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福布斯中文网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有的时候我会观察一位主管并心想:天啊,这种想法要放在什么星球上才能称得上是个好主意啊?有些人,既不清楚自己到底在做什么,也不明白自己这些行为会对身边同事及整个组织产生怎样的影响,而人们在这方面的无知程度一再让我错愕:你告诉员工说他们是白痴,他们妨害了你的工作,或是叫他们辞职。这多么令人错愕!
 
    嘿,别误会我的意思。我并非只是单纯的抱怨;我把很多时间都花在与主管配合上,帮助他们认识行为间的联系,转变思维和技巧,从而获得更好的结果并创造更好的关系。
 
    以下就是5种欠考虑的行为,这些行为可能导致贵公司在一种持续而痛苦的过程中消亡:
 
    5)把事情复杂化。一步操作能搞定的事,一定要分成两步来做,甚至是七步。尤其要致力于把贵司面向客户的流程复杂化和反直觉化。在任何情况下,如果将事情简单化有助于你的客户但会为你的生活增加少许难度——务必投“复杂化”一票。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一遍又一遍地重新设计流程,并且绝不令其简单化,这样员工就会茫然不知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了。
 
    4)包揽所有功劳,分担所有责备。如果某些事情做对了,要明确指出这完全是你一人的功劳。
 
    如果出现了问题,立即否认你与这项错误的决定或目标有牵涉或者知情。被批评的时候也要拉上身边的人——确保让大家知道除你之外的每个人都是愚蠢和应该受责备的。这样做的同时,你还可以追溯以前的功劳,声称任何产生成果的主意都来自你的构想。如果有人轻率地向你抱怨或者投诉你,那就指责他们没有团队协作精神。
 
    3)令提出异议成为一种危险的行为。如果有人拒绝同意你的观点,那就惩罚他们。公开嘲笑的效果很好,人格诋毁也很有效。如果他们依然固执己见,解雇他们。
 
    2)将任何你不懂的东西批评为愚蠢。包括新的 商业模式 、新技术、管理和领导上的新思想,以及那些你不熟悉的专业领域。你可以仅是无视它们,但是这样的话其他人可能领会不到你的意思,并在你没有盯着的时候接纳新方法。如果你非常希望毁掉自己的公司,更好的办法是持续和广泛地诋毁并扼杀所有试图创新或者探索新运营方式的努力。
 
    1)拒绝承认现实。这是让企业迈向死亡的最快方式。否认任何不在你掌控之中的坏消息。员工们感到不高兴并且陆陆续续地离开?告诉所有人这不是问题——大把大把的求职者们都在排队等着取代他们呢。营收下滑?让大家知道这只是碰上了正常的业务周期罢了,或者宣布相关责任人已被炒鱿鱼,又或者声称“这只是一次失误”(这句是我的个人最爱)。客户不喜欢你的产品?告诉自己,是他们不够识货,而你只是还没有找到更好的客户而已。
 
    是的,我是在胡扯。不过,不幸的是,所有这些行为都非常普遍:或许开个这样的小小玩笑,能促使某些人(你?)思考自己是否也曾做过其中一种乃至更多的类似行为……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棵树,你砍哪一颗?》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