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慧聪网企业管理频道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今天,许多企业已越来越重视 人力资源 管理,可是笔者常在企业做学习 ,做咨询时却发现很多企业的 人力资源管理 工作做不好呢?一方面同企业家对人才的重视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也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讲究工作的方法和技巧,与公司内部其他管理者包括员工打成一片,形成合力,赢得全员的支持,才能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做好。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力资源从业者拥有满腹经纶,却无法将自己的HR战略构想、HR操作模式、HR管理方法让公司全员得到认可、接受,进而产生强有力的支持有关。因此,人力资源管理需要 营销 ,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善于做好营销。只有让公司全员理解了企业HR战略、HR体系、HR工具、HR操作方法,才能上下同心,产生协同效应,期望以下这16条HR营销法则对你有益:

    1.成为专家:如今这个世道,只有专家才是赢家,能让企业其他各部门从你这里获得专业的人力资源支持,大家信服你。

    2.不走捷径:人力资源管理是做人的工作,因此要有耐心、有毅力,持之以恒,无论是推进一项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制度,还是对人才的培养教育,都不能走捷径,追求工作的效果。

    3.定位服务:坚持为企业家、领导和其他部门员工贡献有价值的管理工具和内容,让大家认同你。

    4.有益对话:HR要善于在企业内部经常性组织有益的座谈会,哪怕是务虚会,

    保证你的发言和对话对目标人群有价值,让大家认同和理解你,

    通过沟通达成共识。

    5.成为桥梁:HR不能居高临下,以高压态势同员工们讲话,也不能动不动拿起

    劳动法律法规大棒与企业家理论PK,要成为劳资双方和谐的桥梁

    和沟通的纽带。

    6.勿固执己见:不要以自我为中心,闭门造车,多采用走动式管理,多听取他

    人意见,求同存异,工作方式循序渐进。

    7.话痨≠效率:许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说得多,做得少,为别人部门服务效率低。

    8.质量>数量:HR工作要注重品质。不要以为招来的人数多,学习 的次数多,工作就做得好,说不定是忙而无效或费力不讨好的工作。因此,找对人才,做高效的学习 很重要,不能只图完成任务。

    9.真诚:真实地用自己的幽默、学识、才华和一颗真诚服务员工的心来吸引人。

    10.双向沟通:不要只是单方面地向员工灌输公司高层意图,要主动聆听大家

    信息与反馈,双向沟通,达成一致意见。

    11.授权不等于权利:公司高层授权于HR,HR不要真的以为自己拥有和老板一样的权力了,你还是得多听取管理者和员工们的想法。

    12.盯紧大目标:HR的工作任务繁重,做的事情杂,因此,要善于盯住公司大目标,做重要且必要的事情,抓大放小,才能有大的作为(不是说HR不要做小事)。

    13.维护公司形象:HR无论在何种场合?一定要记得维护企业形象,哪怕你离开了企业也是如此,企业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工作开展。

    14.海纳百川:每日 不要忽视任何一位与你互动和反馈交流意见的人,言行是思想的体现。察其行,听其言,了其心,能够发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漏洞和规律。

    15.保持礼节:面对高深莫测的上司和老板,以及满腹牢骚的管理者和员工们,都要应该保持专业礼貌,体现HR专业素质和形象。

    16.创造快乐:湖南卫视为何在国内电视平台一枝独秀,在于他的定位传播快乐。作为企业HR要善于为公司员工创造快乐,创造愉悦,创造幸福,同时自己也享受乐趣!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棵树,你砍哪一颗?》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