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哈佛商业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如果你和我合作过的大多数人一样,那么,你一定也是一天到晚得应付来自各方的要求,得在没有多少时间考虑的情况下做出困难的决定。要以开放、诚恳、真实的态度做出抉择,你可以遵循哪些法则呢?

  以下是我遵循的十条法则:

  1、总是对确信的事提出质疑,尤其是你自己确信的事。当你认为自己无可置疑,肯定正确时,问自己:“我有没有可能遗漏了什么?”如果我们能够真正搞清楚,那么我们还有其他什么事要做?

  2、追求卓越需要付出不屈不挠的努力,但也是获得长久满足的最可靠途径。行为夸张的“虎妈”蔡美儿(Amy Chua)说得对:追求卓越没有捷径可言。要实现卓越,需要刻苦练习,推迟满足感,并永远挑战自己的舒适区。

  3、情绪具有感染性,因此,了解自己的感受会让你获益良多。不妨想想你有过的最好老板。他或她给你带来什么感受?那你也应该给其他人带去这种感受。

  4、心存疑虑时,问自己:“我怎么才能做到最好?”我们凭直觉知道什么是做正确的事,即使是在我们想反着做的时候。面临挑战,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做到最好,不妨想想某个你尊敬的人会怎么做。

  5、如果做你喜欢做的事情,有可能挣不到钱,但你会乐在其中。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就能获得财富,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但这样做,却能让你的生活更加丰富精彩。如果物质财富没有随之而来,而你又认为它们很重要,你总会有时间实施B计划。

  6、你需要的比你想象得要少。一直来,总有人让你相信,东西越多越好,不管你拥有什么,都还不够。这种观念必然会导致失望。相反,你应该问自己:你拥有的东西中,有多少真正给你的生活增加了价值?没有它们会怎么样?

  7、接受现在的自己,但永远不要停止学习和成长。一个人要成功,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前者,会导致自满,而只有后者则会导致自责。看似矛盾的解决办法是,接受这两个对立面,将自我认可作为恐惧的解药,和面对挫折时的“缓冲垫”。

  8、人生意义不是你发现的东西,而是你一步一个脚印创造的东西。人生意义源自利用自己独特的技能和热情服务于比自己更大的事业。弄清楚如何做出最大的贡献,是一个毕生的挑战,每日 都会面临。

  9、你无法改变自己没注意到的东西,而没有注意到,并不表示它们就会消失。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欺欺人的超强能力。为了避免痛苦,我们会找理由,轻描淡写,矢口否认,甚至装聋作哑。要克服这一点,你需要诚实地审视自己,并对自己的成长负责。

  10、心存疑虑时,要承担起责任。要做一个真正的成人。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给我”还是“拿去”?》
    有一朋友,做人特别吝啬,从来不会把东西送给别人。他最不喜欢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把东西给谁!  
  有一天,他不小心掉到河里去了。他的朋友在岸边立即喊到:把手给我,把手给我,我拉你上来!这个人始终不肯把手给他的朋友。他的朋友急了,又接连喊到:把手给我。他情愿挣扎,也不肯把手给出去。
  他的朋友知道这个人的习惯,灵机一动喊到:把我的手拿去,把我的手拿去。这个人立马伸出手,握住了他的朋友的手。
  启发思考:
  “给我”还是“拿去”?我们在经营事业的过程中,是不是一直在向客户表达着“把你的钱给我”,客户就象上面那个吝啬的人,情愿在痛苦与不满足中挣扎,也不愿意把钱给我们。
  如果我们对客户说的是:把我的产品拿去,是否会更好一些呢?客户会更情愿地去体验你的产品,购买你的产品。
  “给我”还是“拿去”?这是一个问题,也是一个精明的商家是否能从客户的角度去设计成交,设计商业模式的问题,换一个角度,事业就豁然开然。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