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商业评论网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无论公司是否有优秀的董事,股东都能预知潜在的危机,如果是这样,那该有多好。尤其是每当他们最需要优秀董事的时候,这些人偏偏又踪影难觅。但不幸的是,我们无法确切预知未来;这就好比士兵在真正上战场之前,谁也不知道他会怎样打仗。

  不过,如果出现以下蛛丝马迹,股东们就可以确信公司的董事不够称职:

  1)他们抱怨说,自从有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SOX),董事就不好当了。可你猜怎么着?做个投资者也没那么简单,做上市公司的审计师和资本市场监管者同样是困难重重。大家都不容易。如果你们公司的董事抱怨自己被正式的SOX流程占据了全部时间,没空去参加董事会,讨论战略、继任以及其他重要的管理问题,那么你的董事会成员不过是些庸碌之辈而已。你是想为组织做出超值的贡献,还是沦为一无所长的官僚,这完全是每个人的个人选择。董事们也可以自由选择,没人用枪顶着他们的头逼迫他们。如果他们叫苦不迭,那么他们很可能是一群无用之才。

  2)他们抱怨说,当董事拿的这点薪水不足以补偿他们为此而承担的繁重工作。你不会希望一个把董事职位看成摇钱树的人进入董事会。如果他们抱怨钱太少,这是因为他们一心想靠当董事来赚钱,这份工作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一场利润丰厚的商业演出罢了。如果他们认为这是棵摇钱树,他们就会不采取任何打破现状的做法,以免失去演出的机会。

  3)他们的薪酬水平在同行中位列前1/3。董事会都是自己设定薪酬。如果董事会成员设定的薪酬标准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那么他们就会想方设法把董事工作变成一场利润丰厚的演出,这样一来,情况就不太妙了,原因参见上一条。

  4)他们过分夸耀自己的董事身份。这可能意味着他们醉心于身为董事会成员的威望。如果这种威望在他们的自我意识中占据重要地位,那么他们就不会采取任何打破现状的行动,以免失去董事头衔给他们带来的这种威望。

  5)他们对董事会中愉快的社交氛围充满热情。这意味着他们往往会避免任何打破现状的做法,因为这会破坏董事会中的愉快氛围。

  6)他们对董事会提供的个人发展机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种机会对他们来说再好不过,但对你可不是什么好事。

  这些都是明显的迹象,表明股东无法依靠董事去完成一些艰巨的任务(例如向自私自利的CEO提出抗议),而只有完成这些任务,才能实现真正有价值的公司治理。

  如果股东并没有发现以上任何迹象,是不是就说明公司的董事们足够优秀?可悲的是,答案是否定的:他们仍有可能一无是处——不过至少这种可能性降低了。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阿氏实验》
半个世纪以前,心理学家所罗门·阿氏有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并且从此后不断被人们效仿。

这个实验由8个人来共同完成。实验者请这8个随意选择的实验对象,集中在同一个房间里,然后向他们展示一张划有四条垂直线段的卡片,并要求每个实验对象依次分辨出,右边的三根线段中,哪一根线段与第一根线段长度相同。

其实,在8个测试对象中有7名在实验之前已经被安排串通好,他们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最右边那根线段与第一根等长。但实际上,他们的选择是错误的。而最后一名实验对象就要面临这样的抉择;是苟同于其他7个人的选择,宣布他明知是错误的结果,还是提出与众人不同的答案。

通过这样的几组试验,有3∕4的人都至少一次放弃了正确的答案去选择了大多数人选择的错误结论。

管理故事哲理

德国哲学家弗兰德里克·尼采发现:人们更愿意相信被别人认定的事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从众心理。人们在对一件事物做判断时,往往会受外界的影响。而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应该具备抵御这种随他性的能力,从而进行独立思考。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