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中国营销传播网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好多企业家认为学雷锋就是单纯做好事,只有奉献无索取,其实邵珠富本人认为,学雷锋也要与时俱进,不论从客观还是主观上讲,有爱心、讲公益的企业理应得到回报,这也是下一步我们拟将打造一个专门的公益 营销 周刊(雷锋周刊)的原因所在,目的旨在进一步宣传和推广有爱心的企业,并邀请专家组织相关公益营销讲座,让更多有爱心的企业得到更多的回报,同时,为更多有爱心和公益心的企业提供一个魅力展示的平台。
 
    说到学雷锋、做公益对企业的好处,不得不提到两点:
 
    一是公益之举能助推企业营销。大家可能还有印象,2008年汶川发生大地震,当时的王老吉“捐款一个亿”,没多久,网上有一些“封杀王老吉”的帖子,如“买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买一罐!”“今年夏天不喝水,要喝就喝王老吉”“加多宝捐了一亿,我们要买光它的产品,让它赚十亿”等,虽然这中间有人为操作的成份,但它还是得到了人们的理解和关注,所以借其公益之举,即便好多人知道这是人为炒作也没有太多反感,甚至认为它们理应得到这样的回报。于是乎掀起了一股“喝光王老吉”的行动,包括邵珠富本人现在在国内讲 营销策划 时,也往往会喝王老吉,习惯就是当时培养起来的。由此可见,当时影响力之大,而这正是一则经典的公益营销案例。
 
    二是公益营销能救企业的“命”。王老吉捐款一个亿后第二年,就发生了“夏枯草事件”,面临非常尴尬的境地,但当时的消费者还是原谅了它,认为这样有爱心的企业不会去害人,即便偶有违规也肯定是无心之举,当时消费者的注意力并没有转移到事件上面,可见,公益营销既能够变“营销”为“赢销”,也能够让企业逢凶化吉。而在这方面,“三鹿”远没这么幸运,同样是那个时间段,“三鹿”因三聚氰胺事件轰然倒下,尽管往牛奶中掺加三聚氰胺是当时的一个行业潜规则,但由于“三鹿”事先并没有“捐款一个亿”,没有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爱心公益心企业”形象,因此出事后在劫难逃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3月4日“首届企业精神与雷锋精神融全 论坛 ”上的讲话)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经验与学历》
一伙劫匪在抢银行时说了句至理名言:“通通不许动,钱是国家的,命是自己的!”劫匪回去后,其中一新来的硕士劫匪说,老大,我们赶快数一下抢了多少,那老劫匪(小学文化)说:“你傻啊?这么多,你要数到什么时候?今天晚上看新闻不就知道吗?”

微评:这年头工作经验比学历更重要!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