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信息来源:博锐管理在线   

  近期,有位企业界人士向我咨询,公司生产的小家电产品在湖南已有了相当的知名度,但在进军浙江市场时,公司做了充分的人力、财力、物力上的准备,也知道竞争的残酷性使市场推广不会一帆风顺,也有了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但两年过去了就是久攻不下来。为此,非常困惑和迷惘,希望我能指点下迷津。经过多方了解分析,最后我发现,其实就他们产品品质来讲是过得硬的,之所以遭遇困境,关键是欠缺卓有成效的市场运作手段。在谈话中我还了解到公司老总很崇拜一些日本家电企业,对他们如何遭遇困境绝处逢生的案例时常仔细研读,鉴于此,我也就结合他尚不知道的丰田事例,给他进行了市场分析讲解,对方自感很受启发。

    其实,直面市场的残酷竞争,我们知道即使一个最好的公司也会有陷入困境的时候。这些困难可能是由于外界的力量所引起的。例如,新技术的出现,竞争者的技能或创新能力;经济不景气甚至影响出口市场,减少国际利润的美元汇率等等。但更多情况下是公司内部原因造成的,如一种纪律的失败、战略性的错误,组织上的“动脉硬化”等。对于每个公司来说,是一种要求高的,迅速变化的世界。但对于那些处在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的公司来说,这种情况迟早都会发生。正象大多数青年成长历程一样,遭到麻烦是常有的事。

    日本丰田打入美国市场也不是一帆风顺的。60年代初,丰田汽车公司向美国出口了丰田――皇冠牌小轿车。由于制造粗糙,外型笨重、噪音大,并在行驶中屡出故障。代销商对此失去了信心,丰田车第一次进军美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但是,丰田的经营者面对失败并没有垂头丧气,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成功打入美国市场,1975年超过了它的重要竞争对手西德大众公司,1985年它在美国市场上的销售量,居美国进口小轿车的首位,它是怎样重新打入美国市场的呢?

    第一,寻求市场空白点。丰田公司利用各种渠道了解市场信息,寻找市场空白点。他们利用政府、综合贸易商社、企业职能部门以及美国市场研究公司,搜集市场信息,了解美国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各种要求,特别是人们的潜在要求,及市场的空白点。通过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研究,他们发现美国人,越来越多地把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来看待。他们更重视车的舒适耐用、小型轻便、经济省油。为此,丰田公司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精心勾画出了一个按人口统计和心理因素划分的目标市场。并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开发和生产出了高质量、小型化,具体便利、经济、可靠、适用等特点的小型轿车。由于适合美国大众消费者的要求,很快赢得了信誉。

    第二,采用渗透价格战。为了进入美国市场,争取潜在的顾客群,日本丰田制定了大大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将近期的利润损失作为开发长期市场和拓展市场的一种投资。随着技术改进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单位产品成本必然降低。这样即使价格不变,也能保证长期取得相对稳定的利润额。丰田皇冠车进入美国市场时,售价不到2000美元,而后推出的皇冠车还不到1800美元,比美国车平均低400-1000美元。丰田车在美国人心目中物美价廉的形象,使美国厂商和别国厂商既无还手之力,又无招架之功。

    第三,提供利润最大化。疏通销售渠道,提供最佳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在发动每次销售攻势前,都要建立大量的服务网点,提供充分的零部件,使销售成功有可靠的支撑点。然后严格挑选代理商。他们认为,一流商品必须有一流的代理商。丰田用重金聘用那些资金雄厚、声誉高、具有丰富经验、其顾客偏好进口商品的中间商和零售商。丰田公司进入美国市场时,每辆车曾给经销商让利181美元,大体相当于经销一量大型轿车的利润。正是这样才使丰田在短短几年内挤身于世界汽车销量最大的行列。

    第四,开展规模促销战。是不惜巨资开展产品促销。丰田的主要做法是针对目标市场,在电视中大做广告。广告设计精细,尽量迎合美国人的喜好,使丰田车在美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不懈的努力,终于使丰田汽车名扬美国市场。

    综合上述情况看出,当一个公司产品要进军别国市场时,面临的莫测常会干扰既定的方针与目标,这个时候,更多的需要企业能审时度势,准确定位,在发挥优势中整合力量和资源,在与对手拼杀中不是围绕同质化来个你死我活,而是避实击虚寻求差异化,找到空白点,用前进路上的挫折来时时反省自己激发勇气的潜在动力,同时采用各种卓有成效的促销手段诱导需求,那么,市场的前景终会豁然开朗。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上路》
一和尚要云游参学。师傅问:“什么时候动身?”“下个星期。路途远,我托人打了几双草鞋,取货后就动 身。” 师父沉吟一会儿,说:“不如这样, 我来请信众捐赠。
    
师父不知道告诉了多少人,当天竟有 好几十名信众送来草鞋,堆满了禅房的一 角。隔天一早,又有人带来一把伞要送给 和尚。和尚问:“你为何要送伞?”“你的师 父说你要远行,路上恐遇大雨,问我能不 能送你把伞。”但这天不只一人来送伞,到了晚上, 禅房里堆了近50把伞。 晚课过后,师父步入和尚的禅 房:“草鞋和伞够了吗?” “够了够了!”和尚指着堆在房间里小 山似的鞋和伞,“太多了,我不可能全部 带着。”
       “这怎么行呢?”师父说,“天有不测风 云,谁能料到你会走多少路、淋多少雨? 万一草鞋走穿了,伞丢了怎么办?”师父 又说:“你一定还会遇到不少溪流,明天 我请信众捐舟,你也带着吧……” 和尚这下明白了师父的用心,他跪下 来说:“弟子现在就出发,什么也不带!” 做一件事情,重要的不是身外之物是否完备,而是有没有决心!有决心了,拟定目标了,一切都不是问题!请带上你的 心上路吧,目标在远方,路在自己脚下。 每迈出一步,都是一点点收获! 带心上路,一切外物自然俱足!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