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周其仁 《绿公司》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经济学家的工作不是做预测,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所以重要的不是预测的结果,而是根据什么预测。看经济形势乐观很容易,悲观也很容易,客观很难。下面,我尽可能客观地对当前经济形势做几点判断。

  超发货币:有陷阱的繁荣

  研究宏观经济,首要是看货币。今天世界主要国家发行的都是法定货币,所谓法定货币,就是政府脱离了任何贵金属的约束,只要政府开动印钞机,就可以印钞票。

  同时,世界主要国家都实行民主选举,也就是执政者的上台与下台都取决于老百姓手中的选票。为了自己的执政地位,经济差的时候,政府很容易做出决定,扩大货币供应,提振经济。印钞在短期内是没有任何代价的,无非是多印了钞票。与民主选举相伴的还有任期制,任期制是有很大问题的,常常短视,把麻烦留给下一任政府。

  因此超发货币情况下所谓的经济形势好,企业家们一定要清楚,那并不是真实的繁荣,里面布满了陷井,是印票子印出来的。放货币很开心,可抽货币是极其痛苦的,那意味着大萧条。对此,我作为经济学家其实是蛮悲观的,在这一点上,人类缺乏自律。

  但是从短期看,只要在法定货币时代,中国和世界经济不会衰退。

  中国内需、外需依然强劲

  从全球经济周期来看,我不认为这次金融危机意味着全球化将遭遇逆转。全球化的基本结构并没有变,尤其中国作为后发国家,成本这一点优势并没有改变。

  虽然全球贸易下滑程度可与1929—1933年大萧条时期相比,但这次金融危机后,中国占全球贸易的相对份额预计不降反升,加之危机考验后,中国出口企业的学习曲线上升。世界经济一旦复苏,我们综合的出口能力还会更强。

  另一方面,中国的内需也不弱。04年以来,我们经济调控政策的思路基本上选择打压内需,各个行政部门出台了形形色色的让经济放慢的文件,包括房地产调控、劳动法,这些政策矛头大都是对准内需的。

  中国的内需其实很强的。李书福介绍,今年吉利连续6个月每月卖掉过1万辆以上的汽车,这怎么能叫箫条呢?房地产如果政策上不折腾,一会90平米,一会70平米,你再看房地产业今天是什么势态?肯定非常旺。可我们的政府总是担心经济过热,调控起来有刹车不用刹车,一看车速太快就在路上挖沟。

  中国的内需、外需都是非常强的。此外,我们千万不要把内需、外需分割开来看。什么叫内需,什么叫外需?内需就是外需,外需就是内需,况且中国还是全球需求边际变化最活跃的国家。

  所以,某种程度上我们应该感谢这次金融危机,它提醒决策者、立法者经济增长率不是年年都有12%,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不要忘了坏的时候。企业家们也一定要记住,好就是坏,中国经济好的时候往往更容易出危险。

  城市化提速带来的红利

  今天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比世界还低一大截。全世界平均有28%的人口住在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中,日本是全球最高的44%,美国是42%,中国只有15%。所以中国的经济叫做“工业化超前、城市化落后”,而没有城市化的发展,没有高密度的人口集聚,单靠工业化是无法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

  城市化可以带来很多机会。现在北京12条地铁一起建设,我看基本是对的,哪个国家经济箫条还堵车?中国现在是堵着车参加经济箫条的研讨会,说明城市基础设施还严重短缺,中国不是美国,发展阶段还早呢。

  从卖产品到卖方便

  中国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后,必将开始不怎么买东西,而要买“不是东西的东西”了。为什么呢?人们收入增加的同时,时间成本也在增加。时间这个变量是很值得研究的,再富有的人,一天也就24小时,这意味着单位时间越来越贵,于是人们不仅要买东西,还要方便的买到——服务,其实就是买方便。

  我非常同意王健林讲的“无口袋消费”,一个人从商场出来看上去什么都没买,但他买到了休闲,看了电影,锻炼了身体。所以从收入变化开始,人们逐渐买奢侈品,买一些实用价值不大的东西,再往后什么东西都不买,就买感觉,买体验。

  我始终认为中国经济的未来在于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结合。制造业服务化,同时服务的供应也要制造业化。一对一的服务很容易提供,批量服务的质量是很难控制的。这个趋势是非常重大的变化,意味着几万亿的商机。中国城市化和服务业这两个轮子,必将把中国经济推得很远。

  想象力与定力

  根据以上几个判断,中国经济绝不可能衰退。政府不会让你衰退,周期也不会让你衰退。总的来说,未来中国经济将比过去15年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平台。强调两点:

  第一个层面,谁能抓住周期和结构的变化,享受到并且超越这个增长,这考验着企业家的想象力。

  第二个层面,货币推动的大背景下,相对价格会显著改变,确实会有很多短期投资机会存在,同时各种金融从业者炒作出来的诱惑都会考验着你的定力,经受这些诱惑非常难,企业面临最大的危险就在这里。如果企业能够屏蔽这些短期的诱惑和真正的陷阱,真真正正抓住长期结构性变化的机会,我认为中国一定会成就世界一流的公司,这个宏观环境是完全有的。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 四块糖的领导力》
    日前,偶然看到了一个《四块糖》的故事。故事说的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任校长时,又一次在校园里偶然看到王友同学用小石块砸别人,便当即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谈话。   
  放学后,王友来到校长室准备挨骂。
  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奖给你,因为你按时到这里来,而我却迟到了”。王友犹豫间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又是奖给你的,因为我教训你不要砸人时,你马上不砸了。”王友吃惊地瞪大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给王友:“我调查过了,你用小石块砸那个同学,是因为他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同学。”王友立即感动地流着泪说自己不该砸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为你正确认识自己错误,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

启示:
  我们过去都说“管理出效益”。这两年,它被另一个更时髦的词,那就是“领导力”。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