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理财周刊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企业为什么频频出现失衡现象?到底是什么失衡了? 解决这些失衡现象,就要重建企业的平衡机制。

  短期与长期的平衡

  在你设计公司制度的过程中,不能要么太注重短期,要么太注重长期。而应该短期要有激励的现实性,长期要有激励的持续性。

  有些公司工资很高,提成很少,往往缺乏狼性;有些公司提成过高,其他方面的待遇很少,很多人在这里觉得没有主人翁的意识,只是短期的捞钱。

  一个优秀的企业,除了注重一个下属的基本报酬、业绩考核、年终奖金,还包括未来在公司工作久了之后的车房计划、旅游计划、成长计划和分红计划,能够既保证短期让大家在这里有价值收益,同时觉得今天所做的贡献不仅让他今天得到了什么,还对未来是一个积累、铺垫和投入。只有这样才能让你的制度彰显最大的威力。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在一个企业中,工作出现了巨大的偏激,并跟生活极度冲突,这是很麻烦的问题。像在我们公司,原来也曾经存在这样的一些问题,比如说我们礼拜五、礼拜六、礼拜天经常开班,有很多刚谈恋爱的小年轻,他们的女朋友、男朋友就跟他们说,你要么就要公司,要么就要我,两个只能选一个。这就是工作与生活失衡。

  当你的工作时间过长,强度过高,一定要在你的公司设计一些制度,如旅游和调休的制度,对重大贡献的人要做精神表彰和物质奖励,为公司牺牲过多的人要计划 度假,进行公众的奖励,甚至你到外面出差给他带个礼物。

  记得我们公司刚开始起步的时候,公司运营的业绩也不能给团队带来很好的物质奖励,我每日 早上给同仁买酸奶,买油条;夏天的时候买西瓜;开会之前买酸奶,喝完酸奶再继续工作,马上动力提升,制度推行有力,抗拒点立刻下降。我还经常给同仁按摩。有人问我,姜老师你会按摩吗?我说,我不会按摩躯体,只会按摩心情。

  所以你在生活方面的照顾,是很重要的。我记得在“非典”期间,那个时候我经常给他们熬预防非典的汤,一碗一碗地倒,一个人一个人地送。我在浙江的时候,他们带我去一个靠山靠海的地方用餐,那里有大片的桔子树,山下有卖的,上山自己采摘的话更贵,但是意义不一样,当时我就上山采了两筐桔子,一筐留在杭州让杭州和上海公司同仁分享,我另外拎了一袋子从浙江的诸暨到萧山机场,从杭州到达西安,在开会之前打开给同仁们分享,他们发现是一包桔子,当时都笑了。我告诉他们,这个桔子是我冒着危险攀高山采摘而来,并且是在成千上万的桔子中精心挑选最黄最好的桔子。我说你们看一看,我从海边到萧山机场又到西安,手掌上拎出一条沟一条沟来。我把桔子剥开,一个人喂了一个。

  当工作与生活失衡的时候,你有没有出台一些制度,让他觉得这个失衡在另外一个地方找到平衡。没有这个平衡点,就会出问题。

  物质与精神的平衡

  有些企业偏重物质激励,缺乏精神激励;有些企业偏重精神激励,缺乏物质激励。讲物质不讲精神,会让人唯利是图;讲精神不讲物质,会让人缺乏狼性。双向激励才能获取团队最大的能量。你每次都讲物质,没有物质他就不干了,这叫贿赂。你光讲精神不讲物质,你告诉他,完成什么结果达成什么目标,我奖励一辆奔驰S600。他说,奔驰S600跟S006,在我心中都是一样的,我统统放下,一切皆空。

  所以,我们的企业中,既要有物质奖励,也要有精神奖励,物质奖励要舍得、大气、肯给予,钱这个东西,我在《领导解放 企业重生》的光盘中讲到,钱是种子,你种在哪里哪里长,你舍得种在你的下属身上,就会长动力、长业绩;你舍得种在他的家属身上,就会长牺牲、奉献、成全的精神;你舍得去奖励他的家属,他的家属就舍得让他的亲人来照料你的企业。

  所以,以后要对你的下属的亲人好一些。当你高管的下属的父母过60大寿、70大寿,你不仅要送礼,一直要把他冲击得吃饭都心惊胆颤。当你的下属结婚时,你至少一次性组织20辆车,所有的费用你全包,让他所有的亲朋好友共同来见证这个神圣而美好的时刻,所有男女双方都知道你做的这一切,这叫“聚焦冲击”。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一份记载失败的成功者简历》
这是一位伟人的简历。
22岁,生意失败;23岁,竞选州议员失败;24岁,生意又一次失败;27岁,精神崩溃;29岁,竞争议员;31岁,竞选选举人失败;34岁,竞选参议员失败;37岁,当选国会议员;39岁,国会议员连任失败;46岁,竞选参议员失败;47岁,竞选副总统失败;49岁,竞选参议员两次失败;51岁,当选美国总统。
他就是美国总统林肯。可以看出,在林肯的一生中,失败占了大多数,但最终他却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管理故事哲理
任何人的一生都充满了坎坷与机遇,成功的关键在于你是否能越过坎坷,抓住机遇。而我们能否跨越必然经历的失败,就在于我们能否从心态上把失败当作我们奋斗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的句号才会是成功。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