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Philip Elmer-DeWitt 财富中文网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苹果各项产品的利润贡献。图片来源:Asymco
苹果各项产品的利润贡献。图片来源:Asymco

       苹果(Apple)公司内部流传着一个老笑话,那就是史蒂夫·乔布斯周围是一片“现实扭曲力场”:你离他太近的话,就会相信他所说的话。苹果的数百万用户中已经有不少成了该公司的“信徒”,而很多苹果投资者也赚得盆满钵满。不过,Elmer-DeWitt认为,在报道苹果公司时有点怀疑精神不是坏事。听他的应该没错。要知道,他自从1982年就开始报道苹果、观察史蒂夫·乔布斯经营该公司。

  美国数据调查机构Asymco的分析师贺拉斯•德迪乌近日奔赴伦敦会见了几十位买方分析师。可别弄混了,我们说的可不是卖方分析师。这些人掌控着数万亿美元的投资款项,平时莫测高深,从不在致客户函中透露他们的想法或投资策略。

  这些基金持有苹果公司(Apple)70%的股票。德迪乌见过这些分析师后得出的结论是:它们对该苹果股票的估值即苹果现有产品的估值加总,仅此而已。

  2005年iPod热卖时,苹果股价上涨;2006年销售下滑时,苹果股价出现下跌。2007年受iPhone前景激励,苹果股价再度上涨;2008年和2009年又出现大跌。

  “尽管股价起起落落,”周一德迪乌在《创新有没有价值?》(Is Innovation Valuable)一文中写道,“但市场的投资理念却一直相当连贯:苹果旗下只有很小的一个产品阵营。持有苹果股票,即意味着要依托于iPod、iPhone或iPad的销售增长。只要其中某一款产品的销售增长显现疲态,投资者就会说:苹果完了。”

  “我对这个投资理念感到好奇的地方,”他写道,“不在于它对苹果公司增长迹象的解读是否正确,而在于2006年的时候,投资者将苹果视为一家iPod 公司,而今又将其视为一家iPhone公司,两种判断都被视为完全理性。为什么对苹果的判断变了,人们还会继续买入苹果?当然,没有证据显示苹果还会使人作出别的判断。任何基金管理公司如果敢于提出其他不同的观点,肯定会损害自身的信誉。”

  德迪乌说,以这种方式看待苹果,就如同仅仅根据皮克斯动画(Pixar)最新影片的票房来对这家制作公司进行估值,就好像皮克斯根本不是一部专门打造热门影片的商业机器。

  “除非能说服大多数人相信,苹果就像皮克斯一样,都是热门产品的批量制造者,”德迪乌总结说。“否则,离开了这些具体的产品,市场对苹果其内在价值的估值依然为零。”

  苹果是全球最具创新能力的公司之一,然而这些举足轻重的投资者对它的看法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苹果公司(Apple Inc )是美国的一家高科技公司。由史蒂夫·乔布斯、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和罗·韦恩(Ron Wayne)等人于1976年4月1日创立,并命名为美国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 Inc ), 2007年1月9日更名为苹果公司,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库比蒂诺。……
阅读更多【苹果】公司相关文章
随机读管理故事:《“给我”还是“拿去”?》
    有一朋友,做人特别吝啬,从来不会把东西送给别人。他最不喜欢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把东西给谁!  
  有一天,他不小心掉到河里去了。他的朋友在岸边立即喊到:把手给我,把手给我,我拉你上来!这个人始终不肯把手给他的朋友。他的朋友急了,又接连喊到:把手给我。他情愿挣扎,也不肯把手给出去。
  他的朋友知道这个人的习惯,灵机一动喊到:把我的手拿去,把我的手拿去。这个人立马伸出手,握住了他的朋友的手。
  启发思考:
  “给我”还是“拿去”?我们在经营事业的过程中,是不是一直在向客户表达着“把你的钱给我”,客户就象上面那个吝啬的人,情愿在痛苦与不满足中挣扎,也不愿意把钱给我们。
  如果我们对客户说的是:把我的产品拿去,是否会更好一些呢?客户会更情愿地去体验你的产品,购买你的产品。
  “给我”还是“拿去”?这是一个问题,也是一个精明的商家是否能从客户的角度去设计成交,设计商业模式的问题,换一个角度,事业就豁然开然。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