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罗杰.马丁(RogerMartin) 哈佛商业评论网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我们身处一个迷恋科学技术,沉迷于可预知性和控制,痴迷于定量分析的世界。经济预言家们运用宏大的经济模型对经济的发展做出预言,CEO们向资本市场提供的下季度赢利预期精确到分厘。我们信奉的是“让数字说话”,我们认定的真理是“如果不能测评,那就毫无用处。”

  那么,这种痴迷带给了我们什么呢?就经济学家们而言,他们从来就没说对过。近到2008年上半年,没有任何一位重量级的宏观经济学家或任何一家权威的经济预测机构提出2008年(或2009年)经济不会增长,更别提那场灾难性的经济滑坡了。然而,正是这帮完全没能预警经济衰退的经济学家们卷土重来,又无所畏惧地运用同样的量化的科学的模型来预测经济的复苏,当然,他们又错了。CEO们持续性地利用他们复杂的财政预算体系为市场提供季度盈利预报,然而一错再错——其后果是,他们不光因为不如人意的业绩,也因为未能实现数月前许下的诺言而受到诟病。

  在如此现代化的生活中,我们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欲望,希望量化我们的周遭世界,从而能够理解它,掌控它,然而,世界依然我行我素。世界告诉我们这些被现代化科学武装的地球居民,数字透露的信息并非像我们希望的那么多。当宏观经济学家们满怀爱意地累加所有的贷款以获得一个信贷总额,然后将这个数字套进他们的经济模型,希望以此来推断来年的国民生产总值(GDP)时,他们会发现,在2008年,这些贷款并不都一样,其中的某些类别,尤其像次级贷款,几乎是不值一写。

  CEO和CFO们自然都希望能够根据上个月的销售量来推测下个月,但他们时常会发现,这些销售量并不能如他们所愿地成为未来成长的稳固基数,尤其是当支撑他们的客户关系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牢固的时候。

  所有这些科学的模型都有一个致命的软肋,那就是它们都基于数量取得出答案,而质量则都被漫不经心地忽略了。我的同事希拉里·奥斯登(Hilary Austen)正在撰写一本揭示艺术性很重要的精彩之书,书中写道:

  质量和数量之间的区别在于质量是无法被客观地测量的,而数量,比如温度,就可以用一支温度计来测量。我们可以给出某一房间里的人数,但光凭这一数字我们并不能了解这一群体互动时的情绪,是高昂,是平静,是紧张,还是争吵不已。

  那么,为什么质量如此重要呢?因为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错综复杂而且捉摸不定,这就需要我们以质量为工具来面对它,仅仅是理解、测量、套用和操纵数字是不够的。光是把贷款余额的数字加在一起远远不能说明它在我们的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样,把销售额加在一起也不能说明我们真正拥有的是怎样的一家企业,我们必须有质量层面上更深入的理解,才能抓住那些捉摸不定的,难以量化的特性。

  为了获得这种理解,我们有必要将科学的量化技术与艺术性的理解相结合,不宜因过于迷恋于科学的测量而偏废了对质量的把握,质量虽然难以把握,但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必须接受这样的可能性,在我们所面对的问题中,那些难以用数量来测定的因素也许正是最重要的。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阿氏实验》
半个世纪以前,心理学家所罗门·阿氏有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并且从此后不断被人们效仿。

这个实验由8个人来共同完成。实验者请这8个随意选择的实验对象,集中在同一个房间里,然后向他们展示一张划有四条垂直线段的卡片,并要求每个实验对象依次分辨出,右边的三根线段中,哪一根线段与第一根线段长度相同。

其实,在8个测试对象中有7名在实验之前已经被安排串通好,他们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最右边那根线段与第一根等长。但实际上,他们的选择是错误的。而最后一名实验对象就要面临这样的抉择;是苟同于其他7个人的选择,宣布他明知是错误的结果,还是提出与众人不同的答案。

通过这样的几组试验,有3∕4的人都至少一次放弃了正确的答案去选择了大多数人选择的错误结论。

管理故事哲理

德国哲学家弗兰德里克·尼采发现:人们更愿意相信被别人认定的事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从众心理。人们在对一件事物做判断时,往往会受外界的影响。而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应该具备抵御这种随他性的能力,从而进行独立思考。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