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完全自主决策的国有企业的掌舵人,柳传志对于中国加入WTO十年之后最大的担忧竟然是:社会重犯“文革”这样的错误。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日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企业未来数年内发展的动力是:内需拉动,并建议政府降低个人收入所得税,真正做到国强民富。
WTO的机遇和挑战
对于电脑领域来讲,来自海外巨头的挑战来得要更快。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如同所有的行业一样,在中国加入WTO之前,政府也在使用高达150%以上的高关税和进出口批文制度来保护电脑领域的民族企业。由此带来的后果是,电脑售价非常贵且伤害了中国消费者,而且影响到了信息化的普及。
1992年开始,政府逐渐下调关税,并取消进出口批文制度,柳传志得到的第一个启发就是,海外厂商一拥而入,当时内地最大的电脑企业长城,几乎完全没有抗击的能力,一年时间就灰飞烟灭。反倒是只占市场份额2%的小型“国有民营企业”联想,却可以仔细研究行业发展的规律,找到了快速发展的机会。
柳传志发现,对中国本土的电脑行业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供应链上的元器件的更新换代,一些核心的元器件和库存带动的成本变化,对电脑价格的影响非常之大。随后联想集团开始进行了相应的对策和调整,于是联想集团可以最快地进行调整,以适应电脑元器件的更新换代,降低库存,并降低成本。
反观竞争对手,尽管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是由于中国区自主决策能力不够快,当联想集团已经及时调整
销售策略和库存的时候,海外企业总部决策却要经历多个手续才能下达到中国,“在IT行业,慢了一拍两拍,影响就会非常之大。”
除了考虑行业发展规律,联想也考虑到国情的特殊性。柳传志认为,企业和自己的合作伙伴一起发展至关重要。联想的上万个销售渠道被称作“联想大家庭”,有些渠道伙伴伴随着联想的成长,也成为国内销售上亿的大型企业,柳传志认为,合作伙伴就和家人一样重要,在新电脑上市之前,企业绝对不能为了自己的利润将库存旧电脑出货到销售渠道。“这样真心真意为合作伙伴考虑,能够坚持下来的也只有联想,其他国际企业都做不到。”
由当家人自主决策、必须考虑决策长远影响的联想集团和以业绩为导向的职业经理人的海外企业之间的差别,此时有了明显的差距。柳传志总结道:“企业本身的机制、体制在迎接WTO的时候还是起作用的。”
内需拉动未来
中国政府提出调整经济结构、拉动内需,柳传志也坚定地认为,中国是一个市场非常大,有很强消费能力的国家,不必仅仅依靠西方国家的出口市场,完全可以用消费、内需去拉动经济增长。
不过在中国加入WTO之初,中国显然更关注的是出口赚汇。柳传志说,今后如果想要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首先要做到国强民富。
在联想集团的发展过程中,每次进行大型并购或者向海外扩张之际,联想集团都会及时大幅度调整员工的待遇,柳传志称,既然大动作后必须要调整,那就提前调整,因为一方面可以挽留人才,一方面还可以避免在大动作之后调整,伤害企业的利润。
同样的道理,国家发展亦应如此。既然老百姓的收入要调整,与其国库里存那么多钱,柳传志说:“不如调低个人所得税,让老百姓能够买更多东西。”
加入WTO确实也拉动了中国的内需和消费,以联想集团中国区为例,2004年时一年卖出400万台电脑,而到现在则年销售1800万台电脑,其中很大部分是卖到了五六级市场,柳传志表示,这说明中国城镇还是有巨大需求和购买力的。
另一方面,加入WTO之后,原先没有外汇额度的中国企业都避免了需要进行灰色甚至私下交易等行为来维系企业生产,联想集团的主要精力也可以进一步研究如何和海外企业竞争、如何进行企业发展。柳传志说:“我也有了精力去思考"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这样的管理三要素。”
民企首先要活下去
在下一个十年,中国企业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柳传志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前几年无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化,民营企业首先是要活下去,而以后则是要有很强的能力适应下去。”柳传志再次建议民营企业要设法借助中国内需的增长来成长。
世界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往往和政治形势紧密相连,对于中国民营企业的要求则是,第一要生存,第二要发展。柳传志建议企业家在生存之际,一定要尽量努力对未来做出提前应对,至少可以预测近一两年内的中国经济会发生什么变化,然后制定出正确的战略,随时准备调整,“难度确实很大,但是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就只能随波逐流。”
以房地产为例,作为拉动中国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房地产行业拉动了非常之多的相关行业。但是柳传志认为,如果国家政策进行了某些硬性的调整,所有房地产相关行业如材料、动力、装修等行业都要立刻进行调整,“否则,企业花巨大资金购买的固定资产就会出现问题。”
柳传志再次强调了建立中国内需自循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他指出,一旦西方国家出了问题,中国企业受到的影响会非常之大。
柳传志并不担心将来经济领域出现倒退,真正让柳传志对未来最担心的问题却是,现在很多人都已经忘记的、曾经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真的要重犯,中国就要倒大霉。”插图/刘飞
柳传志简历
1944年4月29日生,祖籍江苏镇江市。
1988年,获首届全国科技实业家创业奖银奖。
1990年,获第二届全国科技实业家创业奖金奖。
1993年,被国家科委评为“火炬计划先进工作者”。
1994年,获北京市第二届科技之光优秀企业家奖,被评选为北京市电子行业优秀企业家,当寻中国变革
风云人物”。
1984年,与其他10位计算所科研人员以20万元创办了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
1988年,以30万港元合资创办香港联想电脑有限公司。
1997年,两间公司经过整合统一为联想集团有限公司。
2000年,卸任联想集团CEO,保留董事长职务。
2004年,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后,卸任董事长。
2009年2月,重新出任联想董事长。
随机读管理故事:《奥巴马邻居卖房的启示》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不久,就离开芝加哥老家,偕妻子米歇尔和两个女儿入住白宫。面对多家媒体的采访,奥巴马深情地表示,他非常喜欢位于芝加哥海德公园的老房子,等任期满了之后,他还会带着家人回去居住的。这个消息可让比尔高兴坏了,因为他是奥巴马的老邻居。
几年前,比尔曾经和人打赌,他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到了2010年,一定会成为百万富翁,眼看期限只剩1年了,他的目标还远未实现。现在,机会终于来了。他的房子因奥巴马而身价百倍。能和全世界最著名的人物之一——美国总统奥巴马做邻居,这是多么难得的事情呀!因此,他满怀希望地将自己的房子交给中介公司出售。
为了推销自己的房子,比尔还特意建了一个网站,全方位介绍他的住宅:这幢豪宅拥有17个房间,近600平米,非常实用舒适。更重要的是,奥巴马曾经多次来此做客,还在他家的壁炉前拍过一个竞选广告。这是一栋已经被载入史册的房子!比尔相信,有了这些卖点,他的房子一定能卖出300万美元以上的高价。
不出所料,这个网站很快就有几十万人点击浏览,然而,让比尔大跌眼镜的是,关注房子的人虽多,但没有一个人愿意购买。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买家们望房却步呢?
为了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比尔仔细地查看了网站上的留言。原来,大家担心买了他的房子之后,就会生活在严密的监控之下。是呀,奥巴马和他的妻女虽然都去了白宫,但这里依然有多名特工在保护奥巴马的其他家人,附近的公共场合也都被密集的摄像头所覆盖。只要出了家门,隐私权就很难得到保护。
更要命的是,等奥巴马届满回来之后,各路记者肯定会蜂拥而至。那时,邻居们的生活必将受到更严重的干扰。到那时,每天出入这里,恐怕都将受到保安和特工像对待犯人那样的检查和盘问。这样的居住环境,跟在监狱又有什么区别呢?就连朋友们,估计也会因为怕麻烦而不敢上门了!
就这样,过了1年多,房子依然没卖出去。比尔非常心焦,他此前向家人承诺过,房子卖出后就全家一起去度假,但一直到现在还不能兑现诺言。他和朋友打的赌也眼看就要输了,正在这时,一个叫丹尼尔的年轻人找到了他。丹尼尔告诉比尔想买房的原因,他和奥巴马一样,都有黑人血统。奥巴马是他的偶像,不过,他还从未和奥巴马握过手。如果他买下这里,就有机会见到总统了。
房子终于有买主了,比尔激动得差点掉泪。虽然丹尼尔非常愿意买比尔的房子,但问题是,他支付不起太多的钱。比尔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买主,当然不愿轻易放过,他作出了很大的让步,最后,两人签下了如下协议:丹尼尔首付30万美元,然后每月再付30万,5个月内共付清140万美元。房子则在首付款付清后,归丹尼尔所有。
比尔很高兴,虽然房子的最终售价远远低于当初他期望的300万,但20多年前,他买下此房时,只花了几万美元,因此还是赚了。何况,上了年纪的他早想落叶归根,搬回乡下的农庄了。
拿到首付款后,比尔给丹尼尔留下了自己的账号,然后带着家人出去旅游了。出发那天,他得知丹尼尔将房子抵押给银行,贷了一笔款。等半个多月后回来,比尔发现丹尼尔竟将这栋豪宅改造成了幼儿园。原来,丹尼尔本来就是一家幼儿园的园长,因此,在这里办个幼儿园不是难事。
当房子的用途从居住改为幼儿园之后,那些过于严密的监控就显得很有必要。这个毗邻奥巴马老宅的幼儿园,成了全美最安全的幼儿园。不少富豪都愿意把孩子送到这里来。
为了给幼儿园做推广,丹尼尔还联系到了不少名人来给园里的孩子们上课。这些名人中有不少是黑人明星,他们为奥巴马感到骄傲,也为能给奥巴马隔壁的幼儿园讲课而激动,再加上这里是记者们时刻关注的地方,来这里与孩子们交流,自然能增加曝光率,因此,名人们都很乐意接受丹尼尔的邀请。
第一个月,丹尼尔用收到的首期学费轻松地支付了比尔30万。幼儿园开张两个月后,奥巴马抽空回老家转了一圈,顺便看望了一下他的新邻居们,这一下,丹尼尔幼儿园更加有名。越来越多的名人主动表示愿意无偿来与孩子们交流。更有很多家长打电话,想让自己的孩子来此受教育,为此多付几倍的学费他们也乐意。
很多广告商也开始争先恐后地联系丹尼尔,他们想在幼儿园的外墙上做广告,这里的曝光率实在太高了,不做广告太可惜了。为此,丹尼尔打算进行一次拍卖广告墙的活动。想来参加竞标的品牌很多,但像烟、零食、酒这样的广告,无论出多少钱,丹尼尔都不允许他们参加竞标。
5个月后,比尔就收齐了140万美元的房款,终于在2010年年末如愿以偿地成了百万富翁。不过,比尔明白,这场交易中,最大的赢家并不是自己,而是奥巴马的新邻居——幼儿园园长丹尼尔。
启示:高度决定了深度与远度!我们每天都能有机会触摸到丹尼尔那种商业机会,可惜,我们缺少敏锐的眼光与果敢,放任那些商机擦身而过,追悔莫及!不要一味羡慕别人的财富,机会取决于自己平日的观察和不断学习的商业知识!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