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牛津管理评论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竞争,本该是开放上进的。良性的竞争,能让竞争双方在竞争中能共同发展,是促进行业发展的动力,而恶性竞争,则会害人害己,甚至可能伤及整个社会公序!

  2010年,市场上的市场上的恶性竞争,呈现出空前之势。2010年10月的乳品行业,爆发了一场脚下无德的混战。混战起因于微博上的一条新闻:“圣元奶粉致儿童性早熟事件是蒙牛所为。”随即伊利声称蒙牛涉嫌诽谤。尽管在警方证实后蒙牛公开道歉,但却又翻出了几年前的“未晚事件”来发难伊利。这对本是同根生的兄弟,尽管在竞争中面带微笑,却在脚下使绊。最后两败俱伤。

  竞争本应是促进行业发展的动力。然而,这类恶性竞争却成为企业和行业健康发展的阻力。如何避免这类恶性竞争,变阻力为动力呢?

  比较产品或服务的品质,不做人身攻击或制造谣言

  致力推出新产品或提升服务品质,自然会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基本上,每个消费者都有好奇心,做生意的人,有责任、也有义务将他们导引到产品及服务这两个焦点上,让他们理性地做比较,或感性地被感动,而不是毫无大脑地跟著小道消息、甚至个人八卦起舞。

  降价时应考虑成本结构,不做流血断头的削价竞争

  根据市场上的经验法则,提供适度的价格优惠,的确可能左右消费者的采购决策。但如果不考虑成本结构,变成流血式的恶性杀价,固然有机会赢得一时的市场占有率,却更可能演变成两败俱伤的场面。

  流血断头的削价竞争,只会增加彼此杀红眼的战斗情绪,无助於利润的提升。

  厂商在决定降价前,若能回归到经营的基本面,检讨成本结构,有可能找到更有管理效率的方式,以降低生产或行销成本,将利润回馈给消费者。这样的降价策略,对消费者也比较有说服力。

  尽一切的努力发展创意,不做抄袭或挖角等缺德事

  竞争,既然要比本事,就要靠自己。善用本身团队的力量,打赢这场行销战,成功才有意义。有些厂商只为了想要赢,却不择手段,以抄袭产品创意或高薪挖角的方式,企图在短期内建立竞争优势。这种罔顾道义的手段,不但造成市场秩序大乱,整个产业的从业人员也变得人心惶惶。最后,毁灭了整个市场。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给我”还是“拿去”?》
    有一朋友,做人特别吝啬,从来不会把东西送给别人。他最不喜欢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把东西给谁!  
  有一天,他不小心掉到河里去了。他的朋友在岸边立即喊到:把手给我,把手给我,我拉你上来!这个人始终不肯把手给他的朋友。他的朋友急了,又接连喊到:把手给我。他情愿挣扎,也不肯把手给出去。
  他的朋友知道这个人的习惯,灵机一动喊到:把我的手拿去,把我的手拿去。这个人立马伸出手,握住了他的朋友的手。
  启发思考:
  “给我”还是“拿去”?我们在经营事业的过程中,是不是一直在向客户表达着“把你的钱给我”,客户就象上面那个吝啬的人,情愿在痛苦与不满足中挣扎,也不愿意把钱给我们。
  如果我们对客户说的是:把我的产品拿去,是否会更好一些呢?客户会更情愿地去体验你的产品,购买你的产品。
  “给我”还是“拿去”?这是一个问题,也是一个精明的商家是否能从客户的角度去设计成交,设计商业模式的问题,换一个角度,事业就豁然开然。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