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金岩石 中外管理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最近看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潜伏》,脑海里常常出现一个公式:组织=风险。组织成员一旦失去了对组织的基本忠诚,组织内部“潜伏”的风险就会产生极大的杀伤力。
过度风险(Excessive Risk)是现代企业的制度性特征之一。对于企业经营中的主要风险,内部人多半强调外部风险,如:市场风险和政策多变;外部人多半强调内部风险,如:决策失误和风险控制。但是,企业的系统性风险是制度本身产生的,不应混同为市场的经营和企业的决策风险。而现代企业的组织架构才是产生过度风险的温床。
“特殊”的企业家
现代企业有两个明显的外部特征:其一是激励机制,其二是组织架构。日趋复杂的激励机制是传统家族企业没有的,其中包含着过度激励可能导致过度风险的问题;日趋复杂的组织架构也是传统家族企业没有的,其中包含着组织变革弱化公司治理和信息透明度的问题。
成功的企业经营者是有鲜明个性的人,有人说是赌性,其实企业家不寻常的性格特征是冒险偏好,所以才会作为稀缺资源而取得作为特殊生产要素的定价。企业家就好比炼钢用的添加剂或稀有金属,加了添加剂或稀有金属的钢材会是高价的特种钢。企业家的冒险偏好是过度风险的主观因素,但形成过度风险的客观原因是什么呢?
企业传承基因的差异改变了企业生态。铁打的营盘,流水的股东,投资人股东的流动性强化了企业家的权力欲。所以说,企业的过度风险还来自于股东约束力的弱化和管理的职业化。职业化的经理人把企业视为职业成长的阶梯,创业者追求梦想,管理者追求事业,于是企业资源的控制权会取代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把企业做大做强的目标,常常是指对企业资源和市场份额的控制,而非企业的利润目标。
“扁担”和“筐”
管理的职业化创造了三足鼎立的标准化商业模式,主营利润-资产溢价-企业融资,就像“一条扁担两个筐”,还可以演化为三个变种:以利润为扁担,挑着投资和融资,这是主营业务利润驱动型;以资产为扁担,挑着利润和融资,这是资产溢价驱动型;以融资为扁担,挑着利润和资产,这是企业融资驱动型。当企业的经营性溢价成为企业高管激励的主要来源时,企业家的利益驱动主要来自于后两种模式。这种多变的可能使得企业的组织架构变得集团化和复杂化。
灰色地带
组织架构的集团化和复杂化,在企业集团的财务上会产生两个“灰色地带”:其一是可以调整经营性现金流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其二是可以调整不同时点的资产负债率。在非上市的传统企业中,这两种可调节的财务灵活性并不十分重要,却会对上市公司的季度报表和年度报表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集团公司的总体负债率是一个概念,分解到不同法人主体是另一个概念。美国的GE公司就是把上市的GE实业公司和非上市的GE金融公司分离,前者是零负债,后者是高负债。所以,集团化的组织架构为企业在内部资源配置上创造了资本运营 的空间,甚至能够以非上市法人主体的亏损来支持上市法人主体的利润,以非上市主体的高负债来支持上市主体的低负债。当年的安然公司就是这样运作的。安然公司充分利用了在集团化企业内部进行现金流管理和资金链调节的选择空间。集团化的组织给了企业更多的财务选择,但是财务运作的选择,既是机会,也是风险,企业财务的“灰色地带”是最容易潜伏风险的空间。
(本文作者系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同时供职于上海交大海外学院金融所)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耳聋的青蛙》
有一次,有一群青蛙比赛爬上一座高塔。

许多人聚集在高塔周围观看。他们不相信参赛的青蛙能登上塔顶,于是大声喊"别费劲啦!你们这些青蛙是不可能到达终点的!"听到这些话,一些青蛙开始退出比赛。但有一些青蛙还在坚持,向塔顶前进。

观众们继续在喊:"别费劲啦!你们也不会成功的!"随后不久,青蛙陆续放慢脚步,放弃了比赛,此时只剩下一只青蛙还在默默地向上爬,而且越爬越有劲。

接近终点的塔顶了,那只青蛙用尽全力终于登上了塔顶。此时塔下群众一片欢呼声,歌颂这位青蛙英雄。

人们好奇地想知道这只青蛙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于是对它进行专访在,此时人们发现:原来这只青蛙是个"聋子"!

管理故事哲理

切记,什么时候都是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永远不要让别人的悲观情绪毁掉你心中最美好的希望。对于新晋升的管理者也是如此。以前的同事,成了自己的下属。这种角色的转换完成之前,尤其是过渡期,新工作难以开展,抱怨也逐渐增多,以致于最后可能都怀疑自己根本不是当管理层的料儿。这时候,再加上身边某些心怀不轨的人,在边上私下谈论、扇风点火,事情往往会朝坏的方向发展。所以,如果有人说你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那么不妨就"装聋作哑"吧,于公于私都有好处。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