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01日    政雨 摘编自罗辑思维版《细节:如何轻松影响他人》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为了让顾客频频到店消费,用各种招儿吸引会员的咖啡馆不少,漫咖啡的方法不新奇,效果却出乎意料。

因为它一不小心玩弄了人的心理——

由在漫咖啡点单说起——

假设有一天,你约了朋友喝咖啡。点单付账之后,咖啡师递给你一张积点卡,说每买一杯咖啡就能集一枚印章。攒齐十枚印章之后,就可以免费换一杯。

你接过卡片,发现她已经在上面给你盖了两个章——你已经朝着那杯免费咖啡进发了。

▲尤其第一次得到较多的印章,心理感觉离免费的那杯更近了

你取得的进展可以用两种方式描述:你已经走完了20%的路,或者你还有80%的路要走。哪个说法更能激励你完成任务?

说服科学专家古敏中(Minjung Koo)和艾莱特 菲什巴克(Ayelet Fishback)认为,要是把注意力的重点变一变,人们完成任务的干劲儿就会变得更强。

他们假设,在任务刚开始的时候,与其把关注重点放在尚未完成的、比例较大的部分,不如把重点放在已经完成的、比例较小的部分,因为这样做会让人劲头儿更足。

猜想:集中注意在较小的部分,更有干劲?

为了测试这个猜想,古敏中和菲什巴克设计了一系列精彩的实验,其中一个选在了一家人气很旺的寿司店。

在4个月的时间里,900名该店的常客参与了一个忠诚客户奖励计划:午餐期间来店消费十次,就可获赠一次免费午餐。

“进度累积组”:一半顾客拿到的是空白卡片,他们获知,每吃一次午饭,就可以加盖一枚寿司形状的印花。由于每次消费盖一个章,顾客的注意力就被引导到了累积的进展上。

“剩余任务组”:另一半顾客拿到的卡片上,10个寿司形状的印花已经盖好了。每来店吃一次午餐,店员就用打孔机打掉一个印章。因此,这批顾客关注的是距离那顿免费午餐还剩余多少没完成。

说到此时,我们需要强调一个事实:请一群朋友或同事们来吃饭的顾客可以得到多枚印花(或是在卡上多打几个孔),这意味着他们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分析结果之后,研究人员发现:如果顾客最初取得的进展较小,即独自吃饭或请客人数很少,那么“进度累积组”的人更有可能再次回到餐馆消费。

如果顾客最初取得的进展很大,那么情况就反过来了,“剩余任务组”的顾客更愿意回来。

“小数字”神奇在何处?

这是因为,在这两种情况下,当顾客的注意力焦点被引导到较小的数字上时,完成目标的积极性更高——

无论这个较小的数字指的是已经取得的进展(通往免费午餐的路,你已经走完了30%),还是剩下的任务(你还有30%的路要走)。

▲就像爬楼梯,刚开始想的是已经完成几阶了,到最后眼里只有还剩的几阶,达到激励的作用

其中一个原因是,在执行任务的早期,盯着小数字能够唤起人们尽可能高效做事的欲望。

从完成了20%进步到40%,这相当于进展翻了倍,行动看起来非常高效。相比之下,如果进度从60%增加到80%,同样都是20%的增量,但感觉上不过是已完成任务的四分之一。

激励的秘诀:关注“小数字”

因此,当管理者想要激励员工积极实现销售绩效目标的时候,应该针对大家已经取得的成绩给出反馈,借此来保持最初的冲劲儿。

比如,“新季度刚开始一周,大家就已经完成了季度目标的15%”,而不是“咱们头一个星期干得不错,现在还有85%的任务有待完成。”

常常坐飞机的旅客收到的通知单上,应当标出顾客已经积攒了多少历程,一旦里程数过半之后,通知单上就应该强调还差多少里程就可以享受升舱服务。

咖啡师应当在给顾客盖章时告诉客户,他们已经积攒了几个印花,或是还差几个印花就可以兑换免费饮品了。

“你离完成目标只有20%了”会比“你已经完成了80%”更能受到鼓舞。

“小数字假说”建议我们,无论顾客处于路程的哪个阶段,反馈的重点应该始终放在较小的数字上——无论这个数字指的是已经取得的进展,还是有待完成的任务。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鞭策》
[故事]拿破仑一次打猎的时候,看到一个落水男孩,一边拼命挣扎,一边高呼救命。这河面并不宽,拿破仑不但没有跳水救人,反而端起猎枪,对准落水者,大声喊到:你若不自己爬上来,我就把你打死在水中。那男孩见求救无用,反而增添了一层危险,便更加拼命地奋力自救,终于游上岸。

[分析]对待自觉性比较差的员工,一味的为他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去帮助他,并不一定让他感受到“萝卜”的重要,有时还离不开“大棒”的威胁。偶尔利用你的权威对他们进行威胁,会及时制止他们消极散漫的心态,激发他们发挥出自身的潜力。自觉性强的员工也有满足、停滞、消沉的时候,也有依赖性,适当的批评和惩罚能够帮助他们认清自我,重新激发新的工作斗志。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