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23日    ANTONIA FARZAN 界面     
推荐学习: 投资是认知变现,提高认知能力就是财富增长的关键点。熊晓鸽、徐小平、李开复、朱啸虎、阎焱、刘昼、邓锋、陈玮等数十位国内最知名投资大咖亲自授课,九大模块,课时一年半,只限60人!沙丘投研院股权投资黄埔12期>>

原来是大脑搞的鬼,不能怪我了。

你可能认为你完全主导了每一次的购物决定。然而神经系统科学家却并不敢苟同。

在《酷:大脑的潜藏探求如何推动经济、塑造世界》一书中,史蒂芬·库尔兹和安蒂·阿斯普解释道,有三个“愉悦机制”驱使了你每一次的购物。

1.“生存”强迫你抓住眼前的商品

让你生存下来的本能同样也有个不幸的后果,那就是驱使你进行昂贵的冲动消费——尤其是在面对食物时。

库尔兹和阿斯普引用了加州理工学院的一份研究。在该研究中,研究者们将零食放在参与者面前,并问他们是否愿意花钱购买这些零食。

为了对比,他们还给参与者出示了零食的图片或报出了这些零食的名字——比如说,“薯片”。

调查显示,在零食当前的情况下,参与者们愿意花钱购买的比例要高出40-60%。这是因为,亲眼看见零食触动了生存反应,从而促使他们消费(并食用)。

事实上,生存并不是在与美食面对面时唯一起作用的愉悦机制。

2.“习惯”强迫你购买曾买过的东西

“习惯愉悦机制的工作原理是,评价行为本身,而非它的结果。”库尔兹和阿斯普如是写道。

以早晨的一杯咖啡为例。如果你今早喝了一杯难以下咽的咖啡,并不意味着明早起床后你就不会再想要喝咖啡。事实上,很可能你工作的地方供应着免费却难喝的咖啡,但你依然会饮用它。

这是因为,你的大脑所评价的是习惯本身,而非喝咖啡的经验。所以,如果你想要通过戒掉星巴克而省钱的话,你可得下一番苦功了。

3.“目标”诱使你在细节中迷失

大脑的这一部分负责帮助你理性应对,做出明智抉择,但同时也会拖慢你的步伐。

“在超市里,你的目标愉悦机制负责在家列一张清单,随后仔细寻找在预算内的物品。”库尔兹和阿斯普解释道,“但如果你曾和一个要花10分钟纠结要买何种色拉酱调料,并不断咕哝着不同种类和品牌的调料的优点和劣势的人一起在杂货店购物过的话,你就见证了目标愉悦机制的运作。”

尽管了解了你的大脑会以你并不想要的方式来控制你的购买决策,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意识就完全不起作用了。你总是可以看一看你的消费选择,寻找可以节省的不必要的开销。

翻译:姚佳怡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夜市》
夜市有两个面线摊位。摊位相邻、座位相同。一年后,甲赚钱买了房子,乙仍无力购屋。为何?原来,乙摊位生意虽好,但刚煮的面线很烫,顾客要15分钟吃一碗。而甲摊位,把煮好的面线在冰水里泡30秒再端给顾客,温度刚好。

境界思维:为客户节省时间,钱才能进来快些。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