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本文从起源、机理与策略三个方面,论述了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即国外国内先进管理技术的转移是起源,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是发展的内在机理,精确、规范、优化是有效应用的三层策略。如果企业要在市场化程度极高的环境中生存,根本地需要在产品与服务以及响应速度上取得竞争优势。而企业管理信息化,它与当前的网络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普遍应用相适应,可以有效地帮助解决速度与质量保证问题,而成为改变传统市场竞争格局的导火索。

     1.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实践,逐渐成为国外国内先进管理技术转移的“平台”。

     A)市场中专业化的竞争加剧,促使多数企业更加专注于单项核心能力的提升。

     B)借鉴和应用先进管理技术的需求增强。事业部式的组织结构被杜邦和通用电气有效应用并得到传播时,其它企业也受益匪浅,同样泰勒的科学管理理想与方法,现在已经逐步普及。福特汽车的规模生产方式,今天也已经成为一般企业的常识。同样,ERP、SCM、CRM等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同样会被大多数企业应用。

     C)先进管理技术的转移需要可实践的载体和平台。企业管理信息化,可以比书面资料和学习 教育更快的速度传播着先进的管理技术,成为管理技术转移和普遍应用的主导载体。

     2. 网络技术所引致的现代管理发展,产生了企业在信息与资源协调能力上的基础竞争差距。企业的信息协调能力,从MRP到MRPII,再到ERP,然后扩展到企业内外,产生了SCM和CRM。在信息的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形成了商业智能等高层的管理技术。可以预想,企业的信息协调的触角还会延伸。

     A)全面协调异地资源:企业对于其本身拥有的具有复杂地理属性的差异化资源,产生了需要系统性协调规划的激烈趋势,以产生系统放大效应。

     B)充分利用异己资源:企业对于合作伙伴的资源信息掌握成为其增强竞争能力的需要,异己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效果,决定了核心和准核心企业的竞争优势。

     C)信息能够实现实时协同:信息技术提供了能够满足异地与异己资源利用的技术条件,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技术门槛降低了。通过技术的手段,解决了以前令人头疼的管理问题,如全程跟踪、及时维护、信息分析等。

      3. 通过企业管理信息化,可以使得一些企业管理规则从无形化(文本式制度),到可视化(软件实践),然后沉淀成员工的潜意识。

      A)先进企业的管理技术有环境依赖性,在不同的文化和地理环境中需要一个适应并调整的过程,因此无法实现及时可得,需要一个移植和改进的过程。

      B)管理软件的实践,在于不断总结、分析、比较、借鉴企业的有效实践,并将之可视化,实现了先进管理技术的转移和普及。

     C)管理软件的应用实践,以及向先进企业的不断学习与自我调整逐步成为企业中的文化与员工潜意识,可以稳固管理软件的效果。

     4. 立足于当前的通讯技术发展环境下,企业管理信息化成为管理科学化的最佳实践和诠释之一。

     A)管理科学化其根本是制定定量化的规则,并对这些规则进行推理。管理艺术化,则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决策结果,管理的艺术化很大程度上需要以管理科学化为信息推理基础。

     B)企业管理软件实践着并推动管理科学化,遵循了基础管理精确,业务过程规范、数据信息结果优化的路线。

     C)立足于当前信息技术环境(互联网)的管理革新,能够实现管理的可精确、可规范、可优化、可实时的期望目标。

      5. 企业管理信息化实践的三步走策略。

     A)制定管理科学化的定量规则。

     B)建立实现管理科学化的业务规范。

     C)标准(规范)的业务规则在管理软件中的固化与持续改进。

     6. 企业管理信息化,如同会计(制度)工具的普及应用一样,成了企业壮大发展的必备竞争策略。 A)基本财务分析工具与方法是企业发展的必备工具,任何一个正常的企业都需要像收益分析这样的基本财务工具(方法)的应用。

    B)随着企业的自我学习和不同市场(不同国度、地区、行业)间的持续交流,管理信息化日益普及,将成为非绝对核心企业进入市场的管理技术认证标准。

    C)管理信息化的三步走推进策略,适应了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需求和不同业务特点的需求。企业管理信息化,适应了企业竞争升级的发展趋势,借助了网络技术普及应用的低成本特性,遵循了企业管理技术发展的基本规律,逐步成为企业的基本竞争策略。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给我”还是“拿去”?》
    有一朋友,做人特别吝啬,从来不会把东西送给别人。他最不喜欢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把东西给谁!  
  有一天,他不小心掉到河里去了。他的朋友在岸边立即喊到:把手给我,把手给我,我拉你上来!这个人始终不肯把手给他的朋友。他的朋友急了,又接连喊到:把手给我。他情愿挣扎,也不肯把手给出去。
  他的朋友知道这个人的习惯,灵机一动喊到:把我的手拿去,把我的手拿去。这个人立马伸出手,握住了他的朋友的手。
  启发思考:
  “给我”还是“拿去”?我们在经营事业的过程中,是不是一直在向客户表达着“把你的钱给我”,客户就象上面那个吝啬的人,情愿在痛苦与不满足中挣扎,也不愿意把钱给我们。
  如果我们对客户说的是:把我的产品拿去,是否会更好一些呢?客户会更情愿地去体验你的产品,购买你的产品。
  “给我”还是“拿去”?这是一个问题,也是一个精明的商家是否能从客户的角度去设计成交,设计商业模式的问题,换一个角度,事业就豁然开然。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