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上海交大总裁班MBA、EMBA班战略管理课程特聘教授;北大纵横高级合伙人 《学习型组织建设》 《战略定位与差异化营销》 《新时期企业战略管理与策略创新》 《企业文化引领企业发展》 提供专业企业内训,政府培训。 13439064501 陈老师
  2020年05月18日    潘亦藩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成也渠道,败也渠道,渠道战略在很多公司战略中的客观地位日益提升,但渠道战略却得不到一般企业应有的重视。渠道规划作为渠道战略很重要的一环,渠道的众多问题都集中在"本不正源不清"的渠道规划环节,实质上很多企业却并不懂得如何进行渠道规划。
前段时间,本人服务于一家复合肥公司,公司产品运作和品牌运作都相对良好,但渠道运作却存在诸多问题:经销商流失现象严重,终端覆盖面不够,经销商对公司品牌不重视……,在询问公司渠道模式的设计思路时,发现该公司渠道设计思路不明确,对公司自身产品特点,公司战略,消费者需求等因素基本不与考虑。在模糊的渠道策略的影响下,几年运作下来,发现渠道非常混乱,基本处在失控的状态,根本无法承担销量逐渐增长的重任。
渠道规划问题变成了一个焦点,很有必要深入剖析一下:

1、公司战略不清晰,渠道规划缺乏战略总体指导

渠道战略是企业总体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规划、实施、调整均需要以企业营销战略为总的指导方针,服从、服务于营销战略,并以差异化、不易为竞争对手模仿而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在制定渠道策略时,必须确定提出的渠道策略是否与企业目标相一致,能否支持总体营销战略的推进。企业营销战略决策中的市场目标和市场地位,决定了渠道策略的覆盖战略、覆盖类型、甚至分销模式。企业的营销战略目标是什么?致胜市场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什么?企业的资源状况如何?竞争对手及潜在的竞争对手如何?环境和消费者的变化如何?这些都是渠道规划需要考虑的问题。2004年以前,该公司的销售区域集中在山东,河南等地,依靠大客户运作,由于竞争对手很少,消费者对服务要求也不高,公司运作的重心放在一级经销商上,也实现了一定的销量;但04年以后,公司的销量徘徊不前,纵使公司投入大量的广告,销量也不见起色;项目组发现问题出在渠道上,在农户购买产品的地点与方式巨大变化,中间商的不断强大,新型渠道兴起,渠道服务重心下移等因素变化下,公司依然按照原有的大客户运作模式,虽然渠道战术有一定调整,但效果却今非昔比。公司渠道需要重新梳理,公司既然选择了差异化的整体策略,就要选择与竞争对手不同的渠道模式,同要分产品,分区域,分政策进行渠道运作,提升渠道的互动性和联动性,提升渠道的整体作战能力。

2、产品本位,企业本位思想严重,渠道规划对消费者考虑不多

该企业观念仍停留在企业本位、产品本位。渠道规划时,企业都将挂在嘴边的"围绕消费者转"抛在了一边,仍习惯性地从经销商、中间商、终端商下推到消费者,导致了许多服务消费者意识与能力本身就存在问题的质差商家,不能有效服务于消费者。其实,在不同时期,消费者对产品要求内涵是变化的。推广前期,消费者可能看重产品质量,厂家需要把产品铺进消费者可以购买的地方即可,推广后期,厂家需要不断创造和引领消费者需求,消费者除了要享受产品实体以外,还需要厂家提供额外服务。企业要善于把握消费者需求趋势,通过与渠道的合理分工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渠道规划时,对产品与渠道如何组合缺乏有效的研究

渠道规划要考虑到产品生命周期,生命周期不同,渠道阶级和渠道商的选择也不同。
产品在导入期,消费者,经销商对产品接受程度较低,适合采用短渠道,给与经销商高利润,让经销商承担较多的推广和服务职能,可以快速让消费者接受产品;在目标消费群体所在地采用独家经销商的方式,采用较短的渠道阶次,在保证产品接近目标客户群的同时也保证经销商的利润。在成熟期,成长期,厂家和经销商的前期广泛教育,很多消费者已经接受该产品,并且已经熟悉怎样使用该产品,并不需要提供额外的服务功能,通过传统的多渠道分销方式就可以实现产品的销售。当然如果产品价格体系趋于脆弱,而自己又没有新产品推出,这时就要有意识的压缩渠道层级,以削减渠道运营成本来确保渠道体系及自身的利润。该公司产品都没有分渠道运作,新产品和老产品走的是同一渠道;新老产品区隔并不十分明显,造成了新老品互相残杀,新产品没有起到去开发新的开户或者遏制竞争对手的作用。同时也没有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设定不同的渠道。

4、渠道规划时,对新型渠道的关注度不够

渠道模式的改变因消费者购买成本和购买方式,中间渠道商的专业运作能力,厂家采用不同的差异化运作模式等因素改变而改变;在根本上讲,渠道模式的改变是利益和功能在厂家和渠道商,消费者重新分配机制上的改变;不同的渠道模式往往满足不同经销商,消费者的需求。新型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公司对新型渠道需要格外重视。新型渠道的兴起,对现有的渠道影响会怎样,怎样影响,会不会抢走现有渠道的客户,新型渠道的利润和成本怎样,公司产品是否与该渠道匹配?这些问题都需要公司进行详细思考,但切记,如果新型渠道确实是未来的主流渠道,是未来产品销售的主战场,企业一定要考虑在该渠道占据一席之地;如果企业不重视,可能现有的渠道都会变成劣质渠道,不但会减少销量,而且会慢慢削弱品牌影响力。所以,企业既要看重当前,又有不失时机地培育新型渠道。该公司就是因为不太注重新型渠道开发,找不到新的开发点才会导致销量徘徊不前。
渠道规划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企业要根据自身客观情况,外部客观环境变化,寻求差异化的渠道来满足消费者需求,才能真正提升渠道运作效率。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盲人过桥》
有个盲人经过一条干涸的溪流上的木桥,从桥上摔下,两手抓住了桥栏。他战战兢兢地抓紧栏杆,自己估计松手后肯定会掉进深渊里。过路人告诉他:“别害怕,只管撒手好了,下面就是平地。”

盲人不相信,紧抓着栏杆高声呼叫。时间长了,手上累得没力气了,一松手就落到桥下干涸的地面上。于是他自己也笑起来,说:“嗨!早知道桥下就是干涸地面,何必让自己受这么长时间的罪。”

管理故事哲理

这个盲人是有些夸张,但企业管理中常常会遇到相同的境遇,不敢“往下看”,宁可把下面想的恐怖点,预期相信是安全,不如相信这个是危险的,所谓的忧患意识,要把问题想得更加复杂点,把问题想得更加困难点,这从某种角度而言没有错,但对企业战略来说是存在问题。

企业战略过程中对于未来预估,往往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某种预估将会对当下的行为发生扭曲,企业会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用在可能无谓的因素上。宁可想得复杂点,不要想得太容易,这种思维其实是掉以轻心的反面,中国人有句话叫船到桥头自然直,这其实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从另一角度而言是“阿Q”,但在企业管理中,若没有这种阿Q精神,做事情可能会事倍功半,当然有这种阿Q精神,成事的概率也可能大大降低。

因此灰天鹅现象在当下信息如此之多,管理理论与模式如此之多的当下,企业着眼于当下的未来预估,将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核心要解决的问题。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潘亦藩课程
潘亦藩观点
潘亦藩PPT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