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效营销》理论创始人 《实效营销》 提供专业企业内训,政府培训。 13439064501 陈老师
  2020年04月10日    姚厚亮 《销售与市场》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在营销运作中,厂商的产品抵达消费者手中,是营销人员通过对中间通路环节做有效的营销工作而达成的。而这个中商通路环节是厂商事先设计好的,它的运作也置于厂商控制、督导之下,通路环节是一个系统,一个组织;销售政策,则是营销人员运作这个组织的一个重要依据。

  就消费品而言,企业对商家的销售政策通常有以下几种: 

  一、价格政策 

  (一)制订价格政策的原则: 

  1.确保通路成员拥有正常的利润空间。 

  2.产品价格留有一定的价格弹性。 

  3.通路利润在一定期间内相对稳定。 

  (二)常用政策有: 

  1.产品价格政策。不同规格、品种的产品对经销商标有不同的进价、出价及建议零售价。 

  2.坎级政策。商家完成的销售目标对应有一定的价格,销售目标越大,享受价格折让越大。 

  3.送到价政策。为实现"以近养远",维持良好秩序,可采用整体市场统一送到价或局部区域统一送到价政策,不鼓励自提。 

  例:某厂家在郑州,该政策为"以郑州为中心,方圆500公里之内送到价为20元/件,500公~800公里,送到价为22元/件。 

  二、回款政策 

  (一)原则: 

  安全第一,厂家控制货和款中的一项。 

  (二)常用政策: 

  1. 常用回款方式: 

  先款后货;先货后款(货到即刻汇款、货到按契约规定回款); 

  货到付款(先款后卸、先卸后款)。 

  2.客户信誉政策: 

  依据:各级主管人员确认并予以担保。 

  方法:等级分为A、B、C、D等。 

  待遇:级越高,授信越大。 

  例:A级为先货后款,D级为先款后货。 

  3.帐龄管理政策: 

  原则:账龄逾期,停止发货。 

  方法:不同产品、不同级别客户,账龄有所不同。 

  三、推广政策 

  (一)原则: 

  1.有效去除阻力,加速铺货。 

  2.适度。 

  (二)常用推广政策: 

  1.返利政策: 

  月终或年末结算,将返利额以货物方式折价返还商家。结算时考虑因素为回款额、铺货量及铺货行为(是否窜货等),通常采用一票否决制,即三者有其一没达到则取消返利,目的是控制商家交易行为。 

  例:某产品月返利政策为一批进价20元/件,月返利1元/件,基本铺货量为80件,铺货区域为陕西省。如商家本月完成1000件且无窜货行为,则返利1000元,折货物50件,即返商家50件货物。 

  2.积分政策: 

  这是一定时间内综合考虑经销商回款目标完成情况、网络建设情况以及对公司营销策划的配合情况,单项积分,累计得奖的一种政策。 

  例:某厂政策为经销商年末累计计分达10分者,奖励夏利轿车一辆。其中规定回款100万元计5分,500万元计10分,不足200万元者计6.5分……,开拓5家新客户计6分,开拓新客户1家以下者减4分……。年末如某经销商完成回款目标560万元,但开拓新客户为1家,则此经销商共计6分,不能得到夏利轿车的奖励。 

  3.其他奖励政策: 

  综合考虑经销商完成目标情况,不定期地适当给予相应奖励,如组织出国旅游、免费提供培训或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4.协作支持政策: 

  厂家根据产品特性制订的一种与经销商合作经营的政策。如厂家为经销商提供人力支持、资金支持(租房)以及门面装修支持,但经销商应严格按厂家要求销售产品。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给我”还是“拿去”?》
    有一朋友,做人特别吝啬,从来不会把东西送给别人。他最不喜欢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把东西给谁!  
  有一天,他不小心掉到河里去了。他的朋友在岸边立即喊到:把手给我,把手给我,我拉你上来!这个人始终不肯把手给他的朋友。他的朋友急了,又接连喊到:把手给我。他情愿挣扎,也不肯把手给出去。
  他的朋友知道这个人的习惯,灵机一动喊到:把我的手拿去,把我的手拿去。这个人立马伸出手,握住了他的朋友的手。
  启发思考:
  “给我”还是“拿去”?我们在经营事业的过程中,是不是一直在向客户表达着“把你的钱给我”,客户就象上面那个吝啬的人,情愿在痛苦与不满足中挣扎,也不愿意把钱给我们。
  如果我们对客户说的是:把我的产品拿去,是否会更好一些呢?客户会更情愿地去体验你的产品,购买你的产品。
  “给我”还是“拿去”?这是一个问题,也是一个精明的商家是否能从客户的角度去设计成交,设计商业模式的问题,换一个角度,事业就豁然开然。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姚厚亮观点
姚厚亮PPT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