游参学。师傅问:“什么时候动身?”“下个星期。路途远,我托人打了几双草鞋,取货后就动 身。” 师父沉吟一会儿,说:“不如这样, 我来请信众捐赠。
    
师父不知道告诉了多少人,当天竟有 好几十名信众送来草鞋,堆满了禅房的一 角。隔天一早,又有人带来一把伞要送给 和尚。和尚问:“你为何要送伞?”“你的师 父说你要远行,路上恐遇大雨,问我能不 能送你把伞。”但这天不只一人来送伞,到了晚上, 禅房里堆了近50把伞。 晚课过后,师父步入和尚的禅 房:“草鞋和伞够了吗?” “够了够了!”和尚指着堆在房间里小 山似的鞋和伞,“太多了,我不可能全部 带着。”
       “这怎么行呢?”师父说,“天有不测风 云,谁能料到你会走多少路、淋多少雨? 万一草鞋走穿了,伞丢了怎么办?”师父 又说:“你一定还会遇到不少溪流,明天 我请信众捐舟,你也带着吧……” 和尚这下明白了师父的用心,他跪下 来说:“弟子现在就出发,什么也不带!” 做一件事情,重要的不是身外之物是否完备,而是有没有决心!有决心了,拟定目标了,一切都不是问题!请带上你的 心上路吧,目标在远方,路在自己脚下。 每迈出一步,都是一点点收获! 带心上路,一切外物自然俱足!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