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在卖咖啡,药店在卖大米、食用油、化妆品,混合业态这种经营模式会将书店、药店等终端经营场所带向何方?
2011年10月底,国内民营图书连锁老大光合作用书房关门“歇业”。
创始人孙池提出了“悦读”这一生活方式,图书大都是畅销书,还有其他相关的文化产品包括CD、杂志、文化用品等,店内环境设计十分温馨,还提供咖啡,意在打造“第二个书房”。这种体验式消费曾给光合作用带来了不错的利润。但行业经营环境恶化,光合作用的混业经营并未能阻止其陷入“死局”。
除了管理制度未能完善匹配混业经营外,咖啡作为书店另一主营业务,贡献也不大,许多顾客只是买杯咖啡就坐一整天,并不购买图书或其他产品,“有人气没有业绩,书店变身年轻人聚会的场所。”
显然,混合业态并不是一种简单玩法,它其实触及企业的商业模式转型,随之而来的还会有企业资源和管理上的挑战。
随机读管理故事:《上路》
一和尚要云游参学。师傅问:“什么时候动身?”“下个星期。路途远,我托人打了几双草鞋,取货后就动 身。” 师父沉吟一会儿,说:“不如这样, 我来请信众捐赠。
师父不知道告诉了多少人,当天竟有 好几十名信众送来草鞋,堆满了禅房的一 角。隔天一早,又有人带来一把伞要送给 和尚。和尚问:“你为何要送伞?”“你的师 父说你要远行,路上恐遇大雨,问我能不 能送你把伞。”但这天不只一人来送伞,到了晚上, 禅房里堆了近50把伞。 晚课过后,师父步入和尚的禅 房:“草鞋和伞够了吗?” “够了够了!”和尚指着堆在房间里小 山似的鞋和伞,“太多了,我不可能全部 带着。”
“这怎么行呢?”师父说,“天有不测风 云,谁能料到你会走多少路、淋多少雨? 万一草鞋走穿了,伞丢了怎么办?”师父 又说:“你一定还会遇到不少溪流,明天 我请信众捐舟,你也带着吧……” 和尚这下明白了师父的用心,他跪下 来说:“弟子现在就出发,什么也不带!” 做一件事情,重要的不是身外之物是否完备,而是有没有决心!有决心了,拟定目标了,一切都不是问题!请带上你的 心上路吧,目标在远方,路在自己脚下。 每迈出一步,都是一点点收获! 带心上路,一切外物自然俱足!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