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陈亮 万方数据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以HP和IBM公司为例

1. HP和IBM 营销 策略的五力模型对比分析

    作为位列世界50强之内的IT行业跨国巨头,同时又是高新科技的代表,HP和IBM公司的营销策略,从观念上看,既不会原始地围绕公司的生产过程、产品设计,也不会推行简单地推销或者初级主动式营销的方式,而肯定是立足于当下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市场商业环境建立起来的全面营销理念.这能交叉性地整合当前的各种营销环境,包括企业内部组织、外部整合、营销关系、社会责任等各个方面。故对于这两个公司全面营销策略的分析和对比,采用 营销管理 中的五力模型进行。

    (1) 市场营销 认知力(企业 营销战略 )——HP的动成长 VS IBM的随需应变。

    市场营销认知力最终反映在企业整体营销战略和计划中。企业营销战略计划其实是在分析评估当前最佳市场机会基础上提出的企业自身目标市场和价值主张,是营销策略最核心的内容。同时也是策略制定的根本。而在营销战略制定和部署上,却正是HP和IBM两家公司的差异最大所在,这就是造成近10年来两家公司业绩表现的根本原因。

    尽管两家公司起家的背景相差稍远,一个从测量仪器开始,另一个则以时问记录和制表技术为起步,但殊途同归,最终都走到了IT这一条路上。在这个过程中,两家公司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原来的营销模式已经无法在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环境中继续支撑发展,特别是当20世纪末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大步迈进,HP和IBM的几代领导人都在思索各自的企业应该何去何从。终于在刚刚迈进21世纪的2003年,IBM率先提出了基于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随需应变”(e-business on demand)概念,这个全新概念正是配合了IBM公司“增长在企业级服务”的目标市场和价值定位而量身定做的。

    “先 销售 ,后生产,这就是随需应变的商务。您看到了吗?”这个诉求直截了当告诉市场:IBM的目标用户是企业。是需要随时能在变化环境下谋生存谋发展的企业。这也正是IBM随需应变营销战略的核心。伴随着这一理念的推出,IBM除了在全球配套组织大型、系列的宣传活动,也大刀阔斧地采取了一系列变革,如当机立断剥离硬盘事业部,将其卖给日立;PC业务联想并购。其实这些变革一方面是为了实现公司长期战略规划。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表出了IBM坚持基于企业服务“On Demand”营销战略的决心。

    而就在IBM“On Demand”如火如荼的时候,惠普也于2003年6月开始在全球推广其“动成长”营销战略概念。但区别于IBM基于企业服务的发展规划不同的是,“动成长”的核心战略思想是以个人消费者市场、企业运算环境市场、成像打印市场多位一体的多元化市场的目标定位。

    惠普这个营销理念是在完成2001年250亿大手笔并购以个人消费品为主的康柏公司背景下提出的。如今的业绩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当时这个战略的正确性:2007年HP赢收创纪录地突破千亿,继续保持2006年从IBM手中首度夺取过来的全球最大IT公司的地位,其中个人消费品事业部的赢收占据总收入的35%。增长幅度为HP 3大事业部之首,达到25%。

    评论:对HP的营销战略,个人感觉多元化营销战略如果能有收放自如的驾驭能力,完全可以实现优劣互补、优势共存的大好局面;相反,如果在资源有限,驾驭未能随心所欲的情况下。必定会造成战线过长。范围过大的HP,此时“动成长战略”反而会有可能引起发展方向发生偏移的极端情况,特别是在HP的个人消费和企业运算环境两个目标市场。对于IBM的营销战略,高端企业服务的清晰定位,其一个“精”字的优势不言而喻;但个人认为:①同时IBM也丧失了与其他市场的联系纽带,如剥离PC使IBM在个人消费者市场上的影响力大大减少,这或多或少在某一方面某一程度上会给IBM的品牌影响力带来影响。②像IBM这样依托自身对企业解决方案的全面覆盖。可能造成“挂羊头卖狗肉”的猜疑。如咨询服务业的价值观是客户利益导向的,从客户的需要出发为他们提供方案和产品,但由于IBM既有咨询服务。又有强大的硬件、软件产品,势必导致在向客户提供产品方案时偏向IBM的产品,从而产生猜疑。

    (2)市场营销影响力(企业品牌战略)——唯一和强化的品牌。

    HP和IBM公司在品牌战略上出奇的一致:①品牌形象;IBM始终坚持对外蓝色巨人的品牌形象;HP同样保持着HP两位创始人的姓名组合,并始终将惠普之道的创新理念融入在品牌形象中(HP Invent)。②品牌拓展。无论是HP破纪录收购Compaq,还是IBM坚定买下普华永道的咨询部门,HP和IBM在品牌拓展上始终保持单品牌的策略,即使会造成收购交易本身的损失,如丧失Compaq和普华永道原有的品牌资产。

    评述:始终如一地坚持单品牌的策略。是需要很大决心和成本的,特别是大品牌间的并购以及品牌间并购后的文化融合等问题。但单品牌策略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但两个公司的营销战略的不同造成了用户对其品牌认知的不同:IBM的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非常集中。而HP的品牌影响力因为产品线的纵深而产生了折扣。

    (3)市场营销决策力(企业团队战略)专业化的团队和科学的管理。

    从目前HP和IBM的企业营销团队战略看,几乎没有差异:①营销团队组织结构都是按照行业、区域、客户划分的直接营销团队;②营销管理团队的组成都是直接从 职业 经理人 中选拔的精英;③设立科学合理的营销奖惩机制。

    (4)市场营销 执行力 (企业服务策略卜—一惠普的多样化服务策略变革。

    市场营销执行力指的就是企业用于传递产品价值的渠道和模式。对于渠道服务策略,HP和IBM差异性不大,都采用合同式垂直营销系统。主要管理策略都是通过不同的手段来加强、巩固、提升各自渠道的能力。如HP的渠道经营大赛,惠普学院等活动;IBM的蓝天碧海计划、渠道大学项目等内容。两个公司都把学习 、市场、渠道内刊以及相关渠道计划等整合起来,系统并有针对性地提供给渠道.旨在加强渠道能力的提升,从而对各自产品销售作进一步的补充。

    HP因为目标市场多元化的营销战略和发展规划注定了它会有区别于IBM的企业 服务营销 策略。这个区别主要表现在针对不同产品的水平式多样化服务营销模式。对于消费类产品及部分打印成像类产品,HP近两年正在落实渠道改造与终端 零售 模式,区域分销与网格化营运管理的变革。从原有的传统分销模式变革 为现在的分销与直销等结合的复合渠道模式。

    评论:①现有根深蒂固的过于庞大的传统渠道体系,对IBM和HP而言或多或少会是个负担.特别是当下全球经济形势日益恶化和网络体验经济时代快速到来的情况下,很难甚至无法变化的现状,约束着两个巨人在多样化服务策略方面的变革。②对于HP的多样化服务营销模式变革,还会有附带内在竞争性『口J题。如终端零售与传统渠道的营销竞争。HP客户营销团队与传统渠道的营销竞争。就像某一销售商所言一样:“我们在大行业中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其他品牌.而是惠普的销售人员”。

    (5)市场营销传播力(企业推广策略)。

    市场营销传播力指的就是企业用于传播产品或品牌价值的方式和模式。

    IBM和HP公司的营销推广策略差异不明显,唯一存在差异的主要是推广受众,营销客体群体的不完全一致。这也主要取决于两家公司营销传略的定位不同。如HP在媒体广告的推广中以消费者为主要受众,而IBM在同样的传播工具中则主要感染企业用户。

2. HP和IBM营销策略的建议

    对于营销战略的差异,受限于两个公司在资源、环境、决策层、管理团队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无法得出孰优孰劣的评判。个人对两个公司的共同建议:营销战略本身也需要与时俱进,针对瞬息万变的实事环境,有的放矢地调整。如针对当下经济环境持续低迷的情况,需更多地关注能为企业生存提供帮助的产品的研发和营销。但仅针对两个公司各自营销战略的特点,个人认为:①对于HP的多元化营销战略,建议考虑加强不同产品间的整合营销,通过提升不同产品整合/交叉营销增加赢收回报,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带动或扩大HP品牌在不同目标市场间的影响力和认知度。②对于IBM的集中化营销战略,建议必须规避评述中所谈到“挂羊头卖狗肉”的猜疑。可以考虑优化或改良现有内部制度。允许在提供咨询服务的时候,相关顾问有权向客户推荐何产品,包括竞争对手产品,只要确是满足客户的需求。

    对于品牌营销策略,个人认为HP目前多元化产品策略与单一化品牌策略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已对品牌认知和影响力产生了影响:部分普通个人消费者对HP品牌的认知是直接与HP打印机或HP的PC终端设备划上等号的,但这与HP品牌策略的目标不一致。这个矛盾,个人建议可通过母子品牌的拓展策略来同时兼顾HP母品牌和产品子品牌的培养。如参考汉廷快捷、汉廷酒店的品牌设计。而IBM的品牌策略应该在适当时候选择进行拓展。

    对于营销服务的策略。个人认为HP和IBM都存在传统营销渠道与公司客户营销模式之间的竞争冲突,HP还存在传统营销渠道与HP终端零售模式之间的竞争冲突。这些通常表现在市场价格体系的混乱,不同渠道间的恶性竞争,掌握优势资源渠道引起的不公平竞争等。个人建议:①可以通过对目标市场的细分与各类营销渠道的合理分配避免它们之间的直接冲突。②可以通过建立必要的内部监控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公司对市场渠道的及时掌握。从而做到及时响应,保持市场。如内部渠道定价监控管理和定价授权体系等。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奥巴马邻居卖房的启示》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不久,就离开芝加哥老家,偕妻子米歇尔和两个女儿入住白宫。面对多家媒体的采访,奥巴马深情地表示,他非常喜欢位于芝加哥海德公园的老房子,等任期满了之后,他还会带着家人回去居住的。这个消息可让比尔高兴坏了,因为他是奥巴马的老邻居。


几年前,比尔曾经和人打赌,他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到了2010年,一定会成为百万富翁,眼看期限只剩1年了,他的目标还远未实现。现在,机会终于来了。他的房子因奥巴马而身价百倍。能和全世界最著名的人物之一——美国总统奥巴马做邻居,这是多么难得的事情呀!因此,他满怀希望地将自己的房子交给中介公司出售。

 

 

为了推销自己的房子,比尔还特意建了一个网站,全方位介绍他的住宅:这幢豪宅拥有17个房间,近600平米,非常实用舒适。更重要的是,奥巴马曾经多次来此做客,还在他家的壁炉前拍过一个竞选广告。这是一栋已经被载入史册的房子!比尔相信,有了这些卖点,他的房子一定能卖出300万美元以上的高价。

不出所料,这个网站很快就有几十万人点击浏览,然而,让比尔大跌眼镜的是,关注房子的人虽多,但没有一个人愿意购买。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买家们望房却步呢?

 

为了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比尔仔细地查看了网站上的留言。原来,大家担心买了他的房子之后,就会生活在严密的监控之下。是呀,奥巴马和他的妻女虽然都去了白宫,但这里依然有多名特工在保护奥巴马的其他家人,附近的公共场合也都被密集的摄像头所覆盖。只要出了家门,隐私权就很难得到保护。

更要命的是,等奥巴马届满回来之后,各路记者肯定会蜂拥而至。那时,邻居们的生活必将受到更严重的干扰。到那时,每天出入这里,恐怕都将受到保安和特工像对待犯人那样的检查和盘问。这样的居住环境,跟在监狱又有什么区别呢?就连朋友们,估计也会因为怕麻烦而不敢上门了!

 

就这样,过了1年多,房子依然没卖出去。比尔非常心焦,他此前向家人承诺过,房子卖出后就全家一起去度假,但一直到现在还不能兑现诺言。他和朋友打的赌也眼看就要输了,正在这时,一个叫丹尼尔的年轻人找到了他。丹尼尔告诉比尔想买房的原因,他和奥巴马一样,都有黑人血统。奥巴马是他的偶像,不过,他还从未和奥巴马握过手。如果他买下这里,就有机会见到总统了。

房子终于有买主了,比尔激动得差点掉泪。虽然丹尼尔非常愿意买比尔的房子,但问题是,他支付不起太多的钱。比尔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买主,当然不愿轻易放过,他作出了很大的让步,最后,两人签下了如下协议:丹尼尔首付30万美元,然后每月再付30万,5个月内共付清140万美元。房子则在首付款付清后,归丹尼尔所有。

 

比尔很高兴,虽然房子的最终售价远远低于当初他期望的300万,但20多年前,他买下此房时,只花了几万美元,因此还是赚了。何况,上了年纪的他早想落叶归根,搬回乡下的农庄了。

拿到首付款后,比尔给丹尼尔留下了自己的账号,然后带着家人出去旅游了。出发那天,他得知丹尼尔将房子抵押给银行,贷了一笔款。等半个多月后回来,比尔发现丹尼尔竟将这栋豪宅改造成了幼儿园。原来,丹尼尔本来就是一家幼儿园的园长,因此,在这里办个幼儿园不是难事。

 

当房子的用途从居住改为幼儿园之后,那些过于严密的监控就显得很有必要。这个毗邻奥巴马老宅的幼儿园,成了全美最安全的幼儿园。不少富豪都愿意把孩子送到这里来。

为了给幼儿园做推广,丹尼尔还联系到了不少名人来给园里的孩子们上课。这些名人中有不少是黑人明星,他们为奥巴马感到骄傲,也为能给奥巴马隔壁的幼儿园讲课而激动,再加上这里是记者们时刻关注的地方,来这里与孩子们交流,自然能增加曝光率,因此,名人们都很乐意接受丹尼尔的邀请。

 

第一个月,丹尼尔用收到的首期学费轻松地支付了比尔30万。幼儿园开张两个月后,奥巴马抽空回老家转了一圈,顺便看望了一下他的新邻居们,这一下,丹尼尔幼儿园更加有名。越来越多的名人主动表示愿意无偿来与孩子们交流。更有很多家长打电话,想让自己的孩子来此受教育,为此多付几倍的学费他们也乐意。

很多广告商也开始争先恐后地联系丹尼尔,他们想在幼儿园的外墙上做广告,这里的曝光率实在太高了,不做广告太可惜了。为此,丹尼尔打算进行一次拍卖广告墙的活动。想来参加竞标的品牌很多,但像烟、零食、酒这样的广告,无论出多少钱,丹尼尔都不允许他们参加竞标。

 

5个月后,比尔就收齐了140万美元的房款,终于在2010年年末如愿以偿地成了百万富翁。不过,比尔明白,这场交易中,最大的赢家并不是自己,而是奥巴马的新邻居——幼儿园园长丹尼尔。

 

启示:高度决定了深度与远度!我们每天都能有机会触摸到丹尼尔那种商业机会,可惜,我们缺少敏锐的眼光与果敢,放任那些商机擦身而过,追悔莫及!不要一味羡慕别人的财富,机会取决于自己平日的观察和不断学习的商业知识!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