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中国营销传播网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品牌可否急功近利,在笔者看来品牌是可以急功近利的,但品牌急功近利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品牌急功近利首要的两个基本条件就是要做好、处理好品牌“魂”与“体”的关系。

    何为魂?何为体?人之魂为人的精神状态,人之体为人的血肉之躯。

    何为品牌之魂?何为品牌之体?品牌之魂就是由品牌内涵散发出的品牌精神文化,品牌之体则是品牌的附着物,是品牌的载体,即产品。

    人的成功与否往往不在于其“体”,人的成功更多的在于其“魂”。作为品牌而言,品牌的成功则必须做到“魂”与“体”要相得益彰,缺一品牌则难以成功。在市场经济极其发达的今天,品牌之“魂”的培育与塑造显得更为重要,而对于传统产品而言品牌之“魂”的培育与塑造更为重要、更为关键、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本文重点论及的是品牌的“魂”。

    品牌不能没有魂。而我们绝大多数的品牌却恰恰没有魂或缺少魂。品牌之魂可以是品牌定位,可以是品牌核心价值,可以是品牌个性,也可以是品类代名词。但更重要的是品牌文化。

    因为无论是品牌定位、品牌核心价值还是品牌个性都要通过一定的品牌文化内涵来加以体现和表达,而这种品牌文化内涵主要是通过一种精神来加以体现和表达的,因此亦称精神文化。一个产品只要形成了品类代名词,它自身也会形成一种精神象征,当然这种精神象征属人们自发赋予其的。

    一个品牌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内涵,散发出一定的精神文化这个品牌才会具有其“魂”。因此人类学家韦伯对文化理解与解释道“人是由其自身编织的意义之网所支撑的动物,而文化就是这种意义之网。”

    人即受意义之网支撑,也受意义之网规范与约束。意义对人而言即意味着价值,所以说人到品牌中是来寻找意义和价值的。而品牌能为人提供意义和价值的主要是在品牌文化的作用下满足人的精神生活与精神需求。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说“文化是一定环境中总生命网的一部分,在整个生命网中生物层与文化层交互作用、交互影响,彼此间存在一种共生关系。”

    因为我们论及的是品牌,因此,在这里我们可将上面称为“生物层”的可视为产品,而将“文化层”直接理解为品牌文化。因为产品是品牌的附着物,是品牌的载体,因而产品也自然成为了品牌文化的附着物和品牌文化的载体。因此说如果产品是“体”,那么品牌文化则是“魂”

    既然产品与品牌及品牌文化有“魂”与“体”关系,二者就必然要“交互作用、交互影响,彼此间存在一种共生关系。”只有品牌这种二者共生的关系彼此依附、交互作用、交互影响、品牌才能相得益彰,因此品牌才有望生存、成长和发展壮大。

    在现代市场环境下,尤其是传统产业在产品质量、产品功能不相上下,这种情况下比拼更多的是品牌,比拼更多的是品牌之魂的体现、展示、表达和演绎。

    前面说过我们的大多数品牌没有魂或缺少魂,其主要问题生产在我们的品牌价值主张与消费者预期的,与广大目标消费群体头脑中的原有的东西不符,或让预期客户及广大目标消费群体在心理上产生不适之感。其主要原因其价值主张一是调门高,二是抽象多于形象,三是表现模糊。

    总之,高调、虚无、遥远、这种从企业、从策划人的角度看上去是金玉其外,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便捷”还是“诱惑”?》
  我们旅行到乡间,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铲到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希奇,于是就问道:
  “老公公,你为什么不把喂牛的草放在地上,让它吃?”
  老农说:“这种草草质不好,我要是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顾;但是我放到让它勉强可够得着的屋檐上,它会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
  启发思考:
  看完这个故事,你大脑里想起的一个产品会是什么?小米手机!没错,雷军就是那个老农夫,把小米手机放在屋檐上,让你勉强可以够得着,让你欲罢不能地想去够着。
  容易得到的,也会随手扔掉。太难得到的,有些人争取一会儿就放弃了。只有勉强得到的,意外得到的,人们就会感到惊喜,倍感珍惜。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