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www.ceo.hc360.com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一切源于梦想

    原来没有竞园,朝阳区南磨房广渠路3号原来也只是一片棉麻仓库,承载着给 北京 市民提供衣被的责任。变革 开放后,老仓库仿佛被扫进了历史的角落。进入全新时代后,人们也开始重新审视工业时代留下的痕迹和抹不去的记忆。高大规整的厂房,朝天耸立的烟囱,成为一种遗产,成为一个城市的历史符号。

    艺术家们最先对工业遗产作出了选择。在北京废弃的厂区自发聚集起来的文化产业群落,诠释了将工业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的可能。而在此时,文化创意也逐渐被当作一个产业来看待,这种土生土长的创意群落,很快就让创意产业人士发现了这些老工业遗产中所蕴藏的巨大潜力。

    另一方面,全球迅猛发展的广告业、传媒业,对图片产生大量需求,催生出众多专门的图片企业。不仅是交易规模,图片交易的类型也在发生着改变。图片市场从传统的媒体、广告市场扩展到影廊、拍卖场。中国的图片产业也在生长,但作为一个产业,中国图片发展的链条还极为脆弱。虽然新兴企业众多,但企业混战无序,缺乏统一标准,行业群龙无首。

    现任竞园总负责人的胡爱华谈及最初竞园诞生之初时说道:“一边是有待于发挥更大价值的老工业遗址,一边是找不到集聚土壤的图片产业,当一群充满梦想的影像产业人士看到这一片充满潜力的老仓库时,一个‘图片产业大整合基地’的梦想就此显现出清晰的轮廓”。

    在全面考察了园区改造规划后,《关于成立北京图片产业基地(竞园)的项目申请》,很快就被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列为2006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项目,并享受政府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项目专项资金支持。2007年6月29日,国内首个图片产业基地——“竞园”正式开园。

    硬件设施过硬

    竞园开园后,首先要做的事情便是对园区进行大规模的水电暖配套设施的建设与改造。竞园占地面积10万平米,建筑面积6万平米。06年开始至08年,先后投入5000多万,新建了雨污水管线、市政供暖系统、改造原给水消防系统、增加弱电监控系统、供电增容、道路修整及园区绿化,园区达到现代化、花园式办公条件。

    2008年也是竞园度过的最艰难的时段。在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北京奥运的要求令施工停止,进而引发招商计划延缓,紧接着世界金融危机蔓延吹来的猛烈寒风,令竞园资金链一度非常紧张,一直到2009年,竞园营业额为2000万,难以填补庞大的支出。

    虽然开园后,还有很多硬件设施不到位的情况,但园区还是吸引到了一些摄影机构、画廊和影像类企业,如竞报社、晨报社、东西印记画廊、中国新锐媒体视觉联盟等成为园区最早的入驻者,导演刘伟强,台湾摄影师陈富堂、周尚礼,以及文艺界明星也纷纷受邀入驻。

    直到2009年下半年,竞园的经济状况才开始好转。2010年,在规模和影响力都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后,竞园清晰的定位以及标准化的物业服务管理,很快就受到了众多产业链上下游的关注,众多机构纷纷进驻,营业额很快就增长至4000万。

    收入实现增长后,竞园做的事情依然是坚持继续投入。谈到竞园何时能够盈利,胡爱华坦白地说,想要盈利非常简单,把仓库拆掉,建商业地产,但那没有任何意义。竞园的董事们都希望能够真正做出一些成绩来。在初创期,抱着不亏损就是最大的成功的目标在奋斗。

    如今,竞园凭借高品质的办公空间和清晰独特的定位,吸纳了近200家国内最具代表性和行业顶尖水准的图片、视觉、创意、设计、广告、传媒、影视机构入驻,初步构建了一座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影像产业聚集区。

    致力学术研究

    竞园从开园之初,就非常重视影像产业的学术建设,投入近500万元先后创办了“中国影像产业发展 论坛 ”

    《中国影像产业发展论坛》是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的创始性论坛,由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联合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由竞园(北京)图片产业基地承办。时至今日,论坛已成功举办了六届。

    第一届论坛研讨了图片(影像)产业的基本概念、产业范畴及在中国的产业表现,开启了中国图片(影像)产业现状梳理与研究的先机;

    第二届论坛内容涉及到与图片(影像)经营相关的网站经营、图片拍卖与收藏、影像画廊经营等领域,对中国图片(影像)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和广泛探讨。本届论坛上,竞园图片产业基地设立了“竞园影像文化发展基金”,开始对中国当代图片(影像)产业的发展生态进行专业化的梳理和调查研究,同时也致力于促进中国当代摄影艺术理论与批评的学术研究。

    第三届论坛在全面考察中国当代图片(影像)产业生态的前提下,集中相关的学术力量,重点讨论了“影像画廊与影像收藏”这一议题。研讨内容涉及“影像画廊的运行规则”、“影像市场与版权保护”、“照片的收藏与文献研究”以及“微利图片的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本届论坛上举办了“竞园视觉批评文丛”首发仪式,并向国家图书馆赠书,该批评文丛是首批“竞园影像文化发展基金”的成果之一。

    第四届论坛继续深入研讨了“影像收藏”这一议题,同时,还举办了《竞园2010中国当代杰出摄影家精品典藏展》,集聚中国当代三十四位杰出摄影艺术家的作品,竞园率先收藏了每人一幅作品。

    第五届论坛延续前四届论坛高端、专业的特色,以“影像于品牌传播”为主题,由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马东主持,邀请了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和机构共同研讨影像在品牌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通过高端对话及案例分析,达成了对影像产业发展有战略指导意义的学术成果,并为影像机构和品牌企业搭建了沟通交流平台。

    第六届论坛在以往论坛内容的基础上,还对于“如何创造高价值影像作品”的创作过程进行了深入探讨。目前,该论坛已经成为中国最权威的影像产业学术论坛,是影像产业学者和专家交流思想、分享经验、探讨问题的年度盛会。

    坚持公益特色

    竞园除了关注产业高端学术之外,还非常关心青少年基础摄影教育。因此,竞园创办了以促进青少年基础摄影教育为目标的“竞园杯-校园摄影家”青少年摄影大展公益活动。活动获得了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摄影家协会、北京市教委的大力支持,在全市中小学校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2010年首届大展中,组委会共收到来自44所中小学1473名学生提交的5155幅参展作品。经过专家评审,最终有23所学校获得了优秀组织学校奖、17位辅导老师获得了优秀辅导教师奖,99位同学最终获得了优秀作品奖,极大地促进了中小学摄影教育的全面发展。

    大展期间,竞园还开展了公益讲座及获奖作品巡展进校园的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使学校更加重视摄影基础教育,从孩子们抓起,更深入、更持续地培养他们对摄影文化的学习。

    2011年第二届大展增设了教师组,并举办了北京市基础摄影教育师资学习 公益课程,将根本上促进基础摄影教育的发展。第二届大展共收到来自55所中小学1295名学生和老师提交的6024幅参展作品。最终有10所学校获得了优秀组织学校奖,82位同学和老师最终获得了优秀作品奖。,大展的组织工作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第二届大展颁奖仪式现场,竞园同时启动了第三届摄影大展。第三届大展将正式升级为“北京市青少年影像公益行动”。该公益行动包括“走进校园影像公益讲座”,“影像游学团”,“竞园杯-校园摄影家”青少年摄影比赛和获奖作品巡展及颁奖礼等。

    推动全民影像

    为丰富全民影像文化生活,竞园还与2011年起打造了一年一度的“竞园艺术节”,持续组织系列影像展览和线下活动,广泛推广影像文化。

    竞园艺术节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市分会、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及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主办,由竞园(北京)图片产业基地承办。

    每年的艺术节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同步。艺术节期间,竞园会面向社会公众举办数十个影展和数十场主题活动,影展汇集国内顶尖影像艺术家的优秀作品,活动包含公益讲座、棚拍体验等一系列主题,旨在发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资源优势,丰富全民影像文化生活,并为中国影像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添砖加瓦。

    打造新媒体平台

    竞园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不仅仅是一个租房子的物业公司。竞园在给客户提供一个物理上的园区以外,还以管理者的身份,利用新媒体的手段搭建了一个资源平台,这个资源平台是立足于影像产业链上下的,给客户提供了传播、交流、学术和人才的支持。竞园新媒体平台包括自建新媒体传播渠道——“‘www.mildnow.com’园区资源整合服务平台”,“‘快慢客’电子杂志”和“‘快慢客’俱乐部”。以及外部战略传播联盟,包括中国移动《12580生活播报》,新浪企业平台,搜狐产业平台,时尚集团,香港华文集团,北京电视台,北京交通广播,新浪微博平台,腾讯微博平台等战略合作伙伴。通过新媒体平台整合园区机构资源,实现泛影像产业联盟,由竞园品牌整合传播吸引外部品牌的投资合作。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规范和引导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二次增值。

    开创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新模式

    竞园(北京)图片产业基地是国内领先的新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竞园准确定位于影像产业,不断创新,为真正有效地整合园区文化资源打下坚实的基础。

    竞园以园区自身为实践基地,深入调查入驻机构及创意人士的需求,并根据实际需求增加配套服务,搭建园区内外机构的交流平台,不断探索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新模式。如今,竞园已完成了线上平台的搭建工作,并率先渗透到新媒体领域,令传统的集聚区模式插上了新媒体的翅膀,在新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探索道路上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未来,竞园会彻底打通产业链的上下游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平台,不断集聚产业资源形成规模,最终能产生一种裂变效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竞园也绝不仅仅限于北京,完全可以辐射到全国各地,更多的竞园会遍地开花。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天性》
一禅师见一蝎子掉到水里,决心救它。谁知一碰,蝎子蛰了他手指。禅师无惧,再次出手,岂知又被蝎子狠狠蛰了一次。旁有一人说:它老蜇人,何必救它?禅师答:蜇人是蝎子的天性,而善是我的天性,我岂能因为它的天性,而放弃了我的天性。

境界思维:我们的错误在于,因为外界过多地改变了自己。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