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价值中国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在别人疯狂的时候要悲观,在别人悲观的时候要疯狂。过冬企业的扩张更要避免在扩张中重蹈覆辙,企业的成长应当是“做长”、“做大”和“做强”三个过程的统一,只有“做大”、“做强”两者的紧密结合,才能顺利实现企业持续成长,达到基业长青的“做长”的目标。
 
    当新创企业顺利渡过创业阶段并生存下来后,在外部市场竞争的压力和自身成长需要的双重作用下,通过扩张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持续健康成长必然的发展方向。但在我国中小企业的成长实践中,相当部分进入成长期的企业在短暂的高速扩张后很快陷入困境,成为“流星式”的企业,具有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为数极少,平均寿命只有2.9年。那么,在冬天之际,我们的企业又该如何扩张呢?
 
    从历史经验来看,企业扩张失败,源于以下几方面:
 
    (1)企业扩张战略的目标定位存在偏差,片面追求高速成长和规模扩张;
 
    (2)在扩张战略的选择上,盲目紧跟市场热点贸然实施混合多元化扩张;
 
    (3)扩张战略实施准备不充分,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不能适应扩张战略的要求,管理水平滞后于企业扩张的发展。
 
    因此,过冬企业的扩张更要避免在扩张中重蹈覆辙,首先必须在思想上正确认识企业的成长和扩张,纠正“将企业成长等同于规模扩大”的错误认识。企业的成长应当是“做长”、“做大”和“做强”三个过程的统一。其中,“做长”是企业成长首要的和根本的目标,即实现基业长青、延长企业的寿命,“做大”是企业成长过程中外在的量的变化,而“做强”则是企业内在的质的变化。因此,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做强”应当是“做大”的基础,脱离“做强”片面追求“做大”,即使取得一时的成功,最终也难免遭受挫折和失败,只有“做大”、“做强”两者的紧密结合,才能顺利实现企业持续成长,达到基业长青的“做长”的目标。对于企业成长而言,规模大小并不是问题的实质。企业成长的实质,是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积累企业成长的动能,并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地实现“从小到大”的发展。因此,企业在扩张过程中必须循序渐进,不能为了“做大”而做大,而应当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作为根本目标。
 
    在企业具体的扩张实践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突破“机会导向”的成长范式,向“战略导向”转变
 
    企业成长的当务之急是成长思维的转型和成长战略的建立。企业在创业初期易受机会驱使,先赚钱再发展。如今竞争格局已发生了变化,主流产业相继进入成熟期,市场空白微乎其微,产业进入壁垒越来越高,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这种情况下,原有成长方式的延续必将殃及企业的未来。因为“机会导向”决定了企业仅在低层次上维持,管理只能是盲从、救火、浮躁、混乱。因此,中小企业成长一定要突破“机会导向”的成长范式,向“战略导向”转变。这在很大程度上要求企业家树立战略思维,能够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准确进行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定位。
 
    2、根据自身基础和条件控制企业扩张的规模和速度
 
    企业扩张实践中,扩张规模和速度的具体确定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成长基础和条件,包括企业的管理能力、企业拥有的组织资源的种类和数量等。在企业的管理能力方面,主要是企业识别新市场机会和开发后续产品的管理能力。当创业者正确地识别和及时地抓住了新的市场机会,并采用了正确的产品和市场战略,企业就可能进入一个高速扩张阶段。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盲目跟从市场热点进行扩张,只能招致企业资源的空耗和扩张的失败。企业拥有的组织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则直接影响企业扩张战略能否有效地付诸实施,这些资源包括与其扩张规模和速度相适应的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完善高效的管理组织,足够的资金、设备、合格的员工、技术能力和无形资产等。如果企业的扩张与自身资源不协调,必然导致企业的畸形发展。
 
    3、加强学习,不断提升中小企业家的素质
 
    企业家作为企业成长的领袖人物,其素质和水平与企业的兴衰成败紧密相关,管理者的素质及其工作能力,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成败衰亡。中小企业业务范围相对集中,企业家对 经营管理 决策的影响程度更大。因此,企业家素质的提升成为中小企业成长的关键。企业家素质的提升主要靠自身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和自我学习 ,善于自我扬弃,开放思维。尤其在面对企业成功和自己成就的时候,要有个好的心态,不浮躁,抵制住外界的诱惑。
 
    4、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工作
 
    一个优秀的企业,必定有优秀的管理作为支撑。当前我国中小 企业管理 水平普遍不高,企业管理大多依靠企业家的个人经验,缺乏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必将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未来发展的瓶颈。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上进行变革和创新,不断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实现管理现代化、管理制度化、管理信息化。
 
    5、强化文化建设,发挥 企业文化 的积极作用
 
    管理是以文化为基础的。企业文化通过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协调作用、约束作用和塑造形象的作用推进中小企业成长。一是要确定先进的企业价值观和正确的经营理念。现代企业的成长要求企业的经营理念中强化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惟利是图中解脱出来,诚实守信,注重信誉,竭诚为顾客服务;二是立足创新,营造个性。要营造一个激励创新、能容忍创新失误的良好氛围;三是以人为本,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将员工的个人追求融入企业的长远发展之中,与 人力资源 管理的战略相结合,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构建中小企业成长的人力资本基础。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上路》
一和尚要云游参学。师傅问:“什么时候动身?”“下个星期。路途远,我托人打了几双草鞋,取货后就动 身。” 师父沉吟一会儿,说:“不如这样, 我来请信众捐赠。
    
师父不知道告诉了多少人,当天竟有 好几十名信众送来草鞋,堆满了禅房的一 角。隔天一早,又有人带来一把伞要送给 和尚。和尚问:“你为何要送伞?”“你的师 父说你要远行,路上恐遇大雨,问我能不 能送你把伞。”但这天不只一人来送伞,到了晚上, 禅房里堆了近50把伞。 晚课过后,师父步入和尚的禅 房:“草鞋和伞够了吗?” “够了够了!”和尚指着堆在房间里小 山似的鞋和伞,“太多了,我不可能全部 带着。”
       “这怎么行呢?”师父说,“天有不测风 云,谁能料到你会走多少路、淋多少雨? 万一草鞋走穿了,伞丢了怎么办?”师父 又说:“你一定还会遇到不少溪流,明天 我请信众捐舟,你也带着吧……” 和尚这下明白了师父的用心,他跪下 来说:“弟子现在就出发,什么也不带!” 做一件事情,重要的不是身外之物是否完备,而是有没有决心!有决心了,拟定目标了,一切都不是问题!请带上你的 心上路吧,目标在远方,路在自己脚下。 每迈出一步,都是一点点收获! 带心上路,一切外物自然俱足!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