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14日    《创业邦》杂志 作者:李建华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产品一炮而红的五种方法

随着移动互联网金融的火爆,以及社交产品的火爆,现在这两个方面的App也越来越多,App多了,大家都想着怎么做用户,而传统的方法又比较慢。有没有让自家产品一炮而红的方法,或者说捷径?我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思考了下面的五个方法,给大家参考。而且,只要达到了下面的五种方法,你的App就能一炮而红。

第一种:烧钱型

这种方法就是投资方或者创业者非常有钱,到底有多有钱,至少烧个10亿、20亿不成问题。20亿买1亿用户,60亿买2亿用户,手机用户也就6亿,买个一两亿用户下来,也算是拿到移动互联网船票的企业了。代表案例就是滴滴打车、快的打车等等。这种方法的好处就是简单,粗暴,杀伤力强,瞬间能积累大量的用户。

第二种:有资源型

现在说起资源,我想大家都会说有资源,但是到底资源价值多少钱,到底牛不牛,这个没法衡量,但是从一些案例来看,这个资源至少是价值上亿级别的资源,因为不值钱的资源也没有价值。代表案例是微信、多看、去哪儿。经过我的分析,微信当初能火全是腾讯的QQ的资源,多看有小米的内置资源,去哪儿是百度投资的,百度只要搜索和旅行相关的,排在最前面的大多数都有去哪儿,这些都是流量资源。有强势资源的好处就是一下就火了。

第三种:有人脉型

这里的人脉主要是高端人脉,比如你在董事长圈,投资圈,CEO圈的人脉关系特别好,这个关系好就是你让这些CEO,投资人帮你装个App啊,体验个产品测试啊,他们都会非常给你面子,这个就是真正的关系好,也就是你是老大哥,大家都会给你面子,同时你的人脉资源数量特别庞大,达到上万级别,那么你如果出了新产品,也能一炮而红。

这个代表案例就是曾经一炮而红的今日特价酒店、豌豆荚以及现在的赤兔等产品。高端人脉的号召效应以及品牌效应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

第四种:会炒作型

会炒作从字面意思上讲就是会制造新闻,能引起关注度。代表案例就是京东,小米。大家想想曾经的小米,每天都占着各种媒体的头条,这个也是小米的功底所在,但是随着小米产品的多样化,炒作无法集中火力,也就慢慢的变得静寂了,但是偶尔还会出来一个鸡汤啥的。

不过,小米炒作这点被京东的东哥学会了,而且还有了新的花样儿。你看,自从有了奶茶在身边,总能时不时的爆出京东的新闻,无论是借助媒体,还是借助某个公司高管的嘴,总能出来新闻。你看互联网这三年,东哥和奶茶消停过没有,他们的爱情故事在互联网上蔓延了三四面,而且还横跨科技圈和媒体圈,一会分手了,一会拍婚纱照了,一会开奶茶店,一会领证了,一会东哥工资变一元了,他们的爱情故事和婚后生活无时无刻牵动着无数业内人士,媒体人士,网友的心。

然后炒作的背后是京东的业绩越来越好了,看看京东第二季度交易总额达到1145亿元,同比大增82%的业绩……大家应该明白东哥是多么聪明了,谈谈恋爱就能让业绩增长82%,东哥也算是营销界的顶尖高手了。炒作是一种可持续性的营销方式,只要有爆点,只要有媒体帮助你,说不定你的产品就一炮而红了,所以只要你愿意一直有好的爆点炒作下去,也能火。

第五种:有槽点型

有槽点型,其实主要是指产品,你的产品能逆向思维,让用户非常想吐槽,或者想骂你,其实从正面来说就是能让用户脑洞大开的产品。代表性作品就是如无秘、脸萌、足记等产品。这些产品能一炮而红,主要特点是能在非常普通的产品模型中,进行逆向思维,演变出新的产品特征,进而引起用户的蜂拥追捧。当然这些产品的后续持久性不足,一旦用户玩时间就进入疲劳状态,也就是产品会走向下坡路,但是不管如何,他们都是一炮而红,必须具备的特性。

上述所列种种都是可以让产品在短时间一炮而红的方法,也算是回答了一些创业者的提问,要想一炮而红,必须具备这些条件,舍此无他,我们可以分析下,目前移动互联网行业的新产品,基本都是这五种方法,其实也是非常符合冥次法则的,在大部分移动互联网产品中,20%产品都是这样成功的,而其他的80%产品 ,都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过长期积累,一点一点靠苦逼工作才能成功的。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推销你的梦想》
        迈克是德国一家保时捷分店的销售经理,他头脑灵活,善于出奇制胜,用一些新颖的方式招徕顾客,在业界素有“鬼才”之称。可是最近半年来,由于周围新开了几家名车销售店,竞争激烈,接连几个月,迈克所在店的销售额不断下滑,迈克很伤脑筋。
    一天早晨,他拨通几个有购车意向的客户的电话,预约了前去拜访的时间。随后,他叫上一个助手和一名摄影师,带上了电脑和打印机等设备,开着新车向第一个目标客户家驶去。
    当车开到那个叫乔恩的客户家门口时,迈克一行下了车。迈克并没有急着去敲乔恩家的门,而是在乔恩家门前屋后转了一圈,然后示意助手将新车开到一个适于做乔恩家的停车位的地方。随后,迈克吩咐那个摄影师给房子和车子拍照,并告诫他:照片看上去一定要有新车与房屋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效果。
    按照迈克的要求,摄影师忙活起来,他从各个角度对车和房子进行取景。不一会儿,摄影师拍好了一张照片,摄影师将照片传到电脑上,通过连接在电脑上的打印机打印出了照片:只见在一栋有白色窗户的赭色房屋前,静静泊着一辆崭新的黑色保时捷,房屋前的几棵树落下的黄叶铺满了地面,一片树叶刚好落在新车前面的挡风玻璃前,整个画面看上去是那么协调、完美,不禁让人联想到照片里这一家人的安适和富足。迈克拿起照片欣赏了一番,对摄影师翘起了大拇指。这时,房屋主人乔恩出来了,迈克上前跟乔恩简短地寒暄几句,送上那张照片,然后跟乔恩道了别,一行人开着车,向另一个客户家驶去。
    一天下来,迈克带着助手开着新车重复做同样的事情。他的这一举动让助手和所有的员工们都感到很奇怪,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两个多月过去,迈克的店没有对新车进行过一次撒网式宣传,也没有跟竞争对手进行过价格宣传战,只是为154户有购车意向的人家拍摄了照片。奇怪的是迈克此举却换来了极高的成功率,154户人家中,有超过30%的住户预约看车,最终的成交率也极高。那些决心购买迈克的车的人,几乎都说过类似的话:“车很漂亮,也许是最适合我们家的一款车。”
    看着销售额一天天高起来,员工们都很惊讶。原来,这是迈克想出的一种聪明的促销手段,他根据有购车意向的人的心理,用一张张车与房屋完美融合的照片,激起他们对拥有照片里那辆车的美好渴望和联想。因为看着照片里新车与房屋完美搭配显示出的那种和谐、丰足的意境,谁不会为之心动并说服自己买下那辆车呢?迈克意味深长地说:“我推销的是车,更是在推销购车人心中那个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啊。”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