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代表团是一个奇怪的组织,他们像是机器一样生产着金牌…”。外国人这样评价中国奥运健儿。在伦敦奥运赛场上,中国金牌一路领先,十分有可能继续重演北京奥运一幕,再夺金牌总数第一。这是国人的光荣,也是对中国奥运健儿的回报,振国威,树信心。
然而,在同样这块赛场上,还同时演绎着另一场大战——品牌之战。
在奥运品牌战场上中国品牌无一应战,免战牌高悬。
奥运会没几天就会结束,四年才一次,奥运也是少数运动员的游戏。而日子还要一天一天地过,老百姓最关心的是生活质量,企业最关心的是嫌钱。中国的金牌不能激励一代人,中国的金牌不能换来世界名牌。
真正的名牌能让全世界的广大消费者尊重,而现在我们看到了很多金牌换来却是仇恨、嫉恨、猜疑、恐慌。
金牌不能推动经济发展,名牌却可以做到。
中国人,特别是中国企业如今还不知自己需要什么牌。
中国可以制造伦敦奥运,却被别人的名牌埋没,无名也就罢了,还要换来非议。
何苦?何苦?
中国金牌总数可以第一,也可能第二,至名列前茅;而在全球品牌百强名单中却无中国一席,而且十多年无法入围。
金牌大国与品牌大国,让你选,你选哪一个呢?
随机读管理故事:《耳聋的青蛙》
有一次,有一群青蛙比赛爬上一座高塔。
许多人聚集在高塔周围观看。他们不相信参赛的青蛙能登上塔顶,于是大声喊"别费劲啦!你们这些青蛙是不可能到达终点的!"听到这些话,一些青蛙开始退出比赛。但有一些青蛙还在坚持,向塔顶前进。
观众们继续在喊:"别费劲啦!你们也不会成功的!"随后不久,青蛙陆续放慢脚步,放弃了比赛,此时只剩下一只青蛙还在默默地向上爬,而且越爬越有劲。
接近终点的塔顶了,那只青蛙用尽全力终于登上了塔顶。此时塔下群众一片欢呼声,歌颂这位青蛙英雄。
人们好奇地想知道这只青蛙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于是对它进行专访在,此时人们发现:原来这只青蛙是个"聋子"!
管理故事哲理
切记,什么时候都是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永远不要让别人的悲观情绪毁掉你心中最美好的希望。对于新晋升的管理者也是如此。以前的同事,成了自己的下属。这种角色的转换完成之前,尤其是过渡期,新工作难以开展,抱怨也逐渐增多,以致于最后可能都怀疑自己根本不是当管理层的料儿。这时候,再加上身边某些心怀不轨的人,在边上私下谈论、扇风点火,事情往往会朝坏的方向发展。所以,如果有人说你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那么不妨就"装聋作哑"吧,于公于私都有好处。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